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对公民社会建构的影响探析

2012-12-29 00:00:00吴茹双
新闻世界 2012年1期


  【摘 要】作为Web2.0技术与思想集中体现的全新产物,微博自登陆我国大陆以来发展迅速,尤其是自2009年7月大型门户网站新浪网开放微博内测以来,大陆微博迎来发展的繁盛时期;另外一方面,建构公民社会的呼唤自上世纪80年代起便在学界发出,随着中国大陆经济社会的进步,公民社会的雏形已然显现,但仍有待发展。本文试图通过对大陆微博特征和传播优势的分析,结合公民社会的内涵与基本特征,探讨微博对于公民社会建构的意义所在。
  【关键词】微博 公民社会 社会建构
  2010年9月10日,江西省抚州市宜黄县凤冈镇的一户钟姓家庭遭遇地方政府的强拆行动,钟家在抵抗的过程中不慎三人全身着火,最终酿成一人死亡两人重度烧伤的惨剧。9月14日,钟家姐妹准备赴京接受媒体采访却在机场遭遇围堵,被迫躲入南昌机场女厕的姐妹俩拨通了《新世纪周刊》记者刘长的电话寻求帮助。半小时后,刘长在新浪微博发出了第一条有关宜黄强拆事件的微博,20分钟后,姓名后加“V”的网络作家慕容雪村转发了这条微博,此后,转发开始以几何级数增加,到当天上午,刘长的这条微博已被转发2700多次,超过1000条评论。而通过刘长得知消息的《凤凰周刊》记者邓飞也于8点57分在微博上展开了“昌北机场女厕攻防战直播”,一场“女厕攻防战”由此拉开,亿万网民通过邓飞的微博直播持续关注了这一事件的进展。在强大的舆论压力之下,当天下午,钟家姐妹虽然未能如约赴京,但得以重获人身自由,并获得与政府谈判的机会——这只是“宜黄事件”的开端,但恰恰因为这次微博直播,原本并不新鲜的拆迁自焚事件,开始向一个万众瞩目的公共事件迈进。有评论认为,这不仅是网络时代中国公民守望相助的样本,也成为网络时代公民利用新技术对抗强权的经典之战。
  本文试图通过对我国大陆微博特征和传播优势的分析,结合公民社会的内涵与基本特征,探讨微博对于大陆公民社会建构的意义;另一方面,微博本身的负功能也需要得到注意,以免消解它对于公民社会的积极作用,本文将在最后进行具体阐述。
  一、公民社会的内涵
  公民社会的思想最早源于古希腊罗马时期,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一书中使用“公民社会”一词来指称“城邦”,①受到时代的局限性,亚里士多德的理解带有明显的整体主义思维,一直到资产阶级革命时期仍然有很多当时思想先进的思想家包括洛克、霍布斯等人将公民社会等同于政治社会,虽然如此,但西方思想家们所倡导的契约观念等政治思想依然是孕育了公民社会理论的源头活水。
  黑格尔是第一个真正将公民社会与国家做出学理区分的学者,此后哈贝马斯的三分法受到大多数学者的认同,哈贝马斯的定义建立在国家、经济、公民社会三分法基础上,主张把经济领域从公民社会中分离,认为公民社会是指介于国家和家庭或个人之间的一个社会相互作用领域及与之相关的价值或原则。具体来说,组成公民社会的是那些或多或少自发地出现的社团、组织和运动,它们对私人生活领域中形成共鸣的那些问题加以感受、选择和浓缩,并经过放大以后引入公共领域,而这个领域是通过基本权利而构成的。②
  三分法随着上世纪80年代我国改革的深入而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接受并采用,构建公民社会的思想得到学界比较一致的呼吁。公民社会的形成事实上是自发的、渐进的,它强调内外兼备,合格的公民及良好的公民意识,以及适合公民社会生长的社会与制度环境是一个完善公民社会的建立基础。
  随着社会的进步,我国大陆公民社会的雏形已然显现,这其中互联网的出现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互联网的匿名性特征催生出了一个巨大的批判性网民群体,他们在公共虚拟空间里就自己关心的议题直抒胸臆、畅所欲言,他们揭露、报道、关注和讨论灾情、腐败、犯罪等,高度的自发性和聚集性使得其中某些议题成为公共话题得到全社会范围的普遍关注,这样一来,网民构成了公共事件的发现者和监督者,直接在其中发挥了作用,体现了公民的自觉性、自省性和责任感。这个庞大群体本身已经作为具有公民意识的民众满足了公民社会的条件之一,又从一个侧面推动了社会与制度环境的完善。
  微博在我国大陆兴起之后,其本身的特性和传播优势给予公民社会的构建提供了更进一步的动力,本文将在接下来的内容中对此予以讨论。
  二、微博在公民社会建构中的作用
  2010年12月28日,上海交通大学舆情研究实验室发布的《2010中国微博年度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10月,中国微博服务的访问用户规模已达到12521.7万人,中国微博正在以“井喷”的方式迅速发展。
