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脉相承:从发展才是硬道理到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绝非头脑一热。”中央文献研究室研究员张贺福说。
时间回到1978年,这一年的故事中国人耳熟能详。十年“文革”,中国经济走到崩溃边缘。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改革开放道路,并将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到1992年之前,这一段时间是思想解放初期和理论创新的准备期。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1992年党的十四大。十四大鲜明地提出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武装全党的战略任务,这就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奠定了理论基础。”中央党校科学社会主义教研部主任王怀超说。
1997年,中共十五大召开,邓小平理论被写入党章。邓小平的发展理论,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来源。全国政协常委、中共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李君如说:“邓小平科学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逐步形成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为目标的包含着丰富内容的发展理论。特别是他在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一方面强调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另一方面强调要两个文明一起抓。”
2002年,中共十六大召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写入党章,中央提出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此之前,经过改革开放20年的发展,中国的物质建设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到20世纪末已经基本实现小康。
“江泽民在坚持邓小平的发展理论的同时,又不断从新的实践出发,提出了一系列具有时代特点的新观点、新思想,如实现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科教兴国战略,国家知识创新体系,可持续发展战略等。”李君如说。
“加上科学发展观,这三个理论正好对应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和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而结合各个阶段的实际情况看,党的理论在与时俱进。”王怀超说。
王怀超认为,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精华所在。“邓小平告诉我们,要发展生产力。而经过多年的经济高速发展之后,科学发展观提出一个问题,发展为了什么?为了人。这就是以人为本”。
“邓小平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这是新时期对邓小平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说。
完善:从十六届五中全会到十七大
“2005年‘十一五’规划制定时,科学发展观已经正式作为一个方针指导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张贺福说。
早在2004年5月,胡锦涛要求“把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成果转化为促进发展的科学思路,转化为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转化为领导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能力”。
而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建设创新型国家”,就是实现这种转化的重大步骤。
之前在2003年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上,中央已经提出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
“抓住城乡发展差距,实际上就抓住了发展协调性不够的诸多矛盾中的主要矛盾,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际上就抓住了增强发展协调性的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张贺福说,“另一个突出矛盾是发展的可持续性问题,这主要表现为资源环境的瓶颈制约。抓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个关键环节,实际上就找到了破解发展与资源环境难题的正确途径。增强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正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所要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
2006年,十六届六中全会召开,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是中央针对现实问题提出的另一重大战略思想。
竹立家说:“2005年以后,中国的贫富分化、社会不公平不公正问题、权力腐败现象有所突出,所以中央在指导思想上提出和谐社会。”
王怀超说:“过去我们过于注重经济增长,相对忽视了民生建设,积累了一些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就是要注意化解社会矛盾。这一理论提出一个目标,发展经济、政治,目的是构建和谐、团结、友爱的社会。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实现社会和谐的方法。”
此次全会,将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
张贺福评价说:“通过社会建设,科学发展观更加完备了,其理念有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2007年,在党的十七大上,科学发展观得到了系统阐发。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产生背景、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基本要求以及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
汲取经验:增长与发展之辨
近年来,随着媒体的讨论增多,“中等收入陷阱”开始进入更多中国人的视野。当一个国家的人均GDP接近3000美元时,快速发展中积聚的矛盾集中爆发,如果延续过去粗放式的经济增长方式,发展难以为继。
历史上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国家和地区不多,仅有日本和“亚洲四小龙”。
“正是在这样的情形下,党中央从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全局高度,正式提出科学发展观。它的着眼点就是要回答:在新的阶段,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张贺福说。
“增长,主要是指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这是发展的基础。但是单纯追求经济和财富量的增长和扩张,而不考虑经济的质与量的统一,不考虑财富的分配,是不可能持续增长的。”
“这种认识,促使人们在为工业化和现代化而奋斗的时候,从‘增长’走向‘发展’,并进一步形成科学的发展观。”李君如说。
十七大报告中一个看似微小的变化反映了认识上的巨大跨越:“十一五”规划之中所说的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在此已经变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而且,转变发展方式并不局限于经济领域,而成为一个更丰富的要求。
实践:转型与民生
2008年开始的全球金融危机,成为十七大以后在推动科学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第一个大问题。
2009年12月5日,中央召开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这场国际金融危机使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问题更加突显出来。综合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
为此,中央既提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方针,又明确提出“调结构”的要求,提出要把金融危机转化为我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倒逼”机制。
中央将此次危机视为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一次重要尝试。不仅如此,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自十七大开始便是中央工作的重点,2010年更是被确立为“十二五”的主线。
为解决新问题,十七大已提出了“三个转变”的新要求: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这三个转变是科学发展观在经济建设领域的一个体现。”张贺福说。
“要实现这‘三个转变’,不仅要转变增长方式,而且要转变发展方式。经济发展方式,除了涵盖前者的含义之外,还对发展的理念、促进经济增长的需求结构和产业结构提出了要求。”李君如说。
十七大之后的五年,中央除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民生工程的空前重视,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十七大之后,中央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这五年来民生改善的力度之大,老百姓在社会保障的各个领域得到的实惠之多,在我国的历史上是空前的。密集的政策说明,中央深刻认识到,如果改善民生这个工作跟不上,会影响到发展方式转变。”张贺福说。
(摘自《瞭望东方周刊》2012年第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