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线记者如何“到位”

2012-12-29 00:00:00刘文庆
新闻世界 2012年1期


  【摘 要】连线报道在广播、电视新闻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由于连线报道要求记者不仅要有较高的综合素质,还要有良好的状态。本文就连线记者的状态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连线报道 鲜活 得到 感人
  当前,连线报道在广播、电视新闻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大量连线报道以时效性高、现场感强等特点受到听众喜爱。 但在具体实践中,很多记者怕做连线报道,因为连线报道对连线记者的要求高——要求其不仅要有较高的综合素质,还要有良好的状态。本文就连线记者的状态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身到,连线报道才能鲜活
  任何报道都需要采访。由于报道目的不同,对采访深度的要求也有所不同。一些简单报道采用电话访问的方式也可以做到,但连线报道必须进行实地采访。
  大家知道,所谓连线报道,“它以声音为主要传播载体,通过记者在新闻发生现场的口述把新闻信息通过电话直接传输到直播间播报出去。”①也就是说,连线报道本身要求记者必须在新闻现场完成采访和报道任务。但在连线报道的实践中,确实存在着记者没有到新闻现场的情况,尤其是一些临时约稿,记者来不及到现场,只有搜集最新的报道和情况来充数。严格来说,这只能算连线播报,主持人是不能提问的。如果主持人不明就里,当作连线报道去提问,搞不好会出洋相的。 “5·12”汶川地震时,中央电视台记者徐娜的连线报道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连线报道的记者必须实地采访,只有到了现场,记者才能把看到、听到的最新情况报道出来,主持人与记者也才能真正交流起来。比如:2007年6月6日东广新闻台关于肯德基店内劫持女童事件的连线报道 (内容略)。记者在连线报道中,接连用了“记者看到”“记者刚刚采访到”“记者也看到”“记者也了解到”,将现场最新情况告诉听众,让听众的心与被劫持儿童的命运一起跳动。如果记者没到现场,这些活灵活现的场景是无论如何也编不出来的。也正是因为记者在现场,他才捕捉到一些细节,传达出一些特殊信息。比如“两道警戒线”“其他的营业秩序还是比较正常”等,让关注这一事件的听众稳定了情绪,增强了信心。
  大家知道,细节描写特别重要。巴尔扎克说:“唯有细节才组成作品的价值”。李准也说:“没有细节就不可能有艺术作品”。同样,我们说话也要有细节,说话中穿插细节,才能把事情说清、说透,也才能活灵活现,吸引听者的关注。连线报道也是一种说话,也需要细节,有了细节,报道才能鲜活起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刘振宇在mWLF0JFly+vgVWolPqU8EQ1tWfTRymSes5m3bcWLMLw=做温家宝总理在日本国会发表演讲的连线时就加上了这样的细节:在演讲结束之后,当天温总理就打电话给他快90岁的老母亲。老人家说:“你讲得很好,是用心说的。”听后让人感动,久久难忘。
  细节是深入观察的结果,记者如果不到现场,没有观察,谈何细节?所以,要做好连线报道,记者必须在新闻现场。
  二、心到,连线报道才能独到
  记者到了现场,首先面临的是报道什么的问题。这看起来不是什么大事,但却至关重要,因为它决定着连线报道的方向。这虽不是什么难事,但具体报道中却让很多人伤脑筋。中央电视台记者张泉灵在讲述“5·12”大地震采访报道感受时提到,5月13日刚到地震灾区时的困惑:
  “那天夜里,我发现自己明天应该去哪里,报什么成了一个问题。我给我先生打了一个电话,我的问题是,看了一天的新闻,你急于知道什么,什么问题不清楚。他的回答是,总理都下了死命令了,为什么那条通往汶川的道路还不能够打通?为什么飞机降不下去?
