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芸芸众生中,有许许多多平凡的人,或许他们没有慷慨激昂的豪言,也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但是他们以朴素而高尚的道德情感和做人的良知,在危难时刻、紧急关头,默默地为社会、向他人伸出温暖的手,尽一己之力。这些出于人性本能的“凡人善举”确实让人心动,很是值得大力弘扬。然而,善举过后,过多的“打扰”给他们带来的不是快乐,而是疲惫、压力,甚至是烦恼。
今年7月21日,北京遭遇特大暴雨。在京港澳高速南岗洼路段,河西再生水厂项目部152名农民工用麻绳和救生圈救出200余名被困者。此事经过媒体报道后,他们成了“红人”,每天接受采访、拍照、摄像,一拨记者走了另一拨来,在十天内接受了三四十次采访。“我们就是做了一件该做的事情,不希望外界再给予太多关注和压力。”一位农民工接受媒体采访时这样说。
弘扬真善美没有错,但对于行善者来说受外界的干扰过多,就成了负担。对于这些可爱的农民工来说,他们最关心的不是如何“出名”,相信危难时刻挺身而出的那一刻他们也不是为了“名”,而是出于人心向善的本能。他们最关心的是能多上几个工,多挣一些钱,家里的老婆和孩子还等着他们挣钱养家。
生活中,一些行善者常常发出这种感叹:“我最怕采访,电话一响就发懵,为什么很正常的事情要搞得这样隆重呢?”在浙江义乌有一所学校,专门收治智障儿童,十年来,已累计接收900余名智障儿童,其中三分之一的孩子已得到免费治疗。周晓丽是这所学校的创办者,被网友赞为“最美富二代”(周的父母亲是当地首批富起来的商人)。她对入选“最美”系列很不适应,媒体记者前来采访她时,她一再提醒:不打扰善良是一种社会责任。
有人说,在浮躁的当下,人人为己、金钱至上,善良是最为稀缺的资源,但我们应该承认,人心向善仍然是主流。其实,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生活方式。我们在弘扬善举的同时,最好给行善者一些自由、一些空间,给他们在做好事后有离开或选择沉默的权利,对善良多一些发自内心的喝彩,少一些不必要的打扰。
(王景义荐自2012年8月8日《中国青年报》 图: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