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伟志:中欧国际工商学院EMBA。现任公司董事长、投资决策委员会主席。有19年证券从业经验,先后就职于赛格集团财务公司证券部、特区证券、远东证券、华西证券等机构。经历了中国证券市场两个牛熊循环周期,积累了丰富的投资实践经验,投资风格以成长投资为主,擅长在非周期行业内发掘长期成长股,投资理念和操作风格成熟稳健。
记者:您如何看目前私募创新产品不断涌现的现象?
吴伟志:我认为这是行业从过往初创阶段的产品同质化,开始逐渐迈向成熟的必然现象。各家机构开始根据各自所拥有的资源和特长,聚焦在能力圈内,深耕细作,各种创新和特色产品因此应运而生。
记者:您发行消费行业基金的原因?
吴伟志:首先我们研究发现,无论国内国外,长期牛股大多出自消费行业。美国股市1957—2003这47年间,股价表现最好的19家上市公司中有17家出自消费行业。 2001年—2011年10年间,国内A股市场股价累计涨幅前十名的公司有8家出自消费行业。因此,长期深耕在这样的沃土上,获取丰厚回报的概率自然更大。
其次,我们中欧瑞博的投研团队对消费行业有着深入持续的研究和跟踪,并且过去我们在这一领域取到过很好的投资回报。2002年底我们发掘并重仓投资的贵州茅台,到2007年市场泡沫阶段退出,取到了超过30倍的投资回报。应该说消费行业是我们的能力圈内最为擅长的领域。我们自创的瑞博5A模型在发掘长期消费成长股上有着良好的效果。
记者:您觉得行业基金有何优劣势?
吴伟志:行业基金最大的优势就是专注、有主业。我们资本市场的投资者看一家上市公司时,首先要了解的就是:这家公司的主业是什么?盈利模式是什么?如果有一家拟上市公司来做IPO路演,告诉投资者:“我们公司没有主业,市场中什么行业赚钱,我们就干什么。”我想恐怕没有多少人敢投资这样的公司。但为何这种现象在基金管理行业内却随处可见呢?行业基金由于专注在特定的行业内,因此当这些行业的机会出现时把握住的概率会更加大些。
从一年半载的短期角度看,资本市场上的短期偏好可能会导致市场的热点较长时间偏离你投资的行业,这样难免阶段性的表现会落后于市场整体或其他热点中行业,这是行业基金投资人必须忍受的。但如果用长期的眼光看,四季轮回,每种庄稼都有开花结果的时候。因此对于投资周期足够长的投资者来说,这样的问题并不存在。尤其聚焦在能够持续成长,并且能够坐享通胀红利的消费行业更是如此。
记者:您对未来行情怎么判断?投资策略如何?
吴伟志:一方面,从2007年开始的熊市经过4年多的时间,市场的总体估值已经趋于合理了,上一轮牛市堆积的系统性风险已经很大程度释放了。市场已经进入了可投资区域。
另一方面由于目前国内资本市场的总市值已经有了比较大的体量,因此指望短期内来一轮大牛市,总市值再翻一两番,大家共同发财这种愿望恐怕不太现实。因此,不少投资者过去习惯的看指数做个股的方式未来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
在这熊末牛初的阶段,我们的投资策略是聚焦成长,自下而上,深入发掘我们所重点覆盖行业内,具有竞争优势,符合我们瑞博成长5A模型的优秀企业。
记者:如何看消费板块的机会?
吴伟志:中国改革开放30年,社会财富的积累使得国内居民的消费能力与消费意愿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拉动中国经济的三驾马车里,消费在未来将会成为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引擎。 “十二五”规划提出10大改善民生计划,最低工资标准年均增长13%以上,远高于同期7%的GDP增速。国内消费行业内的优秀企业在此背景下必将获得超额收益。
2010年中国人均GDP为4118美元,相当于美国1965年的水平。美国的国内消费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进入了加速阶段。1961年至今,美国的人均消费支出年均复合增速为6.2%,对应的同期美国消费行业上市公司股价表现优异。我们认为中国目前已经进入消费加速阶段,正是分享消费行业成长的良好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