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在全国新闻战线广泛、深入开展,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社、中新社、中国青年报等中央媒体负责人纷纷深入基层一线开展走基层活动,《南方周末》于2011年10月13日推出专题报道《部级记者下基层:坐拖拉机、下矿井、雨中“当交警”》。“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的开展,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好评。
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一方面反映了时代的要求和新闻发展的潮流,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当前新闻宣传工作中存在的“官样文章”、“老爷记者”甚至是虚假新闻等问题需要改进。“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寥寥九字也一针见血地道出了当前新闻战线的职业缺失与今后着力的重点。
一、“走转改”活动的精髓在于沉入基层、向群众学习
当前,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传播格局深刻变革,受众需求更加多元,这对新闻工作贴近群众、服务群众提出了更高要求。近年来,在各类好新闻奖评选中,一大批贴近生活、深入基层、反映民意的优秀稿件脱颖而出。而之所以此类稿件能够获得评委们的青睐,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因为,其充分体现了新闻植根于生活,以及新闻工作者良好的精神风貌和工作作风。从近年各类报纸纷纷转变报道视角和推出互动类栏目来看,转变视角、关注民生、反映民意,已经成为当下的办报潮流。
新闻工作说到底也是群众工作,深入基层、贴近群众是新闻工作者必须长期坚持的“必修课”和新闻报道基本功。那种鼻孔朝天的“老爷记者”、隔窗看景的“车轮记者”、闭门造车的“文件记者”、粘贴复制的“电脑记者”,其作风飘浮、文风僵硬的背后,是丢弃了群众观点,放弃了群众立场,脱离了群众路线,遗失了基层这个最大的新闻源,忽略了群众这个最重要的新闻主体,也割断了新闻工作者与群众的情感脐带。同样,“文件味”十足的报纸,对于读者来说也味同嚼蜡,这也是为什么当前许多新闻报道缺乏生命力的重要原因。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倡行,其实是新闻本质的回归,是对新闻禀性的尊重。基层是新闻实践的好课堂,群众是新闻工作者的好老师。“虚心向群众学习”,就是要从群众的信息需求特点出发,学习群众语言、善于用群众听得懂、听得进的语言,善于用群众身边的典型事例说明问题,锻造清新质朴的文风,不断增强新闻传播和舆论的引导能力。只有把学习运用群众语言作为基本功,努力提高业务素质,在群众中熟悉群众语言,运用群众语言,拉近新闻报道与人民群众的距离,才能切实改变文风,让人们爱读爱看。
二、借鉴成功方法是“走转改”取得实效的必要保障
掌握良好的工作方法往往能够事半功倍,新闻报道也是如此。要进一步深化“走转改”活动主题,达到深入开展、持久开展的效果,可以借鉴一些成功的范例,更好地指导新闻实践。
1、转变视角,站在百姓角度
贴近读者、贴近生活是地方新闻的先天优势,“说百姓话、解百姓忧”、增强新闻互动的办报潮流不可逆转。如果地方报纸不能发挥自身贴近读者的优势,那么就有可能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媒体事业中逐步边缘化。把新闻报道的视角从领导的角度转换到群众的角度,走进群众,真正了解百姓关心什么、议论什么、满意和不满意是什么、最想通过新闻了解哪些政策法规或者信息,从老百姓切身利益出发,才能成为群众生活中的好参谋,新闻报道的生命力才能够充分展现出来。
在具体新闻实践中,转变视角在策划、采写过程中都可以体现出来。比如政府一个惠民政策出台后,新闻策划如果仅仅从政策本身出发,分析可能取得的效果,往往容易做成解读,这种解读所能够体现出的只是希望达到什么样的效果,而在具体实施中未必就能够达到,所以很难有说服力,也容易导致新闻不够生动、形象。但是,如果稍加变通,在新闻策划和采写过程中,能够围绕政策出台征求意见时百姓的态度、出台后的知晓度和初步评价、实施一段时间后,跟踪观察实际效果,再辅以评论,其新闻性、可读性就要强很多,效果自然更佳。
