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中国达人秀》营造的“媒介奇观”

2012-12-29 00:00:00林川
新闻世界 2012年1期


  【摘 要】本文试运用道格拉斯·凯尔纳的“媒介奇观”理论,对《中国达人秀》节目进行解读,探讨这一电视娱乐产品所营造的奇观背后的运作思路,及其所体现的社会价值观。
  【关键词】《中国达人秀》 奇观理论 媒介奇观
  作为2010到2011年度上海电视荧屏乃至全国卫视荧屏最为炙手可热的综艺选秀节目,《中国达人秀》获得了从经济利益到口碑等多方面的巨大成功。
  在经济收益方面,第二季的冠名赞助在播出前就已经抬到了8000多万元,周日播出时的广告平均价格达到15秒26万元,而节目的制作成本只有1000多万元,远低于浙江、江苏等卫视动辄三五千万元的投入,“掘金能力”已远超过《我爱记歌词》《非诚勿扰》等节目。
  在口碑方面,据2011年6月16日《北京青年报》报道,国家广电总局宣传管理司副司长、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副主任王丹彦对《中国达人秀》节目发表了评论:“认为该档节目体现了我国社会转型期多元利益主体并存、多元文化诉求。注入了我们民族的文化形象,有文化的传承的态度,有文化追求的力量,通过普通人的视角展示,在这个平台上给予一个释放。《中国达人秀》做到了这一点”。而且,与第一季决赛场地选在上海的八万人体育场不同的是,第二季决赛将进入北京人民大会堂。
  《中国达人秀》节目中的一个个人物、一段段才艺,就像一个个奇观,在震撼观众的同时,成为街谈巷议的热门话题,而《中国达人秀》节目本身,也创造了电视综艺节目的奇观,从社会影响来说已经超过当年的选秀开创者《超级女声》。
  那么,这种奇观究竟带来怎样的传播影响力,本文试运用美国著名文化分析专家道格拉斯·凯尔纳的“媒介奇观”理论进行一些解读。
  一、媒介奇观理论
  奇观一词,来源于“景观”——法国思想家德波认为:在我们所处的这个商品社会中,精心策划和制作的表象无所不包、无所不在,而且越来越精致、细腻和逼真,甚至成为一种比真实更真实的“超真实”。社会中的一切表象就彻底成了影响人类日常生活的“全景机器”,即“景观”。媒介就是所谓“全景机器”的一部分。
  道格拉斯·凯尔纳的奇观理论则是在景观理论基础之上的延伸——如果说,景观多少还能体现出媒介对于现实的照猫画虎似的重现,那么,在媒介的娱乐功能被放大到极致的今天,媒介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已经离题万里。这正是道格拉斯·凯尔纳在《媒介奇观》这本著作中,舍“景观”而用“奇观”一词的用意所在。
  所以,凯尔纳对“奇观”下的定义是:“能体现当代社会基本价值、引导个人适应现代生活方式、并将当代社会中的冲突和解决方式戏剧化的媒介文化现象”。《中国达人秀》则是一个“奇观”的典型。
  二、《中国达人秀》营造的媒介奇观
  自2010年7月25日开始,每周日晚在东方卫视播出的《中国达人秀》,其节目模式来源于英国的同名节目《英国达人秀》。可以看做是英国节目的中国版。购买模式的成本占了节目成本很大一部分,在第一季节目的制作过程中,吸收了国外最先进的现场灯光舞美效果、流程和选拔模式,来自英国的同行还亲临现场进行指导。
  这种模式复制,正是“景观”理论中“精心策划和制作的表象”,是媒介社会化、全球化的状态下,媒介商品到处开花、淹没现实的生动写照。这种在资本推动下,物质或精神产品以令人惊叹的速度、广度甚至深度的克隆复制,就是所谓的“奇观”。
  《中国达人秀》的奇观,归功于节目模式,而模式,则归功于西方化的个人价值观。在其主题词“相信梦想,相信奇迹”中,“梦想”“奇迹”这样的词汇,有着鲜明的西方气息,而这正是中国文化所未曾强调过的,更重要的是,在全球化的趋势下,实现自我、获得承认、获得肯定的理念已经潜伏在每一个国人心中,这也就是为什么YES和NO继PK之后成为关键词、流行词的原因。
