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图像浅析

2012-12-29 00:00:00王文利
新闻世界 2012年11期


  【摘 要】按照产生的时间顺序,新闻图像可分为新闻图示、新闻图画、新闻漫画、新闻摄影、新闻纪录电影、电视新闻六种类型。网络出现后,网络新闻图像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传统新闻图像上网,一类是网络自生新闻图像。网络为新闻图像生存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关键词】新闻图像 图像类型 网络传播
  图像在新闻传播过程中作用巨大。什么是新闻图像?它与文字新闻有何区别?网络对新闻图像的生存发展意义何在?这是新闻图像研究首先必须搞清楚的问题。
  一
  在目前的新闻学辞典中,还没有新闻图像这一概念。但是,在一些新闻学者的著作中,已经开始使用这一词语。如方汉奇教授在其主编的《中国新闻事业通史》第一卷中,分析《述报》的创格之处时就提到“新闻图像”这一概念。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在其2003年和2004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课题指南》中,分别将“新闻图像的传播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新闻图像的传播研究”列为指导性研究课题。
  从字面上理解,“新闻图像”是一种具有“新闻性的图像”。新闻图像首先是一种图像,但这种图像与一般的图像不同,它具有新闻价值,具有真实性和时效性,能够传达新闻信息。
  新闻图像是与文字新闻相对的一个概念,它们之间既有相同之处,又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从符号学的角度看,新闻图像与文字新闻都是承载着新闻信息的符号,其所指都是某种特定的新闻信息,只不过其能指在形式上有所不同。它们都具有新闻价值,能够满足人们的新闻需求,传播特定的新闻信息。人们制作新闻图像的目的,与文字新闻一样,都是为了传播新闻信息。与文字新闻一样,新闻图像具有真实性和时效性,它所报道、评论的事实必须是确有其事的真实的事实。它对事实的报道、评论必须是及时的,或者说根据当时当地的历史条件、技术条件而言,是及时的。新闻图像同样具有倾向性。新闻漫画的倾向性不言而喻,作为一种形象化的评论,其倾向性非常明显。新闻摄影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更加客观公正,它只是事物真实形象的记录。但新闻摄影拍摄瞬间、角度的选择,景别的处理,构图的设计,等等,无不体现了拍摄者强烈的倾向性。
  新闻图像与文字新闻的不同之处在于:尽管两者都是承载新闻信息的符号,但是新闻图像是一种图像符号或标记符号,而文字新闻则是一种象征符号。
  从外表形态上看,新闻图像比文字新闻更为复杂。新闻图像是由一些基本的视觉元素,如线条、形状、色彩、质感等构成其图像语言的基本词汇。这些视觉元素再按照视觉语言的语法、句法,形成了一个个形象逼真的新闻图像。因此,新闻图像在结构上是形象的、具体的、直观的。
  从传播的特点上看,新闻图像更具有形象性,它将新闻信息在空间上同时呈现出来,直接、并列地传达给受众。文字新闻在传达新闻信息时常常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有些情景很难用语言来描绘,只有身临其境才能感受得到。新闻图像更适合传递有形的信息,文字新闻则更适合传递无形的、抽象的信息。
  对于受众的接受而言,新闻图像因为具有形象直观的优势,受众接受起来更加容易,信息的传达也更加清晰,但是受众的想象空间也相对狭窄。文字新闻在传达新闻信息时,接受者必须充分发挥形象思维能力和想象力,调动知识和生活经验的积累,将抽象的还原成具体的,并弄清逻辑关系,才能够接受信息。在此过程中,因受众在理解能力、想象力和经验等方面的差异,必然会带来信息的损耗和扭曲,同时也增加了接受的难度。
  从制作的方式上看,新闻图像制作的难度更大一些,而文字新闻的制作则相对简单一些。
  二
  1983年召开的首届全国新闻摄影理论年会,将我国新闻宣传事业按其产生的时间顺序划分为文字新闻、新闻漫画、新闻摄影、新闻纪录电影、口语广播、新闻电视六大品种。这种划分尽管存在诸多的不科学之处,如在新闻漫画出现之前就出现了新闻图示、新闻图画也是非常重要的品种,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曾发挥过巨大的作用。但是这种划分方式提供了一个给新闻图像分类的思路,即按照产生时间顺序新闻图像可分为:新闻图示、新闻图画、新闻漫画、新闻摄影、新闻纪录电影、电视新闻六类。
  新闻图画通常也被人们称之为新闻画,是运用美术制作手段辅助新闻报道的图画,有时配有文字说明或简短消息,有时采取诗配画的形式。它具有现场纪实的形象化特点,使读者对新闻人物、新闻事件或场景有一个感性认识,被称为“万能的语言”。新闻漫画是以漫画的形式对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或评论。作为一种新闻图像传播形式,它不仅在近现代的中国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在“读图时代”的今天,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报刊、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中,成为一种重要的新闻报道方式。