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书,浩如烟海。人生有限,书海无涯。弱水三千,当只取有益之书作饮。
读书,要读名家之书。名家,毕竟因其与众不同,自有高明之处,才被社会承认,因得其名。非名家者,写出了与众不同,自然也成名家了。
名师出高徒。书有上乘、中乘、下乘之别。读上乘书,跟高手学,才会变得更聪明,如同自己很笨,常跟聪明人接触,就能多学几手。上乘之书就是名师高手,是聪明人。
跟高手学什么?学思维方式,学语言,学方法,学认识事物的真知灼见。什么是聪明?聪明就是其思维方式符合客观规律。
一些书讲的是事物的根源,涉及某一类问题的根本。而有些书,是从这根上衍生出来的枝叶。千枝万叶,根茎只有一个。离开根茎,其他枝叶都无所依附。如,中国古代史,也就是二十四史,读完了,古史基本了然,余下皆为支脉。当然,历史常翻常新,因为“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中国的哲学、文化传统,要读易经、老庄、孔孟之书。就这几本书,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都含于内里。后人说得再多,也是从那根上繁衍出来的,不过是附有各自时代的气息。所以古人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
西方人的思维,还得从西哲先贤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体系中寻根,当然还有《圣经》。从文艺复兴到现代资本主义,西方智慧,都来源于这里。
书有专业之书,有普世之书。
专业之书,是一段时间、一个时期、一个方面、一个领域,需要学习、了解、攻读的学问,或与职业有关,或与兴趣有关。普世之书,则涉及哲学、历史、文学、艺术、自然、地理、宇宙等普世常识。
读书要先大处着眼,先了解纲、明白大势,再逐步细化——读书也需要明白人。
纲就是书的框架结构,书的主题,书的中心思想,书所表达的观点。有了对纲的全局了解,再去细读目的时候,就会心知肚明。
总览大纲,就是白日登山,纵目千里,万千气象,一目了然。若对纲不清晰,犹如黑夜打着灯笼走路,看不出多远。
任何学问和事情的道理一样,都有其纲、有其目,纲举则目张。
老子曾有“道,无处不在”之见。海边的一个贝壳,上面的纹路、形态,如同地球上气流的运转,如同台风气旋的转动,也如同浩瀚银河,千万星系的旋转——都是螺旋状。一个小小的贝壳,包涵着宇宙运行的大道理。
读小书可以了解大宇宙。
会看书的人,不是看一本书,而是为一个问题,读有关联的一类书。“四书五经”、《水经注》、《说文解字》等许多中国古代名著都有注释,有些注释甚至比原文还多,自有它的道理。那是不同时代的人,对书的再理解。
有些书里含典故。对典故不了解,就读不懂。《红楼梦》元妃省亲演了四出戏,脂砚斋批“所点之戏剧伏四事,及通部书之大过节、大关键”。只有读过这四个剧本,才知道这四出戏在小说中的深刻含义。
当然,《红楼梦》的深度,不仅在于语言文字、人物形象、艺术手法上,更在于对人生、人性、人类命运的思考上。它是文学的,更是哲学的。
读书贵在悟。
佛学讲觉悟。人称“圣人”为“先知”,他们仅仅知道了还不够,还要悟,因而对事物先知先觉。只有悟出来,才能把知识正确地运用于正确的领域。
明末清初的大学者黄宗羲讲,“读书不多,无以证斯理之变化;多而不求于心,则为俗学”。即,读书不多,不会把各种观点、各种见解都了解到;读书多而用心思考,才知道哪些对、哪些不对,否则别人说什么就信什么,那是随俗了。
读书最重要的是用心思考。“学而不思则罔”。看出书中的对与不对之处,这才是真读书。切不可全信书。不能死读书,读死书,更不要囫囵吞枣。要多分析,多思考。
读一本自己觉得好的书,需做笔记。要相信“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依靠自己的语言,理清自己的思路,表述自己的观点,提出自己的疑问。会如同动物反刍一样,更好地消化吸收。
不同时期有不同时期的读物,但不一定都是经典。经典是经过时间的筛选,世世代代都有读者的书。经典是永恒的时尚。
书拿过来,不一定全读。气场不合,不可读,不好读,不值得读,没有兴趣读,不读也罢。
(摘自2012年8月28日《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