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蛰春

2012-12-29 00:00:00战雅莲
食品与健康 2012年3期


  三月份到了二十四节气的惊蛰和春分,天气渐暖,但气温变化较大,气候干燥,是疾病多发的季节,容易出现肺燥咳嗽、咽喉疼痛等症状,此时应适当吃些滋阴润燥、润肺止咳的食物,如梨、蜂蜜、百合、甘蔗、枇杷等。到了仲春时节,肝气已旺,脾易受伤,唐代名医孙思邈在《千金方》中指出春季饮食应“省酸增甘,以养脾气”,即少吃酸味食品,多吃甘味食品,以补益脾胃之气,如大枣、山药、大米、小米、糯米、红薯、南瓜、栗子等。饮食应以清淡为主,注意寒热均衡,尽量不要吃油腻和刺激性食物。
  惊蛰过后,天气转暖,万物复苏,各种细菌、病毒也开始活跃起来,于是,春季流行病也开始增多,如流感、流脑、流行性出血热、肝炎、水痘、带状疱疹、风疹等。这个季节应注意预防各种流行病的发生,做好个人卫生,室内多通风,尽量少去公共场所。
  另外,此时肝气旺盛,人容易动怒,是心脑血管疾病和高血压的多发季节。因此,中老年人在这个季节应注意自我调摄,保持心气平和,轻松乐观,不急不怒。
  这个月为大家介绍的粮食是粳米,蔬菜是山药,水果是梨,并介绍几款美味的保健食谱。
  
  粳 米
  粳米是大米的一种,粒比较短圆,是禾本科植物稻(粳稻)脱壳后的种仁。粳稻分布广泛,各地均有栽培。粳米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主要的粮食,大部分地区几乎每天都在吃,正因为太常见,所以许多人并不知道粳米对人体有很好的保健作用。中医认为,粳米味甘,性平,归脾、胃经,具有益脾胃、和五脏、除烦渴、通血脉的功效,适用于呕吐、泻痢、胃气不足、食少、倦怠乏力、口干渴等症。可见为了减肥而不吃米饭是不可取的。
  粳米中含有大量的淀粉,约占75%以上,还含蛋白质、脂肪、B族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具有提高人体免疫功能、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胆固醇的作用,经常食用可减少高血压、心脏病和中风的几率。食用粳米还对糖尿病、脚气病、老年斑和便秘等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在我国,粥疗的历史悠久,而粳米是药粥的主要成分之一,清代《随息居饮食谱》中说:“粳米甘平,宜煮粥食,粥饭为世间第一补人之物,贫人患虚证,以浓米饮代参汤。病人、产妇粥养最宜。”可见粳米在食疗养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粳米一般人都可以食用,但注意不要只食用精米,也要适当吃些糙米,因为精米在加工时损失掉了很多营养成分。在煮粳米粥时注意不要放碱,以免破坏米中的维生素B1。
  1.粳米粥
  原料:粳米30~60克。
  做法:粳米淘洗干净,加适量水煮粥。
  功效:健脾胃,补中气。适用于脾胃虚弱、营养不良、病后体虚等症。
  2.红枣粳米粥
  原料:红枣50克,粳米100克。
  做法:红枣和粳米淘洗干净,同煮成粥。
  功效:健脾补虚,养血安神。
  3.枸杞粳米粥
  原料:枸杞子、菟丝子各20克,粳米60克,白糖适量。
  做法:菟丝子洗净、捣碎,加水煎煮,去渣取汁,放入淘洗干净的粳米、枸杞子同煮至粥熟,加白糖稍煮片刻即可。
  功效:补肾益精,养肝明目。适用于肝肾亏虚所致的视力下降、两眼昏花。
  
