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牢骚何时休

2012-12-29 00:00:00邱子真
国际公关 2012年2期


  无论是初入职场的菜鸟,还是在职场上摸爬滚打多年的老手,都常常不期而遇职场牢骚,轻者情绪波动,重者缴枪出局。而对公司而言,员工牢骚太盛则如同瘟疫,会毁掉一个优秀的团队和品牌。我们该如何理性面对职场牢骚,远离这个无形的陷阱呢?
  职场牢骚一般分为3种类型。为数最多的一种是源于公司管理上的不合理,比如,升职涨薪和激励制度的设置不合理。这是最为致命的牢骚类型。公关行业是一个以人为本的行业,一个公司的强大程度与拥有多少能人相关。而能人最关心的莫过于公司的晋升通道是否合理,薪资设置是否富有吸引力。特别是成熟的职场人士,评价一个公司是否有发展前途,会抓住这个最重要的核心元素,从而判断这家公司是否久留之地。
  升职涨薪的牢骚虽然体现在员工身上,但治疗根源却在公司管理者身上。所以,一个合理且具有竞争力的晋升通道设置,一个能激发员工积极性的激励体系设置,任何时候都是公司管理层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題。
  第二种牢骚类型是成长的局限性造成的。比如,有的公司由于作业体系的不成熟,整日忙于应付客户的日常需要,员工完全没有学习、充电的时间,最终沦为公司解决某一问題的工具。周而复始,工作无法满足员工要求进步的需求。或者是公司的理念原本就错误,画地为牢,比如做媒介的就一定不能做客服,做策划的就一定不能做媒介。导致员工想跨部门工作多学知识时,被无理或无情地驳回,导致员工牢骚满腹,郁闷不已。遇到同病相怜者后,慢慢在公司形成气候,成为一股危害不小的消极力量。
  面对这类牢骚,公司的解决方案无非就是与时俱进,重点检查一下自己的理念是否落后。从技术角度来说,一个具备大学毕业水平的人,都是具备客服、媒介、策划等基本素养的,而员工们由于刚入行时比较年轻或对自己能力特点不了解,因而没有选对最擅长的领域。
  如果员工在工作中发现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其实在其他方面,公司该怎么办?或者公司会认为它们自己才是专业的,员工如果工作换来换去,岂不是把它们的专业门槛当儿戏。其实,公司应该换个角度考虑问題,应该认识到,热爱是最好的老师。给予员工转型的机会,其实就是给公司自己机会。员工的感恩之心,通常会为公司立下汗马之功。此外,感恩之心也有利于员工对公司保持忠诚度
  第三种牢骚,我们称之为鸡毛蒜皮的牢骚。比如请假调休流程的合理性、财务制度的方便性、各种事务性工作的流程是否简便合理等等,是一些细节管理上的小问題。这种类型的牢骚不是致命的,但却可以决定员工心情的好坏。
  现在,心情舒畅已被年轻人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特别是智力密集型的公关行业。本来工作的难度和压力就比较大,如果在工作重心以外的其他环节增加无谓的繁琐,他们往往会显得不耐烦、不乐意,重者心生离职之念。这对早已解决温饱问題、以追求卓越为己任的公司而言,是一个值得推敲的问題。
  我对员工的建议是,如果你所在的公司,在前两种问題上都解决得不错的话,本身就很值得珍惜。而这些小问題也都只有深入公司后才会了解,这需要一段较长的时间,没必要因噎废食。
  况且,从发展的角度看,能解决好前两类问題的公司,解决第3类问題只是迟早的事情。给予包容和谅解是最为明智的做法,这就要求自己做到“不看”、“不想”、“不谈论”,把精力放在钻研业务上,让公司有足够的时间自省和提升,进而达到双赢的目的。
  不过,话说回来,员工有牢骚也是正常的。因为不管是公司还是个人,都处在一个从不成熟向成熟迈进的过程中。只要我们善于分类,用智慧和包容把牢骚界定在合理的范畴,通过科学有效的手段进行解决,一定能防微杜渐,也肯定能创造一种积极乐观的工作状态和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