2、深入生活,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
深入基层更好地了解国情、掌握民意,其实是对新闻工作者的一种考验。要想写出更加鲜活、富有生活味道的新闻作品,需要新闻工作者勇于扑下身子抓落实,充分深入生产生活一线,拜采访对象为师,虚心请教,甚至是与采访对象同吃同住同劳动,变远距离观察为近距离感知,才能在新闻报道的写作过程中收放自如。
2009年度安徽新闻奖一等奖获奖作品《讲究技术的简单劳动》,这篇刊发于《铜陵日报》的作品全文不足千字,但是无论是记者尝试拉薄膜,还是采摘辣椒时动作的规范,都体现出记者在采访中虚心学习,亲自尝试的工作作风。短短报道,充分体现出新闻来源于生活、植根于生活的特点,也充分说明了在劳动中能够发现更多更具新闻性、更有可读性的素材。这篇报道文字简练,文风清新,虽然是2009年度的新闻作品,但是今天看来却契合“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的主题。像这种贴近生活、百姓喜闻乐见的新闻作品自然会受到专家评委的青睐。
3、细致观察,带着真情实感
“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带着感情走基层》很好地诠释了新闻从业者与普通百姓的关系。只有带着感情走基层,我们的新闻报道才会有现场的“温度”、才会有清新的文风、才会有打动人心的力量。优秀的新闻作品并不一定非得是大手笔,以小见大,或者是感情真挚、生活气息浓厚的“小作品”往往更为难得。
2011年9月23日,《铜陵日报》头版头条刊发的新闻作品《“民情日记本”连民心》就是一篇感情真挚的“小作品”。单从事件本身来看,记者跟随社区民警下基层采访,较为平淡、平常。但是这篇报道在全面反映社区民警工作方式、方法全貌的同时,文中多处感情真挚的细节性描写成为报道“制胜”的亮点:社区民警走向学校时“大踏步”、记录问题时拿出的民情日记本“半旧”、查看资料时动作“麻利”、反映问题时与百姓双手“紧握”、打招呼时百姓亲切的称谓“老乡”等等,这些细节将社区民警业务精熟,以及民警、百姓心贴心表现得淋漓尽致,让人在读这样文章的时候,甚至感觉不出是新闻宣传报道。当然,要做到这一点,除了需要记者本人细致观察外,更重要的是“融”进去,用心、用情。
4、深入思考,注重连续拓宽范围
开展“走转改”活动,就是要推动新闻工作者深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加深对国情、民情、党情的理解。如果心中没有思考,胸中没有全局,走基层就难踩到“实处”。只有勤思考、深挖掘,才能够不负新闻工作者的神圣使命。
随着报道方式的不断拓展和创新,仅仅依靠“短、平、快”、“一事一报”的传播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受众的需求,如今“又快又厚”的连续性报道形式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媒体上。具体到“走转改”实践中,需要我们更加注重选题的连续性。纵向上,立足于可预见的2至3年甚至更远的时间里,可以看到所报道的事件或者人、物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然后实施跟进报道,进一步提高新闻的连续性。从横向上,通过深入观察、了解,坚持用联系的眼光看问题,由点及面,进一步拓展报道面。当然,这对基层选点和具体采写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可以有效提高“走转改”活动的延续性。
三、走进基层、深入一线是新闻战线的不变主题
基层是生命的源泉、记者成才的沃土,从范长江提出“一张报纸,一个记者,其基础在群众,前途也在群众”,到穆青以“勿忘人民”激励青年人,再到“走转改”提倡“同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都充分说明了新闻工作属于人民、为了人民,是群众工作一部分,无论社会发展到什么程度、取得了何等变化,都应该表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这个基本的新闻规律是不变的。
在新的形势下,我们的记者更应该走进生活,坚持“三贴近”,在实际工作中锤炼思想,积累知识,总结经验。惟此,我们的报纸才能倾听群众心声,把握时代脉搏,记录时代风云,奏出时代强音,才能增加报纸的可读性,真正使之走进人民群众心中,成为读者的良师益友。□
(作者单位:铜陵日报社总编办)
责编:姚少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