  山 药
  山药又名薯芋、薯药、玉延等,是薯蓣科植物薯蓣的干燥根茎,在我国分布广泛,大部分地区都有栽培,以河南焦作境内所产最为名贵,被称为“怀山药”。山药的食用和药用在我国已有三千多年历史了,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即被列为“上品”,被历代医家誉为补虚佳品。
  山药味甘、性平,入肺、脾、肾经,具有补脾、养肺、固肾、益精的功效,主治脾胃虚弱、食欲不振、久泄久痢、肺虚咳喘、腰膝酸软、消渴、肾虚尿频、遗精早泄、带下等症。山药平补气阴,补而不滞,不热不燥,所以常用来作为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补益之品。
  山药含有淀粉、蛋白质、氨基酸、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具有增强免疫功能、抗衰老、降血糖、降血脂、抗肿瘤等作用。山药中的黏液蛋白能减少皮下脂肪沉积,避免出现肥胖,且山药是一种高营养、低热量的食品,所以,减肥者可以把山药作为主食,这样不用节食即可达到减肥目的。
  春季是各种传染病和过敏性疾病多发的季节,此时多吃山药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发生,特别是那些免疫力低下、经常感冒的人,更应该多吃一些。山药有很好的滋养皮肤的作用,春季气候较干,吃山药可以防止皮肤干燥。
  山药一般人群都可以食用,但体内有实热实邪者忌食。山药养阴而兼涩性,能助湿,所以湿盛中满或有积滞者不宜单独使用。山药不可与碱性药物同服。
  1.山药粥
  原料:鲜山药100克,糯米100克,白糖70克。
  做法:鲜山药洗净,去皮,切成丁,糯米淘洗干净。将山药丁、糯米加水共煮粥,至粥熟时加入白糖即可。
  功效:健脾养胃。适用于脾胃虚弱、食少便溏等症。
  2.山药大枣粥
  原料:山药30克,大枣10枚,粳米100克,冰糖适量。
  做法:粳米、山药、大枣(去核)洗净,放入沙锅,加水适量,煮烂成粥,再加入冰糖,搅拌均匀即可。
  功效:补气血,健脾胃,抗衰老。适用于胃虚食少、脾虚便溏、气血不足、营养不良、病后体虚、羸瘦衰弱等症。
  注意:痰湿较重者忌食。
  3.滑炒山药
  原料:山药、盐、味精、料酒、淀粉各适量,鸡蛋1个。
  做法:山药去皮,切成斜片。湿淀粉中加入鸡蛋、盐、味精、料酒调匀,放入山药片,使之沾匀。在锅中加入清水烧热,待水大量冒泡时,将调好的山药入锅内“滑”住外层,清炒即成。
  功效:调气养胃,补虚抗衰。脾胃虚寒、身虚体弱者可经常食用。
  
  梨
  梨是蔷薇科植物白梨、沙梨、秋子梨等的果实,品种很多,主要分布在华北、东北、西北及长江流域各省。梨果肉多汁,酸甜可口,有“百果之宗”的雅称。果实成熟后除可以鲜食之外,还常被制成梨干、梨膏、果脯、果酱、果汁、果醋、果酒、罐头等。
  梨味甘、微酸,性凉,具有清热生津、润燥化痰、解酒毒的功效,用于热病津伤、心烦口渴、消渴、大便干结、肺燥咳嗽、目赤、饮酒过多等症。
  梨含有糖类、蛋白质、有机酸及多种维生素,有降血压、增强心肌活力、祛痰止咳、清热镇静、护肝、助消化等作用,患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炎、肝硬化的人经常吃梨,能起到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惊蛰时节气候干燥,且各种细菌开始活跃,容易引起外感咳嗽、口干舌燥、咽痛音哑等症,此时应吃些梨来润肺止咳、滋阴润燥,并能预防感冒。也许因为这个缘故,在我国民间素有“惊蛰吃梨”的习俗。
  梨性偏寒助湿,生吃过多会伤脾胃,故脾胃虚寒、慢性肠炎者应少吃或煮水食用。梨有利尿作用,夜尿频的人最好不要在睡前吃。梨中含有较多的果酸,不应与碱性药物同服。梨与螃蟹同吃会引起腹泻,注意不要同时食用。梨含糖量较高,故糖尿病人应少吃。
  1.秋梨白藕汁
  原料:秋梨500克,白藕500克。
  做法:梨洗净,去皮、核,切碎;白藕洗净,去节切碎;分别以纱布绞汁,混合二汁即成。每日1剂,分3~4次服用,连服5~7日。
  功效:润肺止咳。适用于咽痒咳嗽、发热烦躁、口渴喜饮、痰稠不爽等症。
  2.蜜饯雪梨
  原料:雪梨500克,蜂蜜250克。
  做法:雪梨洗净,去柄、核,放入锅中,加水煎煮至七成熟烂,水将耗干时加入蜂蜜及适量水,再用小火煎煮至熟透,收汁即可。待冷后,装入瓶中储存在冰箱里,随时取用。
  功效:润燥,生津,止渴。
  3.鸭梨薏苡仁粥
  原料:鸭梨500克,薏苡仁100克,冰糖50克。
  做法:鸭梨洗净,去皮、核,切成小丁。薏苡仁洗净,加水浸泡后放入锅中,加适量水煮沸,放入梨丁、冰糖共煮成粥即可。
  功效:清热润肺,生津止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