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亚鹏寻找李亚鹏

2012-12-29 00:00:00朱汐
党员文摘 2012年10期


  他是演员,也是商人,而闯入生活中的女儿让他所寻找的自我更加清晰
  医院
  今年5月25日,李亚鹏第一次穿上嫣然天使儿童医院(以下简称嫣然医院)的董事会会服,出席第三届中美唇腭裂修复技术学术研讨会。那天,李亚鹏接受了七八家媒体的轮番采访,包括两个微访谈。
  几乎每个采访,李亚鹏都要先解释“民办非营利”和“看病不要钱”之间的区别:“来我们这看病也收钱,但是我们承诺医院每年免费提供600例针对贫困家庭的唇腭裂手术。而且我们的股东只有投钱进去的义务,没有分红的权利。”
  演员,李亚鹏做了近20年,这个身份,让他获得的称赞和辱骂同样多;商人,李亚鹏做了13年,拿演戏赚回来的钱投资网站、杂志、影视公司、酒吧……“就像贪玩的孩子给自己买玩具,最多的时候投了七八家”,妻子王菲笑称他是“八爪鱼”。
  李亚鹏想从别人认定的身份中跳脱出来,但似乎有些难度,至少在女儿李嫣出生前后,他还要面对长枪短炮斗智斗勇。“李嫣是我的天使。”他常常这样说,一个别人眼中并不完美的女儿出生,让这个男人忽然明确了人生的方向,“就在我即将感到空虚和迷惘的30多岁,嫣儿出现了。”
  筹款,设计项目,捐赠——慈善的常见套路,嫣然天使基金进行了六年,但所做的远远不止这些。基金成立以来,如今已是十几个人的团队,做过8000多例手术,举办过三届中美技术论坛。李亚鹏将项目操作得足够“复杂”细致,而对患者来说则更加简单方便。
  办一个民办非营利医院,既要保证医院赚钱,又要保证赚到的钱都用在生产运作、医院发展以及资助贫困家庭手术之中。7月1日,医院正式开张营业,目前搞定了场地,组建好团队,设计好蓝图,更为细节的操作和运营,需要随着患者加入才能逐渐进入正轨,“这个和基金不一样,医院一开门,百十来号人就等着开工资”。
  父亲
  现在的李亚鹏和记忆中的样子相去甚远。翻出六年前他拥着女儿李嫣安然睡去的照片,如同站在时空隧道另一端的陌生人。
  六年时间中,李亚鹏为女儿李嫣创建的嫣然天使基金,救助了8000多个和李嫣一样的唇腭裂患者。他们有的已经20多岁,想要参军却因外貌残缺无法成行;有的是80多岁的老太太,因为豁开的唇部看上去很恐怖,甚至一直都无法抱一抱自己的亲孙女;还有更多的是孩子,一出生就无法正常吮吸、吞咽。
  “嫣然天使基金一开始只针对贫困家庭的儿童,但后来你会发现需要救助的人太多,对他们而言,一次手术可能完成一生的夙愿,你无法忽视这种请求。”李亚鹏说。
  在国内,做唇腭裂救助的医疗机构不在少数,嫣然天使基金成立之前,也有别的机构已经做了上万例的全额免费唇腭裂手术,李亚鹏为什么还要做?
