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新闻”及主持人语言表达技巧

2012-12-29 00:00:00丁策
新闻世界 2012年5期


  【摘 要】近年来,民生新闻的蓬勃发展成为中国电视新闻界少有的热闹景象,受到观众的欢迎,很多省市的民生新闻栏目都创造了收视奇迹。这也对新闻节目主持人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语言表达方式上要“说新闻”,要以优化传播效果,满足观众收视愿望为目的,富于创新,注重故事性表达、平民化诠释、趣味性包装等等。
  【关键词】主持人 说新闻 讲故事 平民化 个性化
  
  一、对“说新闻”的认识
  民生新闻,是关注人民生计,关心市民生活的社会新闻。从2002年元旦江苏电视台《南京零距离》的开播,到两年后在全国各地形成的燎原之势,这种带有新闻改革性质的电视栏目的出现绝不是偶然。
  说新闻是新闻改革的要求,也是时代的需要。它的最大优点就是贴近生活、贴近受众,表现在有声语言上,就是亲切、自然、明快、流畅,对象感更鲜明贴切。中央台《现在播报》、安徽台《第一时间》、北京台《第七日》等为新闻节目改革树立了榜样。说新闻的这个“说”不能等同于日常生活的聊天,应该是有目的、有内容、有态度,更应该有语言基础和现实基础。同时,要想保持持久的生命力,继续发展壮大,方言“说新闻”节目也必须突破制约自己发展的几个瓶颈。
  1、“说新闻”存在的现实基础和主要特点
  “说新闻”,特别是方言新闻节目作为一种新的传播表达样式,有其产生的现实基础。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面对央视的强势,相对弱势的地方电视台在栏目制作上,越来越注重选择播出什么样的新闻、如何播出新闻,因此社会软新闻、民生新闻兴起。最近,各个地方频道又开始采用方言播报新闻,例如广东电视台珠江频道的《630新闻》,杭州西湖明珠频道的《阿六头说新闻》等等。该类节目就其目前的发展态势而言,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一定的发展前景。
  (1)方言“说新闻”节目发端并非偶然。“说新闻”这种电视新闻节目形态发端于凤凰卫视,其特点是将人际传播引进大众传播来,强调新闻不是读,而是说和讲。“说新闻”秉持平等互动的传播地位,使用平民视角运用平民化的语言,其风格表现为故事化、生活化和互动化。
  (2)节目形式新颖、贴近民生。从新闻学发展的大视角来说,方言新闻的兴盛仍旧属于“以平民视角关注平民生活”的民生新闻改革浪潮。从本质上讲,方言新闻节目与民生新闻并无区别,它们的差异仅在于播报形式的不同。它们最大的相似点就在于,都是以普通民众作为主要的收视群体。所以,无论从节目内容还是节目的形态和包装上,方言新闻节目都沿袭了民生新闻“平民化”的风格。
  (3)方言新闻节目存在有其市场依据。著名的媒介经济学家Picard曾经说过,受众最欢迎的节目是本土化的节目,其次是临近地域文化的节目,排在第三位的才是好莱坞之类的以世界娱乐为舞台的节目。本土化的节目因为切合了受众的接近性要求,而必然受到青睐。
  (4)方言新闻的节目有其存在的现实土壤。由于中国国情和现实的需要,新闻媒介依然是党和政府的耳目喉舌,本质上依然是一种宣传工具。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新闻报道上内容的突破就只能是“戴着脚镣跳舞”,不可能放得太开。这也迫使各类新闻节目的改革必须转而向“边缘突破”——在“新闻表达方式”上下功夫,以方言播的新闻就这样被地方台推上了“新闻改革”的前台。
  (5)方言新闻节目有其文化上的价值。方言新闻节目文化上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民间文化承传的价值;二是文化认同建构上的价值;三是文化颠覆与反抗价值。
  (6)方言新闻节目在其播报的内容上也有值得借鉴和参考的价值。不同于大多数严肃正统的“硬新闻”,方言播报类的新闻节目在内容上更多的是与普通民众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新闻等类的“软新闻”、“民生新闻”,更容易引起普通社会大众的兴趣与关注。
  2、方言播报新闻节目发展的瓶颈
  (1)方言类的新闻节目过度扩散会引发受众审美疲劳。因为商业利益的驱使,各地方电视台不顾自身的实际情况,对节目内容和形式进行毫无创意的挪借,有的甚至只是同台其它新闻节目的方言化,这样的节目样式势必会引起受众的审美疲劳。业界人士对此不无担忧:方言节目宜精不宜多,雨后春笋般地出现,而后又会在很短的时间内迅速步入衰亡期。
  (2)方言类的新闻节目不能得到大范围的推广。方言作为一个特定区域内的特定文化种类的表现形式,只能在可以了解该语言和该文化的范围内使用,一旦超出这个范围,就容易让人误解,得出截然不同甚至完全相反的结论。方言播报新闻类的节目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会受到限制和阻碍。同时,如果大量使用方言播报,对普通话的推广作用也会起到一定的阻碍作用。