   “没有任何门槛,不限任何才艺。”是《中国达人秀》标榜的推广口号,“零门槛”的选秀节目,让拥有才华和梦想的任何一个普通人,都可以展示天赋和潜能。我国目前处于新的社会秩序和价值观重构成型时期,国民潜意识中是十分接受和赞同以上理念的。因此,通过节目进行潜移默化的价值观灌输,令电视机前的每一位观众,都有一显身手的冲动和感受他人成功的喜悦,这也是节目获得高收视率的原因之一。
  我们可以考察第一季的24强名单:“断臂钢琴家”刘伟是残疾人阶层的奇观。“孔雀哥哥”姜仁瑞是老年人阶层的奇观。“鸭脖哥”周彦峰是城市小贩阶层的奇观。“80后Rap达人”寿君超是80后阶层的奇观。“破产千万富翁”高逸峰是创业者阶层的奇观。“中国版苏珊大妈”朱晓明是中学生阶层的奇观。“小周立波”张冯喜是学龄前儿童阶层的奇观。“武王”陈静是蛮力小市民阶层的奇观。“袖珍天籁童声”朱洁是特殊人群阶层的奇观。“农民帕瓦罗蒂”徐宏东是农民阶层的奇观。“钢管舞王子”丹尼斯是在华外国人阶层的奇观。“民工街舞团”是农民工阶层的奇观……
  显然,基本上选手各自都代表了其身份所属的社会阶层,媒介将其塑造、放大为那个阶层的奇观现象。此外,所谓零门槛,其实是一个伪命题,因为在播出前的海选中,走上台的选手,已经经过了“把关人”们的筛选,之后三位评委的判定,只是判定某位选手的“奇观”是否值得被继续放大。因此,是否符合媒介的“奇观”标准,成了真正的门槛。
  但“奇观”并不是现实,媒介创造奇观的目的,是要改变人们对现实的判断。娱乐大众也好、转移视线也好或是制造幻觉、移情效应、掩盖真相……这是奇观背后的用意,娱乐之后的苍凉。
  三、《中国达人秀》的东方式奇观
  《中国达人秀》也并不是完全照抄英国节目模式,在很多细节的处理上,考虑了中国实际,也创造了属于自己的奇观。这其中最大的特色在于一个“情”字。
  讲感情、有人情味,是东方的特点,中国的传统,也是“家”文化的核心。而这在西方是比较缺乏的,讲究个人主义的社会,往往忽略集体。而且电视在中国人的家庭中,一般放在客厅,只要有节目能够吸引全家人,成为家庭话题,中国人还是很愿意坐下来看的。
  所以,《中国达人秀》在引进西方模式之后,突出了情感元素,创造了东方式的“奇观”。
  这里可以就第二季播出的海选初赛节目作一个粗略统计。平均每场初赛出场16位选手,其中有6-7位明显打感情牌,感动评委。这其中当然也不乏确有才艺的,但才艺与感情故事的结合,更能感动观众,此类选手的播出时间也是最长的。当中插播广告也是最多的。这类选手每期节目都有2-3位。
  其余9-10位选手中,有着突出才艺的占4-5位,此外就是纯粹搞笑搞怪的,没有才艺,也没有故事,但能博得大家一笑,也算是注意力经济下的亮点。其构成的百分比大致如下:才艺类31%,情感类43%,搞笑类26%。
  由此,可以看出节目的“情绪化”倾向。事实上在嘉宾的设置中,也很有这方面的考量。高晓松是冷静的专业型,周立波则更看重人格魅力,而伊能静作为唯一的女性,总是扮演冷静理性与冲动感性之间的平衡者,并且,绝大多数时候,会偏向于女性特有的情绪判断,跟随了台下现场观众们一起说YES。
  因此,中国特色的情感奇观,被媒介成功运用于这档选秀节目中。既增加了受众的注意力,也增加了节目的影响力。
  总之,《中国达人秀》是在社会转型的背景下,一档引进西方节目模式,并结合了中国特色而创造出本地奇观的大型电视选秀节目,它将娱乐选秀推向了新的层次,但不可忽视的是,也要谨防广大受众因此会对现实的认知变得片段化和虚幻化,从而失去了对自身处境正确判断的能力,沦落为媒介控制的工具。□
  
  (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媒设学院)
  责编:姚少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