  “一开始我的想法很自私。”李亚鹏自述最初就是想要给女儿一个更好的生存环境。
  2006年5月27日,李嫣出生,其后李亚鹏和王菲迅速带着女儿到美国接受手术。那时候,他们出门会将女儿的脑袋紧紧地埋进自己的怀中,生怕别人看到孩子的样子。在此之前,他与妻子一直回避着外界对于女儿的猜测,直到8月12日,他才在博客上正式对外宣布李嫣的病情。之后他在美国上街,会将女儿正面朝外地放在婴儿兜袋里,他发现人们可能最初会有小小的惊讶,而后友好地报以微笑。
  回忆起这事,李亚鹏觉得那是自己真正改变的开始,正视和接受显然会比无休止的逃避更能有效地遏制揣测。李嫣小时候也曾问过“为什么我和别的小朋友不一样,嘴巴这里有个疤”,奶奶告诉她,“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从此李嫣没有再问这个问题,现在“她很聪明,且极度自信”。李亚鹏觉得给孩子一个好的环境,健康成长,孩子自然会有美好完整的人生。
  使命
  嫣然天使基金里的年轻人习惯称李亚鹏为老板。他们觉得这是个不错的老板,“该管的管得住,该放权的一律授权且绝对信任”。
  嫣然医院执行院长刘燕群觉得李亚鹏不像一个演员,“他没有那么感性和情绪化,反而非常理性有逻辑,有时候更像个企业家”。
  六年来,李亚鹏很少在公益圈的论坛上现身,“我更愿意先去做一些什么,哪怕还说不好这事到底算个什么事”。在李亚鹏看来,理论和实践,他选择先从后者开始,“我去做,做完了,你们来总结”。
  李亚鹏给嫣然天使团队设定了“思想创新、行为保守”的准则。在建医院的想法形成之初,有人与他探讨过社会企业的话题,也有人想为医院投资,李亚鹏决定暂时先拒绝:“社会企业可以分红,但我们是民办非营利机构,不可以这么做。嫣然有自己务实、低调的作风,这种印象造就了我们的口碑和诚信度。我们不想轻易尝试太多,以免六年来那么小心翼翼培养起来的东西出现差错。”
  可嫣然医院仍进行了李亚鹏认为“安全范围”内的创新尝试,譬如国内首个唇腭裂的完整序列治疗模式,譬如民办医院在医疗改革中的作用,譬如杜绝红包和高价药,高薪养医,他和嫣然团队是规则框架的制定者。
  如今,李亚鹏想得最多的是如何让更多人参与到医院的运行中来。“台湾的慈济医院,一进去大堂里就有艺术学院的学生在那里弹钢琴,有志愿者进行导医服务,非常安静有序”。他希望嫣然医院也能如此。
  “但现实是,不要低估大众对公益的热情,也绝不要高估大众对于公益的参与度。”他笑着,嘴角闪过一丝无奈,“现状如此,原因无外乎两点:第一,能够在公众当中有诚信度的公益机构不多;第二,参与的方式不够便捷。”
  于是,李亚鹏开始与团队一起设计更为现代的参与方式。2011年6月,嫣然开通腾讯网捐平台,至今收到捐款954927元。此外,他们还在考虑设计一款嫣然的专属车标,通过大众媒体平台免费提供的公益广告时段,传播嫣然标识所蕴含的“嫣然捐赠人”身份识别,然后与汽车品牌或4S店合作,在车辆销售过程中,公开透明地向购车者推荐这一身份识别计划。“就像在很多车上你能看到马会的蹄形标识一样。以家庭为单位的多样性小额募款,也是嫣然未来着力的发展方向”。
  2011年,李亚鹏在微博上晒学生证,告诉大家他正式入读长江商学院。“十年来,每天都忙忙碌碌的,静下心来想事情的时间很少。现在一个月有四天坐在课堂里,听着老师讲课,很快能对应到企业和基金会的很多现实问题,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当然这也是因为我希望将身份彻底转变过来”。
  “如果大家始终把我定位为明星,对我来说是一种障碍。我可能因为这个身份更容易得到见面、吃饭、聊一聊的机会,但合作是另一码事。”每逢这种时刻,李亚鹏会有意向对方透露自己已经做了13年生意,“外界对这部分是不了解的,都会把你界定在演员、明星,大不了你现在在做公益。大家对公益的理解也比较浅,但其实嫣然的复杂程度不比任何一家企业低。”
  因女儿而起的慈善事业原本不在李亚鹏的人生规划之中,却成了他一辈子都无法放弃的使命。
  (摘自《中国企业家》2012年第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