  (3)方言类的新闻节目流于小气与俗气。语言是思想的家园,也是人类精神活动的家园。方言类新闻节目的内容大多也是张家长李家短的,眼界不开阔,也不大气。节目虽有较高的收视率,但铸就的是精细与小气的品质。同时,一些俚语、方言在使用上良莠不齐,有很多难登大雅之堂,不利于孩子们的成长。
  (4)方言类新闻节目容易导致外地人对该城市的排斥感。在一个方言区内,使用本地强势语言的人会有一种心理上的优势,而媒介利用这种语言播报新闻的方式又大大强化了这种优势感;同样,使用另外一种语言的人群会感受到语言上的歧视,这种歧视也会转变成心理上的弱势感,进而产生对该地区的整个的排斥感,这将不利于来自不同区域的组群的交流与融合,更不利于各类不同文化的相互借鉴、共同发展。
  3、“说新闻”本该具有的特色
  首先,“说”必须准确。这准确不仅指内容表达要准确无误,更是指语法、逻辑、修辞、字音都不能出错。准确是节目主持人语言的最基本要求。如果把“情系(xi)灾区”念成“情系(ji)灾区”,把“联袂(mei)演出”念成“联袂(jue)演出”,或者读破句,或者有口齿含糊,要费劲去听才能听明白说的内容,那就降低了节目主持人的语言标准,也降低了节目的质量。这就要求节目主持人的语言既要生活化,又要规范化。
  二、民生新闻主持人需个性化
  央视著名节目主持人白岩松说:“现在的时代已不是故事的时代,而是讲述的时代,故事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如何讲故事,用什么方式讲故事。”在生活快节奏给人们带来巨大压力的今天,受众更喜欢以一种平等的姿态心情愉悦的接受新闻信息,而不喜欢主持人正襟危坐、字正腔圆的传统的“播”新闻方式,因为这样给人一种“政治说教”、强行灌输的压迫感。而民生新闻主持人的出现,正是满足了今天社会发展变化呼唤电视节目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因此民生新闻节目主持人除要具备以上的基本素质外,还要在个性上下功夫。
  作为地方性的民生新闻栏目,《零距离》和《第七日》正是把握住了受众的心理性,把新闻的表达方式放在了“怎么说”(how to say),而不是在“说什么”(what to say)上,让受众主动摄取而不是被动接受新闻信息。为了将新闻“说”好,主持人孟非和元元可是下了大功夫。孟非每天要读南京市面上的所有报纸,然后在精选出三篇为他的“孟非读报”节目板块准备。元元则有时为了把一个结束语写绝,反反复复改上多遍,直到形成真的“元元语言”。孟非和元元都在“说”新闻,但可能由于性别或地域语言表达上的差异,虽有“幽默+质疑”的共同之处,但两个人“说”的风格却有差异:孟非“说”新闻是“犀利+个性化”的评论,元元则是“宽厚+到位”的绝唱。评论也好,绝唱也罢,孟非和元元干净、利落、朴实、真诚的“说”法,能直接说到老百姓的心窝子里,触摸到人心最柔软的部分,从而产生“替咱们老百姓说话”的意识共鸣和观点认同,拉近了栏目与受众之间的距离。
  三、民生新闻主持人需有真性情
  元元、孟非、阿六头三位主持人的个性化点评在地域新闻中堪称一大亮点。他们的平民情节与人文关怀有机结合,幽默风趣、味道十足。他们把通常的事理做软化、拟人化、趣味化处理,另辟蹊径转换角度,不将官话、套话、避免话语霸权。
  比如,元元善于在人情味上琢磨,风趣幽默中把该批评的点到为止,讲究“劝服”,如:有人反映,卢沟桥的狮子损毁严重,因为每天一早一晚总有一帮锻炼身体的人把他们当作健身器,有抱着打晃悠的,有拿肩膀撞的,有在上边压腿的。按说这些狮子多少年的风吹日晒甚至战火硝烟都能挺来,这点花拳绣腿应该不在话下,可也架不住这种日复一日的消磨。这些石狮子辛苦艰难大半生,熬到了和平的好年月,就别让他们再接受新的考验了。
  这些平民化、个性化的主持语言并不按常理出牌,而是把石狮子拟人化处理,幽默趣说,并不直接“打板子”,而是俏皮地“劝服”,这样更可能产生作用,也在无形中打造了主持人的品牌。
  参考文献
  ①《播音主持艺术》,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②吴郁:《主持人的语言艺术》,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
  ③徐丹辉:《语言艺术探索》,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9
  ④白谦诚、原默,《中国主持人20年》,《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0(12)
  ⑤吴郁,《地域新闻表达方式中主持人元素解读》,《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4(12)
  (作者单位:滁州广播电视台)
  责编:刘冰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