  两个选择,飞机和路。飞机为什么降不下去要问部队,搭上飞机要公关,可能不会那么容易。而路是容易搞清楚的。那个时候,大家只知道到汶川去的路断了,所以大家只能留在都江堰。之前,我W1CxUrFOM42BGP7gx1MmD2sTHyMYeQgwtKjuRw6ZjOo=只看见过四川台记者的一段报道说到这条路。但是,断了,断成什么样子?为什么一天多了打不通?这些问题没有人回答。据说网上都在骂救灾不力。而我只要开车上这条路到不能走的地方就是报道现场了。直到在213国道的现场,我才清楚地知道,路为什么打不通了。7、8米宽的道路,一边在塌方,一边是临着岷江的悬崖,只容一台挖掘机作业,工作人员上得去、展不开。那一条8分多钟的报道解开了人们的疑惑,谩骂声平息了。”②
  汶川地震报道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王亮是最早到达震中地区汶川县映秀镇的记者,他的连线报道《挺进映秀》获第十九届中国新闻获一等奖。获奖后谈到感受时,他说:要千方百计到达标志性新闻现场,同时要根据现场的变化尽快确定报道主题。但是,“到了突发事件报道现场以后,往往你会觉得很茫然,你很难抓住那个最敏感的新闻的点。这个时候如果能够与后方取得联系,得到编辑部的指导,那是最好了。如果通讯中断,就需要你冷静下来,迅速地判断所谓标志性现场当中的那个报道的主题是什么。这个我觉得是很关键的。”③
  不仅在重大事件报道中有这样的困惑,需要用心思考,理智判断出事件的主现场到底在哪里?受众关注的热点到底在哪里?就是一些会议的连线报道也需要下一番功夫才能找到最有价值的新闻。
  大家知道,会议是新闻的富矿。会议上,各路精英汇聚在一起,各种观点碰撞在一起,各种经验汇聚在一起,各种建议、措施呈现在一起。鱼龙混杂,如何找出最有价值的新闻呢?这需要记者有较高的政策理论修养,吃透上面的精神,同时能了解基层情况,从受众最关切的点入手。会议虽然是干部开的,但会议新闻不能只面向干部,要更多地关注群众普遍关心的议题。
  在确定报道主题的基础上,还需要记者仔细观察,用心取材。曾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编委的李向明说过:“新闻的艺术就是选材的艺术,通过取材表达观点、发表意见、引导舆论。”④。记者报道所站的位置需要选择,最好有现场特色音响,而且音量也不宜过大。细节也需要取舍,与报道主题无关的细节绝对要舍去。就连现场被采访人(如果需要的话)也要精心选择。一定要是事件的亲历者,而且有一定的表达能力才行。
  总之,记者必须用心选题、细心观察、精心选材,才能做出与别人不一样的连线报道来。
  三、情到,连线报道才能感人
  连线报道是最能引起听众共鸣的一种报道形式。因为连线报道与录音报道不同,连线报道的记者在新闻现场,能将新闻第一时间报道出来。由于新闻事件的发展具有不可预知性,能紧紧地抓住人们的好奇心,加上连线报道是以第一人称出现的,便于记者个人观点表达和情感的抒发,因而更能贴近听众,影响听众,提高听众的注意力和感知力。这是连线报道的魅力所在。
  有人怀疑记者情感的参与是不是违背了新闻的客观性原则,笔者觉得不应该这样看。大家知道,新闻的客观性是新闻报道的基本原则。作为新闻报道的一种形式,连线报道当然必须做到客观。但是真正的纯客观报道是不可能的,客观性原则是相对的。“从客观方面来看,新闻传播事业不可能脱离其他各个行业而独立存在和随心所欲工作,它必然要受到来自社会利益集团的影响。从主观方面来看,记者对于所报道的事实不可能做到保持纯客观的态度。一个人总是社会的人,他是立足于一定的文化背景、时代背景和个体经验之上的。⑤
  再说,连线报道本身就是一种现场报道,记者深入新闻现场观察、采访,不可能不受新闻现场情绪的影响,记者连线报道时情绪的变化正好客观地反映了新闻现实。比如:汶川地震时,中央电视台的连线报道中,记者鄂文松讲述一所学校的孩子遇难情形时,忍不住哭出了声;张泉灵在报道消防官兵经过13 个小时的不懈努力终于从坍塌楼房下营救出被困56个小时的妇女时,声音都变调了。从事后受众的评价来看,连线记者的情感流露得到了观众的肯定,张泉灵还被网友誉为最美的女记者。
  当然,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连线报道中记者的的感情流露都不会这么直白,而是通过语速的快慢、声音的高低、停连等言语手段来实现。喜庆活动的连线报道,记者声音轻快,而矿难事故的连线报道,记者往往声音凝重。受众通过声音就能很容易地感知到现场情况。
  有时候,记者不妨将“我”作为一个主体,放到报道中。比如,中国国际电台记者张晖在连线报道胡锦涛访问加蓬共和国时说到:“就拿我来说吧,邦戈任加蓬总统的时间和我的年龄是一样的,从1967年11月起至今,他是非洲任职时间最长的国家元首之一。在我的成长过程中,邦戈的名字是我耳熟能详的,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他是中国的常客,从1974年到1996年他先后8次访华。”这样的连线,至少与张晖同年龄的一代人就会深有感触,能够回想起自己手持鲜花欢迎非洲友人的童年时代。这几句带有个人色彩的介绍相信比用传统而又政治化的语言“中加友谊源远流长”更能抓得住听众,且让听众记住加蓬这个与中国有着传统友好关系的非洲国家。
  总之,连线报道作为现场报道中的一种,是需要记者的感情投入的。真实的感情流露会增强连线报道的感染力。作为记者,应担负起自己的社会责任,常怀仁爱之心,在连线报道中才能做到不寡情,也不煽情,也才会增强报道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连线报道不是记者的独角戏,需要主持人的合理引导。所以,在可能的情况下,记者应该与主持人提前进行沟通,让持人心里有数。这样,记者与主持人才有可能达成默契,记者在连线时也才能真正实现身到、心到和情到。□
  参考文献
  ①沈汝浩、石庆伟,《连线报道让广播更好听》,《新闻窗》,2008(2)
  ②中国记协新闻培训中心,《新闻采编综合素质远程授课视频》
  ③第19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暨第十届长江韬奋奖获奖者高端研讨班发言
  ④李向明:《广播新闻创优谈》,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9:19
  ⑤蔡铭泽:《新闻传播学》,暨南大学出版社,2008:204
  (作者:安徽广播电视台新闻综合广播主任记者)
  责编:姚少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