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试通过整体性原则、心理学原理、图式理论和认知理论来阐述英语课堂语篇教学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构建一种以图式理论和认知理论为指导,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交际能力为目的,以语篇教学法为手段,以发展英语能力为旨归的课堂教学模式。
【关键词】语篇教学 课堂模式 课堂实践
长期以来,英语老师始终没能摆脱升学的指挥棒,热衷于“一支粉笔一本书,老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学生在底下埋头笔记”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老师只注重对字、词、句的分析和语法讲解,学生的总体英语水平偏低,使用英语的能力差,许多学生只粗略懂一点语法,能辨认一些单词,听、说、读、写能力低下。这一现象不利于当前的素质教育的开展和学生英语能力的培养。在这种模式下,往往使学生形成一种听不懂、看不懂、写不出、讲不出的畸形英语。因些,我们要改变这一现状,就必须改变课堂教学模式。
一、语篇教学的主要内容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提出高中英语教学目的主要是:“在义务教育初中英语教学的基础上,巩固、扩大学生的基础知识,发展听、说、读、写的基础上,培养在口头上和书面上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侧重培养阅读能力,并使学生获得一定的自学能力,为继续学习和运用英语切实打好基础……”
笔者认为,“巩固、扩大学生的基础知识”,是巩固、扩大学生的词汇知识和语法知识,这一部分无需在课堂上进行大量的讲解,作为老师可侧重进行学法指导,这样“侧重培养阅读能力”就成了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阅读能力的培养主要是加强对学生语篇理解的培养;只有在语篇理解的前提下,才能发展学生的口头上和书面上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而交际能力的培养正是英语学科培养创新能力的核心之所在。因此,笔者主张在英语课堂上构建以图式理论和认知理论为指导,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交际能力为目的,以语篇教学为手段,以发展英语能力为旨归的课堂教学模式。
1、语篇教学法的理论依据
(1)整体性原则。任何事物都可视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整体又是由部分组成的。但正如心理学家格式塔所言:“部分相加不等于整体,整体比部分的总和大,整体优于部分并决定部分的性质和意义。”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应重视整体的语篇教学,否则会导致学生只理解词句,不理解全文。
(2)心理学原理。教育心理学认为,为了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产生清晰表象,就要指导学生对学习的对象进行周密细致的整体观察,然后再观察它的各部分及它们之间的联系,最后形成有关学习对象的清晰表象。随着学生知识的不断丰富,他们的求知欲也会愈加强烈,当遇到新的内容,他们往往希望一口气看完全部内容。
(3)图式理论。人的一生要学习和掌握大量的知识,这些知识并不是杂乱无章地储存在人的大脑中的,而是围绕某一主题相互联系起来形成一定的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