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的“微博行为”探究

2012-12-29 00:00:00陈瑞霖
新闻世界 2012年1期


  【摘 要】记者作为微博平台上一个客观存在的职业群体,其在微博平台上的活动会表现出一些不同于其他使用者的行为特征,并且这些特征与其本职工作息息相关。本文旨在考察目前国内传统媒体的新闻记者的微博使用行为,探讨记者在使用微博时的行为特征,并对这些特征进行探索性的解释。
  【关键字】微博 记者 新闻 行为
  微博从2009年下半年开始进入我国互联网,最初阶段响应的普通互联网用户并不多。新浪微博平台上绝大多数的早期活跃用户或多或少都是从事与媒体相关工作的,可见微博对记者的吸引力之巨大,同时也足以说明记者与微博之间存在的天然联系。记者的特殊身份其在微博平台上的作用和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由此,对记者在微博上行为特征进行研究也显得非常必要。
  一、微博平台上记者的行为特征
  (一)新闻记者倾向于在微博平台上建构职业身份
  根据对上海本地媒体100名记者的问卷调查,目前个人微博被实名认证的仅有27人,其余73人的微博均未认证。100人中,使用自己照片做微博头像的有69人。包含实名认证的记者在内,共有83人在微博中使用了自己的真实姓名。大部分使用微博的记者都愿意使用真实姓名、真人头像来创建微博,并且会在个人简介附带一两句个性化的描述。例如:微博用户“闾丘露薇”:上海出生成长,香港实现理想,成为一个媒体人,相信吵闹不可怕,沉默更可怕。热爱新闻,热爱网络。
  这是一种记者希望在微博上延续自己的职业身份而非单纯将其作为私人空间的行为。在这种意识的驱动下,记者微博内容的新闻性往往更强。不仅表现在原创微博的新闻价值,更体现在转发、讨论时表现出的思想内涵,甚至是不经意间流露出的“记者语态”。
  通过对一些记者的访谈及对他们微博的观察,笔者发现,通过公开自己的职业身份,记者可以实现以下三个目的:
  第一,记者建构自己在微博上的职业身份,其根本目的是使别人相信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真的是一名新闻工作者。通过该手段,记者能够获得大量粉丝的关注,提高自己在微博平台上的人气,进而扩大自己微博信息的传播范围。
  第二,记者建构自己在微博上的职业身份,可以让同行更方便地找到自己,有利于同行间的交流。在微博上建立记者同行的社交圈,有助于记者之间形成小群体,相互交流信息,形成互动。
  第三,记者建构自己在微博上的职业身份,可以为自己争取到更多的话语权。记者在微博上表明自己的职业身份,就是为了能在喧嚣的微博平台上为自己争取到一定的话语权,尤其是在与知名人士的交流或是参与争议事件的讨论时,记者身份将更有助于自己获得人们的重视和信任。
  (二)微博上的记者同样具有公共属性
  “身份”不仅仅是行为主体行动的依据,也是客体对该主体认知的依据。记者以公开职业身份来吸引其他微博用户的关注,势必引发“围观者”对记者微博的特定期望,这就意味着记者必须在微博平台上履行相应的义务,遵守与记者身份相符的行为准则,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和法律责任。
  由此可见,记者有意识地察觉到或者维护着自己微博的公共属性,一般不太会在微博上暴露自己的私生活,其微博的有用信息量大大超过了普通微博用户。因此,笔者认为,大部分记者已经从主观上认识到自己的微博具有公共属性。
  (三)记者使用微博发布信息的数量和质量高于普通用户
  “信息”是信息论中的一个术语,通常把消息中有意义的内容称为信息。在新闻学中,信息指的就是“消除受信者随机不确定性的东西”①。
  根据美国Pear Analytics公司做过一项调查显示,如果将Twitter信息分为新闻、广告、自我营销、无聊的话、聊天和转发等六大类,Twitter上没有意义的语句占信息总量的40.55%;广告占3.75%;自我营销占5.85%;朋友间的聊天的占37.55%,这其中的绝大部分也都是不包含任何信息量的对话;新闻总共占3.6%;转发的有用信息占8.7%。如此看来,Twitter上有效信息的比例大约在四分之一左右。
