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当中免不了要经常听课。听名师的课,实际上就是通过课来与名师交流,与名师对话。因此,听名师的课尤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听名师的课最主要的目的是学习
任何一节课,包括名师精心准备的课,都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因其自身条件、研究方向、关注重点、教学风格等的不同,或多或少都存在问题。听名师的课,不是要我们评判名师的优劣,也不是要我们指正名师的不足,最主要的目的是要我们从名师身上得到借鉴,从名师的课上汲取对自己有用的营养,进而不断地提升自己、丰富自己。因此,听名师的课,我们要以学习和欣赏的目光,去搜寻对我们有所启发和帮助的闪光之处。听名师的课,最重要的是学习名师的研究成果,认识名师课堂当中承载着的那些最前沿的教学思想,把握当前的教改动态。
第二,听名师的课不要想着照搬照学
现实当中,许多人听完一节名师的课,觉得非常好,回来后就迫不及待地也来尝试,却完全没有名师课堂的那种感觉和效果。这其中的关键是我们学习的“目标”定位不准。名师之“名”,最主要的在于其教学思想,名师经过自己多年的积淀,教学思想基本成熟,且大多形成了个人的教学风格。这种教学风格因个人的文化底蕴、研究程度以及个人先天条件的不同而不同。我们没有名师那样的文化底蕴,没有名师对文本的那种深刻解读,没有名师课堂教学的那种驾轻就熟……就想依样画葫芦,最终的结果只能是东施效颦。我们学习名师,关键是学其“神”,而不是学其“形”。
此外,作为公开课,名师们大都是集中展现一节完整的课,尽量将课堂教学环节的各个部分都展示出来,以给听课者一个完整的认识。因此,在课堂教学的设计上大多容量较大、节奏偏快、主要板块较突出,和我们一般的家常课有很大不同,这也需要我们听课时加以注意,不能照搬照学。
第三,听名师的课要去除“标签”
名师一般都有自己的教学风格,乃至教学思想,这是一名教师逐渐成熟的标志。但在现实当中,部分名师提出“某某语文”“某某教学”的名头,并在讲授公开课时,有意或无意地突出这一点。他们的这种提法或者做法也并无不妥之处,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语文教学的繁荣发展。但就整个语文教材而言,并不是所有的文本都适宜于这种教法,也并不是所有的课堂都能用这种教法,甚至某种教法在整个语文教学中所占的比重非常之小,只适宜于某一小类文本。我们赞同标新立异、独树一帜,但反对一概而论、一叶蔽目。尤其是部分名师的一些课堂,更有着强行“贴标签”、强行推销的痕迹,这就不可取了。因此,我们在听这一部分课时,一定要学会取舍,予求予取,为我所用。
第四,听名师的课要注重课后整理
听课,既要听得进去,又要跳得出来。也就是说,我们要兼怀两种身份,一是作为学生来听课,二是作为教师来听课。既要感性地融入课堂,又要理性地观察课堂。听课时要善于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与名师的课堂进行对照,记录下那些让我们的情感或思想“为之一动”的瞬间,听课后认真地进行思考。一般人听课只注重于课堂上的“一时感动”,往往不注意课后的认真整理。其实,听课,尤其是听名师的课,受课堂时间所限,有太多太多的东西我们来不及思考和消化。许多感受,或者说感觉,都是非常模糊的,如果课后不及时整理,使之清晰化和理性化,时间稍长,便如过眼云烟般地消失了,收获甚少。因此,听名师的课,尤其要注意听课之后的整理和反思,最好能书面整理一下,将听课随感整理成听课随笔,使我们的认识更加清晰和理性,这样我们的收获才能更大,提高才能更快。
(山东省平度市常州路小学266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