  正是由于庞大用户群体的存在,本文开头所述的“宜黄事件”今天才能被纳入讨论视野中。中国社科院近日出版的《社会蓝皮书》中,微博被评价为“杀伤力最强的舆论载体”,并表示中国微博的一大特点就是“强烈关注时事”。从实际情况来看,大陆微博已经在突破封锁、扶弱助贫、民主选举、灾难救助、疫情报警、舆论监督、慈善事业、澄清谣言、揭穿黑幕、伸张公义、守望相助等各个方面表现卓越③,在推进社会民主化进程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我国大陆微博在借鉴国外成功技术架构和发展模式的基础之上,融合了大陆本土媒介生态和文化传统,其登陆大陆以来在社会民主化进程方面所已经发挥的作用和目前所呈现的蓬勃发展态势,也为大陆公民社会的构建提供了机遇。以下将结合大陆微博的特征和传播优势进行具体阐述:
  1、微博的多终端性使得用户可以真正实现随时随地发布信息,其开通的多种API应用使得大量的用户可以通过手机、网络等多种方式来即时更新自己的个人信息,从传播源头上加快整个信息流动的速度。比如“宜黄事件”中的现场直播,就是由网民发起,并依靠网民的力量全程支撑的;同时,微博上的众多网友通过链接分享的方式完成了其与其他网络媒体的整合对接,微博仿佛是一个集线器,将各种社会媒体整合在一起,聚拢了其他媒体的信息,有利于消除网民之间的知识沟。信息的平等与双向流通本身即是一个完善的公民社会中公民之间能够在一个共同的平台上交换和讨论意见的基础。
  2、新浪微博有一个十大热点议题排行榜。与传统媒体的议题设置功能不同,这些话题之所以上榜,完全是众多微博用户自己对社会现实再认识、重构和思考的结果。在一个公民社会中,每个公民都是平等的信息的发布者,他们本身都有权对所有信息进行重要性的排序,而非机械接受政府的、官方的安排。不可否认的是,微博用户在发布信息之时,必定会受到整个传媒拟态环境的影响,存在预设的立场,但他们毕竟获得了给已知的这些事件重新排列重要性的权利,从而消解了传媒在信息传播上的固有霸权。
  3、微博的使用用户并不限定于个人,还可以是集体,比如一家企业、一家媒体、一个栏目,有学者将这些“特殊用户”总结为抽象用户和集体用户。以新浪微博来说,目前通过实名认证的媒体就有多家,包括《三联生活周刊》、江苏卫视、《快乐大本营》栏目等,它们都在微博上即时更新自己媒体、栏目的最新动态。这样一个用户概念的创新能够更大面积的聚合社会网络资源,更加有效并且快捷的得到公众的反馈意见。
  4、微博使得现实社会中精英人士所具有的话语霸权被消解。公众意见表达的主体实现了下移,成为一种“平民化”的主体。每个人,即便他只是一个普通的民众,都可以通过微博来实现自己的“话语权”,就他所关心的公共事务或社会现象表达带有一定倾向性的意见或态度。不同于媒体从业人员的专业视角,有时候普通百姓的草根视角往往更接近现场更贴近生活,也更容易得到公众的关注,建立在双向传播基础上的公民新闻促进了民间话语体系的崛起,颠覆了“舆论一律”的传播格局,是一种民主化的媒体形式,而公民新闻本身最大的意义,就是它体现了大众自我觉醒、反省成长为合格公众的过程。
  综上所述,微博在大陆的发展,必将对公民社会构建产生积极意义。以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为每个公民提供了参与公共生活的工具。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认识到,大陆微博发展上的一些局限性倘若不加以控制,也极有可能成为构建公民社会的阻碍。比如微博上大量无用信息对网络资源的耗费,虚假信息通过不加验证的转发轻易蔓延,以及信息的碎片化导致的对有用信息的冲击,束缚网民的理性思考,影响网民参与讨论公众话题的积极性。微博的这些负功能,是构建大陆公民社会的隐忧,我们必须直面它们,并且最大程度的进行控制,以免它们造成对微博积极作用的消解甚至覆灭。唯有这样,公民社会在大陆的发展才会迎来真正的春天,而技术才会给社会和公众带来真正的福音。□
  
  参考文献
  ①孙发峰,《公民社会的涵义及基本特征》[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
  ②哈贝马斯 著,童世骏 译:《在事实与规范之间》[M].北京:三联书店,2003:454
  ③唐明灯,《从“大院”到微博:中国话语变迁60年》,http://news.xinhuan-
  et.com/book/2010-04/09/content_1332
  4544.htm
  (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设计学院)
  责编: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