  根据笔者早前对新浪微博平台上记者微博内容的分析,新浪微博平台上记者微博的信息含量高达87.24%。虽然笔者尚未发现国内关于微博信息分类的研究结果,但从上述数据以及笔者使用微博的经历可以看出,绝大多数用户在微博上发布的内容都是类似于“准备去上班了”、“刚才喝了一杯牛奶”之类的语句,这种内容从严格意义上来说算不上信息。结合笔者的观察和Twitter中25%左右的信息比例,抽样分析的结果充分显示了记者微博中信息的数量与质量相较于普通用户的绝对优势。
  根据对问卷调查结果的分析以及对媒体记者的访谈,笔者得出如下结论:记者使用微博的方式和目的与一般微博用户有很大的区别,他们更倾向于将微博作为传播信息、参与讨论的平台,是微博平台上的活跃分子;记者使用微博的过程也是他们对专业身份建构和展示的过程。
  二、对微博平台上记者群体特殊性的解释
  根据上文的研究可知,作为微博用户当中的一个群体,记者在微博上表现出的行为特征与其从事的职业不无关系,甚至表现出相当显著的相关性。
  如前文所述,出现在微博中的记者有三种形态:第一种是以匿名的身份注册微博,且不公开职业身份,只是作为一个普通微博用户发言、互动;第二种是以可辨认的个人身份信息注册微博,并且公开媒体人身份;第三种是第二种的“升级版”,他们不仅用真实姓名注册账号,还通过了微博运营商的实名身份认证。除了第一种形态的记者职业身份不够显著之外,后面两种形态出现在微博中的记者都可以说是微博中的特殊群体。做出这样的认定与判断主要基于以下四方面的原因:
  第一,微博的传播模式将记者在微博平台上的影响力放大。
  这是记者群体在微博平台上具有特殊性的最重要也是最根本的原因。也就是说,结合微博的传播特点和记者的职业特征这两方面的优势,记者群体注定是微博“传播链”上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基本的微博传播模式单元是“发散状”的。即以一个原创微博为互动形成的始发点,在核心话题建立并被向外传播之后,其他用户以核心话题为基础(包括转发、跟帖或讨论),或沿着核心话题的“框架”继续讨论,或从其他角度切入核心话题,形成多个不同的对话“框架”,由此分别引发的互动将成为构成各个“框架”的片段,形成具体的情境(如图1)。以“7·23”动车事故为例,当某微博用户发布一则与事故相关的最新消息后,由此引发的话题可能包括伤亡人数、救援进展、事故问责等等若干方面,这些子话题都与该原创微博有关,但彼此间又有差异,动车事故在这种“发散”的结构中得到了深化和扩散。
  第二,微博平台上的记者是活跃用户。
  根据互联网数据中心(DCCI)发布的“2010中国微博与社区研究报告”显示,“微博用户关注对象排名前六位的分别是:朋友、所在行业专家、社会名人、发布言论是自己喜欢的人、明星偶像、媒体机构②”。虽然这其中没有按照职业属性明确地划分出“记者”,但媒体机构微博的管理者必然是熟悉新闻采编流程的新闻工作者,并且知名记者也包含在所在行业专家或社会名人的范畴中。同时,记者还拥有广泛的社会关系,因此可以说,记者应该是拥有较高关注度的微博用户群体。
  第三,微博平台上的记者有特殊的信息源和话语权。
  根据北京网络媒体协会联合缔元信(万瑞数据)发布的“微博媒体特性及用户使用状况研究报告”,“随时表达自己观点”、“与他人共同探讨热点话题”以及“了解最新资讯”是网民注册微博最主要的三个原因。该研究报告还发现,“微博简短的形式更方便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微博更方便的随时获取信息”以及“方便与他人共同讨论话题”是网民在注册微博后会继续使用的主要原因③。而获取信息、发表意见和参与讨论是网民使用微博最直接的目的,而这三方面恰恰是新闻工作者的优势。
  第四,微博平台上的记者有特殊的传播推广渠道。
  这是记者作为媒体从业人员在媒介融合时代受到的一种“优待”。以新浪微博为例,新浪网为了鼓励媒体记者以实名身份进驻新浪微博平台,为他们在“名人堂”建立专门的“知名记者”分类,在重大、突发新闻事件发生时,重点关注记者的微博并在显著位置推荐记者微博的内容,这就让记者在微博平台上有了超越常规的传播渠道,能获得更多的粉丝关注,也使记者发布的内容能够在短时间获得大范围的发布与传播。
  综上所述,记者是微博平台上非常特殊的一个群体。他们不仅掌握新闻学科的理论知识,还阅读了大量涉及各个领域的书籍并积累了一定的社会关系。因此,传统媒体记者在微博平台上的地位和作用无疑是值得关注和研究的。□
  参考文献
  ①李良荣:《新闻学概论(第二版)》[M].上海:复旦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