2012年11月,问答网站知乎上出现了一个问题:“知乎应如何尊重用户对弯引号的使用习惯?公共编辑区域应使用哪种引号?”
知乎官方团队随后在答案总结中回应称,知乎的话题名、问题标题、问题补充说明和答案总结都属于公共编辑区域,在这些区域中,统一使用直角引号而非弯引号。
98个答案中,有人指责知乎“取美而舍正确”,有人说“没找到怎么输入直角引号”,有人直斥“这绝对是一个装B行为!”反对知乎官方规范的答案获得了最多赞同票数,比知乎联合创始人黄继新的答案票数多出了三分之一。
引号显示是中文互联网圈的老问题之一,引号有单独编码位,但主流中文字体不支持,支持的又借用了英式引号编码位。当系统套用英文字体后,引号宽度和中文字宽不等,影响阅读体验。为此,知乎在公共编辑区域选择清一色的直角引号,却招致了用户一片骂声。
这场被称为“引号之争”的冲突,最终导致一篇名为《知乎已死》的文章出炉,以及一些用户的离开。这已不是知乎第一次和用户发生冲突,更早之前,关于用户单独提出的问题能不能被公共编辑就已经引起争论——网友们认为问题是自己的,可知乎认为问题是大家的,一经提出就变作了知识,理应由大家共享。
打开知乎的主页,如果你关注了一些活跃用户,出现在你面前的问题大概会有以下这些——“每一个细胞里都住着完整的DNA,是否有些浪费?”、“自己在家下载黄片违法吗?”、“为什么‘切糕’变成了微博的热门话题?”、“《少年Pi》在美国票房为何不好?”和“朝鲜的互联网如何管理?”这些问题下面,都有人做出了成百上千字认真的回答,一般都很靠谱。它拥有一种鼓励用户深度思考、热情分享和独立发言的氛围。当它成长到某一阶段时,也必然面对从内部生发而出的挑战与质疑。
如果从2010年12月20日内测算起,知乎即将迎来两周岁生日,但一直到现在,他们仍然实行审核注册制度,用户数不足50万。为什么不完全开放用户注册?黄继新说,“我们还没准备好。”
高质量问答社区
正
如其他中国网站,知乎同样有个来自硅谷的效仿榜样——Quora——一家由前Facebook员工创立的问答社区。其用户包括Craiglist创始人、演员艾什顿·库彻和《纽约时报》的资深编辑,它以提供有见地而独特的答案而闻名。早在2010年3月,Quora就获得了价值1100万美元的融资,估值达8000万美元。
和Quora类似,知乎早期采用了名人策略和邀请注册的方式来吸引用户。他们的早期投资方是李开复的创新工场,李是知乎早期的核心用户之一,他的回答与问题吸引了不少人。与此同时,知乎早期的6人团队分头行动,给朋友写邮件邀请他们前来注册,而这批用户则可以凭借自己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与答案来获得注册名额,再邀请自己的朋友加入,以此形成了最早的核心用户群体,前2000名用户。
在早期的知乎上,有关互联网的问题常能看到相关公司与团队的当事人亲自回答,其专业、深入程度在中文互联网界独树一帜。例如雷军回答过“雷军做天使投资有哪些心得?投资过程是怎样的?”阿北(杨勃)则回答过“豆瓣电影的分数和排序是怎么算出来的?”
黄继新说:“互联网行业流转率高、透明度高,行业之间没有特别多的秘密,而且成长特别快,所有人都想从别人那里学习,愿意分享与讨论。”
限制准入措施与高质量的问答一度令知乎邀请码在淘宝上炒到119元一枚的“天价”,也让包括蔡文胜、Keso、程苓峰等一大批互联网资深人士踊跃加入知乎。
知乎的创始人早期最常被问到的一个问题是“你们和百度知道有什么区别?”
