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流浪记》的警示

2012-12-29 00:00:00雷蒙
南方人物周刊 2012年4期


  许多人都说:“我是看着三毛的故事长大的。”漫画家张乐平先生笔下的三毛漫画,早在1935年就问世了。抗战胜利后,三毛漫画在《大公报》连载,三毛形象在上海乃至全中国家喻户晓,成为当时多数中国穷苦儿童命运的象征。张乐平以机智的笔触,精心构造了一组组笑中带泪的画幅,描绘了瘦削矮小的三毛怎样做报贩、擦皮鞋、当学徒的情景。三毛面对困境态度乐观,身处乱世却始终善良纯真,对有困难的人无私关怀,对压迫者无畏反抗,时而令人捧腹大笑,时而令人潸然泪下。如果将三毛的故事搬上舞台,无疑可以引发无数观众的共鸣。
  音乐人三宝做了这样的尝试。在音乐剧《三毛流浪记》中,他用音乐的方式,将这部经典重新搬上舞台。与很多描写十里洋场、灯红酒绿的上海不同,音乐剧《三毛》是从底层和垃圾堆里看上海。贯穿全剧的主线,是三毛梦寐以求却最终也没吃上一口的烧饼。在这个衣不遮体、食不果腹的孩子眼里,空中的圆月是美味的烧饼,身上的报纸是盖着的全世界,在这流离失所、饥寒交迫的夜里,他还可以唱出一首希望的歌。
  三宝说,这部《三毛流浪记》,他不想说得太多。如果非要有个概括,就是“温暖”。欣赏这部音乐剧需要观众把自己代入情境之中,让自己的内心沉浸在三毛的世界里。在这个意义上,音乐剧《三毛流浪记》更能引起共鸣的群体应该是成年观众。虽然对他们来说,饥饿的体验也许早已淡忘,但三毛仍然是他们童年时代的漫画经典。
  从更深的隐喻角度看,即便观众也依然面对饥饿,主要是思想上的饥饿,如柯勒律治感叹的那样,“到处是水,却没有一滴可以喝”。三毛居住的垃圾堆,不就是如今精神家园的写照么?剧中,在的医院里,面对护士为他注射的葡萄糖,三毛大声反抗——他更期望和需要的是葡萄和糖。没错,当身体的饥饿不再困扰我们,思想上的错位、理论上的困惑,却造成一种新的贫困。于是,在前所未有的盛宴上,人们依然饥饿。
  在这个意义上,《三毛》——就像柯灵在香港版《三毛流浪记》的序言中所说,“是一部给成人看的警世书”。三毛身上,背负着沉重的历史阴影,也带着深刻的历史启示——对文明的呼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