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是由笔画组成的,笔画是汉字书写的基本单位;汉字也是由部件组成的,部件是汉字构形的基本单位。这些笔画和部件,既无色彩又无气味,还无性格、无感情,让孩子识记、运用这些方块字,确实有一定难度。如何让原本枯燥生硬的汉字变得有血有肉、有灵气有性情,使识字教学充满趣味呢?笔者认为,可以尝试在回归本真中进行识字教学,在回归本真中感受汉字文化的丰富内涵。因为从“结绳造字”开始,人类就赋予了汉字非凡的意义与无尽的想象空间。从“仓颉造字”开始,象形、会意、指示、形声等构字方式,又赋予了更多的内容与意义在汉字的笔画与部件中。可以说,这些司空见惯的汉字都是一个个信息箱子,既装有许多传统的文化遗传信息,又可联想多样的现代生活信息。在识字教学中适度开发这些资源,让汉字成为一个个“集成电路”,在回归本真中,任孩子的思维在字形溯源、字音溯源、字义溯源、实际运用中尽情飞翔与驰骋。这不仅能让识字教学轻松愉悦,还拓展了某种知识视界,提升了识字教学的附加值,更传递了一种历史文化和民族精神。
一、 回归原始的造字情结——在字形溯源中感悟
中国汉字虽然形声字占了大部分,但汉字毕竟是从象形开始“创造”的,许多汉字带有明显的表意性。也就是说,现在的文字表意与过去的图画表象是有着一定的渊源关系的,有些字我们可以追溯它的初始面貌,在帮助学生识记的同时,感受其文化内涵。如教“木”字,可展示树木图;教“林”字,就展示树林图,因为“林”字是由两个“木”字并排在一起构成的。“独木不成林”,有了两个“木”,便可以表示有较多树木的地方就是“林”了。又如教“休”字,就展示一个人在树木旁小憩图。通过形象生动的图像,回归到了原始的造字情结中,学生兴趣盎然,纷纷为汉字的构形规律感叹不已。
当然,遇到难写的、容易写错的字时,用字形溯源的方法让汉字回归原始的图画,并逐步展示演变的过程,既能帮助学生识记字形,还能帮助学生在汉字演变过程中感悟字义,可谓是一举多得。如执教《掌声》,在课的结尾部分,安排了一个写字练习,写的是一个“鼓”字。这个字是本课写字教学中的难点,即使到了高年级,还有一部分学生会写错。笔者就运用“溯源—对照”的模式,先出示了一幅图,图的左边部分是一面古时候的鼓,形状与“鼓”字的左边部分很相近,右边部分是一个人手拿鼓槌在击鼓,形状与“鼓”字的右边部分很相似。然后,又出示了一个篆体的“鼓”字,可以说是刚才那幅图的“依样画葫芦”,请学生想象古人来造“鼓”字。最后,出示的是宋体的“鼓”字(如图)。回归图画表象的原始造字情结,在字形溯源中感悟汉字,无形中提升了识字教学的附加值。
二、触摸原本的部首内涵——在字音区分中发现
汉字是由形码、音码和义码组合而成的“三码文字”,又是可供右脑形象联想和左脑抽象思维的“复脑文字”,汉字的形、音、义是不可分割的结合体。读音会随着字形部件的细微变化而变化。由于汉字的形千变万化,这些形近字就成为了学生读音上最容易混淆的字。在教学中,可以触摸汉字原本的偏旁部首的文化内涵,以义定形,以形定音来区别它的读音。
在《翠鸟》一课的学习中,学生经常把“苇秆”的“秆”读成ɡān,原因显然是学生将“秆、杆、竿”三个字混淆了。在教学中,笔者是这样帮助学生区别的。
1. 出示句子:翠鸟喜欢停在水边的苇秆上,一双红色的小爪子紧紧地抓住苇秆。
2. 指名朗读,“秆”字正音。
3. 偏旁溯源,区分字音。
(1) 板书:苇秆,读准字音。什么叫苇秆呢?瞧,就是芦苇的茎(教师板画)。这个禾木旁的“秆”是指麦、稻、芦苇等植物的茎,再如稻秆、麦秆,跟老师一起写(书空)。
(2) 我们还学过它的两个同胞兄弟,请看:杆、竿(板书)。
(3) 这三个字读音有点像,都表示细长而直的东西,但是用法上有区别。请看,“杆”是细长的棍状物(板画),如旗杆、栏杆、电线杆;“竿”是古人最初用竹做的长条形物体(板画),如竹竿、钓鱼竿,还有一些成语中也用“竿”,揭竿而起、百尺竿头、立竿见影。
(4) 齐读词语,再次区分。
又如学生容易把“陡峭”的“陡”读成“徒”。也可以通过部首的溯源来加深对读音的理解。