高质量问答被普遍认为是两者的区别。黄继新举例说什么是不好的问题:“比如《中国好声音》今晚几点开始(就不是好问题)。”互联网科技博客apple4us里贴出的一份“知乎非官方指南”中则这样写道:“最好的问题是那些对你和他人都有持续性价值的问题。”按照这个逻辑,如果改下问法:“《中国好声音》这样的综艺节目为什么都要在周末晚间这个时段播出?”这就变成了一个典型的知乎式问题,而旧的问法在百度中随处可见。
知乎联合创始人周源曾回答过:“百度知道表面看是回答,其实背后是搜索。知乎表面上是问答,背后实际上是一个SNS(社交网站)。”
最早期加入知乎的2000人几乎都收到过周源发给他们的邮件,询问他们对知乎的反馈和建议。知乎要求用户实名注册,人与人之间可以互相关注,可以关注自己喜欢的话题,可以对自己喜欢的答案投出赞成和反对票。这增强了用户的黏度和彼此之间的关系,高质量的问答令许多此前默默无闻但对某一领域问题有深入研究的用户在知乎迅速成名,被邀请开设专栏、出外演讲甚至因此而找到工作。
问题与未来
知乎并不是周源的第一个创业项目,2008年他就曾尝试过一次,两年后宣告失败。他去了一趟拉萨,意识到之前一直没有理解人真实的需求,再将这些需求还原到产品上去。
萌生创立知乎的想法后,他用了3个月时间来思考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模式,思考成熟后才开始写第一行代码。随后,知乎进入疯狂开发阶段,初期员工们往往睡在公司的沙发上,或者是附近的快捷酒店里。一位还需一个月才能从前东家离职的工程师索性每天早上9点到晚上6点在老东家工作,再从晚上7点到凌晨4点为知乎工作。“我们深信我们所做的事情是有价值的,都进入了不睡觉的状态。”
按照知乎团队商业运营负责人成远披露的数据,知乎现在日均浏览数量已过百万,每天提出的问题有60%以上会得到回答,每个问题平均会得到3.5个答案,每天所产生的答案数量大致相当于一家门户网站新闻中心新增文章数量,随机抽取100个回答来看,低质量回答数比重从原先的30%减少到了20%。成远强调:“新进入的用户质量比之前更高。”
这其实在变相回答外界普遍质疑知乎的一个问题,用户数量增多是否会导致社区内容质量的下降?这几乎是中国网站的通病,质与量不可兼得。业界有说法,“不推(广)就死,一推就倒。”
虽然现在对用户审核已大大放宽,但知乎的用户增长数量仍然不快。今年4月,他们的注册用户就已近三十万,8个月后,增长只有20万。与其他动辄上千万用户量的网站相比,知乎似乎很不起眼。
黄继新说:“知乎还没准备好。宝洁开始也只有一两个产品线,慢慢分支出更多子产品线,知乎也一样。这是所有公司的必经之路。”
周源、黄继新和成远都曾是媒体人,长期关注过中国互联网公司和商业世界的现实问题,对虚报用户量、刷榜、盲目推广等浮夸风气很了解,也都见识过不少昙花一现的案例。从一开始,他们就没打算着急,黄继新说:“很多新网站都会招来蝗虫一样的‘IT观光团’,这些人听说有哪个新网站成立,一窝蜂赶去注册观察,新鲜劲散去就离开了,他们反而会驱散真正的用户。”
与扩大用户量相比,知乎现阶段更关心如何保证高质量内容,同时让新用户能够快速熟悉知乎的氛围和使用规范,同时改进算法,推送更加准确的个性化内容与信息。黄继新说:“知乎的护城河是高质量内容和提供它们的人。”
周源说:“每个人都是某个领域的专家,知乎能帮助每个人去展现自己亮闪闪的一面。一个人大脑中从未分享过的知识、经验、见解和判断力,总是另一群人非常想知道的东西。”
黄继新则认为:“知乎想吸引所有人。”一位年过七旬的藏族老太太行医四十余年,她也成为了知乎的用户,回答了大量医学专业问题。在知乎出现之前,这很难想象。
早期知乎上的回答通常集中在互联网领域,但现在,这一比重已经下降到1/3,商业、出版、电影、文化等领域内容都很丰富。李开复等用户已经淡出知乎,但更多草根专家正在崛起。
黄继新透露马化腾一直在使用知乎,马曾对身边人说,他喜欢知乎这样“和时间做朋友的网站”。时间
越长,知乎越难被取代。
知乎饱受诟病的另一点是,他们到现在都没还没找到盈利模式,这也是Quora的难题。从一开始,知乎就没有采用大多数社区网站推崇的等级、货币模式来激励用户,另一方面,大多数网站靠广告盈利,知乎的用户却清一色反对引入广告。
目前,知乎已经获得了包括创新工场和启明投资在内的投资。黄继新坦诚,截至目前,知乎并没有找到行之有效的盈利途径,他狡黠地笑了笑:“知乎的大规模用户数是护城河,有规模后广告等常见盈利模式都可以采用。下一轮投资者能够认识到知乎的价值就行。”
眼下更紧迫的问题是,他们要让知乎成长的速度跟上新用户增长的步伐,还要满足老用户越发挑剔的眼光。“引号之争”爆发前,关于知乎发展与成长的讨论一直都是热门话题。在“知乎”话题下,有2733个热门问答,“知乎建议反馈”下则有433个热门问答。可以想见,在一家致力于降低人与人之间高质量信息分享与获取成本的网站上,人们总会自然而然地认为,他们对它的成长同样负有责任。
知乎的用户们从来不见外,比如,有488人关注了“未来知乎如何盈利?”,上百名用户参与了讨论,提出了“精准广告营销、整理精华内容出版、充当风投或猎头媒介、扩展如邮件微博社区搜索等内容或者被收购”等多种方案,有些答案长达千字。在贡献智慧上,用户们并不惜力,在面对问题时,他们也绝不会留情。
今年6月,在“知乎的路怎么走?”这个问题下,周源写了将近两千字的答案,最后他写道:“知乎的使命是把知识、经验、见解从大脑搬上互联网,让彼此更好连接。所以,接下来我们既要提供工具,也要建设社区,我们在做问答、搜索、阅读,和更多的事情。(人和人头脑)连接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