新闻摄影是对正在发生的新闻事实进行瞬间形象摄取并辅以文字说明予以报道的传播形式。新闻图示是报纸等平面媒体常用的一种视觉新闻形式,是以图、表为主要形式对新闻事实进行报道,以及对新闻事实中比较抽象的数字、内容,或者难以用文字描述、难以用新闻照片表现的事物进行形象化展示的一种传播形式。新闻纪录电影是以电影为手段报道新闻的传播形式,又称新闻纪录片。电视新闻是以现代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以图像、声音、文字为传播符号,对新近发生、发现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在我国新闻图像传播史上,最早出现的是新闻图示。中国最早刊登新闻图示的报刊,是1853年9月创刊于香港的《遐迩贯珍》月刊。在该刊1854年第1号上,刊登了土耳其与俄国宣战的消息。该消息附有一张两国形势图。1854年该刊第5号,又在清军与英美驻军武装冲突的报道后,附了一张形势图。这些形势图与文字新闻报道直接相关,是对文字的补充说明,因此,可以称之为中国近代报刊上最早的新闻图示。
  在新闻图画产生的同时,新闻漫画也诞生了。这个时期的新闻漫画,由于受新闻图画的影响,几乎与新闻图画难分伯仲。到了20世纪初,随着照相制版技术的发展,新闻摄影应运而生,报刊刊登新闻照片的数量越来越多。在报道的真实性上,新闻照片具有新闻图画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于是新闻图画慢慢开始走向衰落。与此同时,以对新闻事实进行评议为主的新闻漫画则逐渐走向繁荣,并慢慢地开始摆脱新闻图画的影响,在人物造型上,由写实走向写意、夸张、变形,接着便是新闻纪录电影、电视新闻等依次诞生。
  三
  网络为新闻图像提供了新的存在空间和新的传播途径。一般来说,通过互联网传播的新闻图像就是网络新闻图像。网络新闻图像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传统的新闻图像上网而形成的形态;一类是网络自生的新闻图像,如网络视频新闻、FLASH新闻等。
  新闻漫画、新闻摄影、电视新闻等传统新闻图像上网后,便成为网络新闻图像。对于这类新闻图像而言,其基本的传播特点没有变化。但是,由于组成介质由模拟信号改变为数字信号,同时借助于互联网传播,它们克服了在物理空间中存在的“不易复制、不易保存、传输困难、改编困难”等诸多缺点,具有了新的传播优势。
  网络自生新闻图像是因网络而形成的新的新闻图像类型,主要有网络视频新闻和Flash新闻两种形式。
  网络视频新闻是指运用现代电子技术手段,以活动影像、声音等为表现符号,对新近或正在发生的事实进行形象化报道的一种新闻图像形式。与电视新闻相比,网络视频新闻除了同样具有现场感强、感染力强、视听兼备的传播优势外,还具有制作简单、可长可短的优点。
  以图像与声音是否同步为标准,网络视频新闻可分为视听同步的原生态视频新闻和视听异步经过加工的视频新闻两种形式。前一种传递的是新闻事件的现场同期图像与声音;后一种除了传递现场同期图像与声音外,还配有解释、点评,有的还有节目主持人以及穿插同期画面的其它图片。
  Flash新闻是融合文字、图片、动画、音频、视频等多种多媒体元素于一起的具有交互功能的网络新闻。Flash新闻具有这样一些优点:第一,Flash是基于矢量的图像系统,在网络中传播迅速,并且在将图像放大时不影响画面效果。第二,Flash新闻的制作具有极强的创意性。制作者可根据对新闻事件的理解,设计出相应的画面、人物、场景以及情节,配上个性化的言语、音乐或音响,让节目显得轻松、活泼,个性鲜明。第三,Flash新闻具有较强的叙事性,既可以记录过去又可以表述未来,还可以再现其它新闻图像无法再现的场景,还可表现对于图像而言比较难以表现的抽象的概念,成为一种新的新闻叙事方式。
  在互联网上,新闻图像采用超文本结构。文本的构成,不仅有文字文本、声音文本,而且有图片文本、动画文本甚至影视文本,这些文本以超链接的方式结构在一起。新闻图像中的每一个重要人名、地名、时间,甚至每一个关键词都可以链结到另一个声音文本、图片文本、动画文本或影视文本。这种存在方式,打破了新闻图像传统的线性的、单维的结构方式,以一种非线性的、网状的方式而存在,极大地拓展了信息的范围和受众思维的空间。
  借助于互联网互动性优势,网络新闻图像也具有了互动特征。网民不仅可以通过互联网及时对所浏览的新闻图像作出回应,而且还可以及时传播自己所获得的新闻图像,甚至还可以对新闻图像进行加工改编。
  总之,新闻图像在新闻传播中的作用巨大,但在物理空间中,由于构成介质、传播空间等因素的限制,新闻图像在新闻传播中作用的发挥受到了制约。网络这一虚拟空间,则为新闻图像的生存发展提供了广阔而自由的空间。在网络空间中,新闻图像呈现效果更加清晰,制作、复制、存储、传输、改编更加容易,以前在物理空间中处于新闻报道边缘地位的新闻图像,也开始置身于中心地位,逐渐取代文字新闻成为新闻报道的主体。
  【该文为湖南省社科基金课题“网络新闻图像传播研究”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为:08YBA068】
  参考文献
  ①许必华主编:《新闻摄影学概论》,新华出版社,1998
  ②秦州:《网络新闻编辑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
  ③彭兰:《网络多媒体新闻》,中南大学出版社,2006
  ④王文利:《近现代新闻图像研究》,湖南教育出版社,2007
  (作者: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师)
  责编: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