左“阝”是“阜”(fù),本义是土山,引申泛指山。“阜”作为部首,在字的左边时楷书写成“阝”,也叫做“侧山旁”,习惯称为“左耳朵”旁,但与“耳朵”毫无关系。用左“阝”做部首的字多与山、山形的高低上下、阶梯等有关,“陡”就是指山势峻峭,近于直立。部首“彳”,音chì,甲骨文写法像十字路口,表示道路、行走在路上,“徒”的本义为步行,如徒步。
现代汉字的部首虽然主要用于检字,但在构字中,其表意、表音作用仍然很强。识字教学中遵循字理,正确讲析部首的原本内涵,有以一当十的效果,是区分形近字读音的一剂良药。
三、感受汉字的内在品质——在字义探源中拓展
汉字是形音义的结合,其特点是因义构形。汉字重意会,其“形”是为表义服务的,义是汉字的灵魂。每一个汉字都按照本民族语言的特点,流传着汉族先民的思想和历史,其储存的信息,是五千年源远流长的灿烂文化。因此,在识字教学中,在字义溯源中感受汉字原始的内在品质,无疑是提升识字教学附加值的又一条途径。
大家都知道“犹豫”这个词语难教,不但字形难记,而且意思也难理解。在《一面五星红旗》一课的教学中,笔者还原汉字本身原始的内在品质与意义,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师:其实词语也是有心情的,请你细细感受一下这些词语的心情。谁先来读,愿意读哪个就读哪个。
生:犹——豫。
师:你为什么读得这么拖泥带水呢?
生:因为犹豫不决,定不下来。
师:你理解了这个词的心情,真好!其实,上课前老师也查了资料,这个词语的出现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古代的时候,“犹”属猿猴类,是一只灵活的小猴子,但它生性多疑,一旦发现“敌情”,就迅速爬上树梢躲起来,待一切平静,它再跳下树来,东张西望一番,突然再生怀疑,又爬回树上。这样要反复好几次。“豫”属古象类。据说,“豫”虽身大但力不强,遇事总是想不好,没有主意。“犹”虽灵巧,却多疑。“豫”虽高大,但没主见。人们根据动物“犹”和“豫”的多疑无主见,把它们合在一起,组成“犹豫”这个词语,比喻做事左思右想没有主意。现在广泛使用“犹豫”这个词语,但再没人提起这两种动物了!(板书:犹,反犬旁一个尤其的尤,豫,予字旁一头大象)跟老师书空一遍。(生书空:犹豫)
师:带着你的理解再一起读读这个词语。
“犹”和“豫”是两个拿不定主意的动物,学生听得津津有味,还不时发出惊叹。这并不是在文字之外的另起炉灶,而是汉字本身原始的内在品质的自然升华,是由汉字的特质决定的。在回归本真的字义探源中,学生轻松学习了“犹豫”这个音、形、义上都有难度的词语,同时,一股对祖国文字和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从师生心底油然而生。
四、 开启汉字文化的现代意义——在实际运用中提升
著名语言学家殷焕先先生说过:“从适合于文字教学看,宜于古而大戾于今的《说文解字》并不是值得称引的。我们对文字的解释能符合当代的情况,那才能便于群众接受,才能便于教学,便于规范,那才能算做有益处的解释。”(《汉字三论》,齐鲁书社,1981年版)因此,我们的汉字文化也需要有“与时俱进”的时代新解,如“广”“发”(发得太多)为“废”,用耳、用眼、用口、用脑(心)便是“聪”明等等。我们的识字教学,要灵活组合,发掘一个个方方正正的独立性强的汉字在形、音、义中浓缩的大量信息。
一位优秀教师在教学“汉字文化启蒙”一课时,独具匠心地出示了北京奥运会会标——中国印,问学生从这个图案化了的“京”字里,你想到了什么?于是出现了一连串的议论:“想到了人在跑步”“是北京奥运会的运动员在跑”“我觉得是北京在跑,是北京在发展”“我觉得北京在欢呼,在奔跑”“历史在进步,然后为自己现在的成果,还有将来他们伟大的发展欢呼。那是个欢呼的人!”……进而又引出设计者张武的一段话:“正是我们的祖先创造了这个‘京’字,赋予了我们创作的灵感。我应该做的就是弘扬我祖宗的文化和智慧,做一点我能做的,我感到自豪。”这虽然是一个特例,但据此足以说明汉字文化是一笔极其丰富的历史资源,同时通过想象与创造,也能凸显强大的现代意义。
(浙江省绍兴市塔山中心小学31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