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无为县的朋友告诉我,说季学谦病了,我听了很吃惊。老季是我在采访中认识的基层干部,从村干部一直做到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退下来后,仍然坚持跑田埂,搞棉花高产科技攻关,搞科技扶贫,使农民增收以亿元计。我印象中,老季70多岁的人了,做事一身劲,走路一阵风,怎么说病就病了呢!我决定专程去无为看望他。
老人是喜欢念旧的。病榻前,他很兴奋地谈起我们第一次相见的往事,他的谈话,引起我对25年前采访《季学谦科技扶贫记》(原载1987年3月4日《安徽日报》农村版)的回忆,那次采访,用现在新闻界时髦的话来说,就是记者“走基层”吧。
闲谈中喜获一条新闻线索
当时,我是安徽日报社常驻巢湖地区的记者。1986年冬的一天,我到巢湖科协办公室串门,从秘书褚昌松那里得到一个信息:无为县白苑区走以科技养科技的路子,把乡科普协会办成服务性经济实体,增强了农技推广的实力,很受农民欢迎。
我一听,就觉得这是一条很好的新闻线索。那时,我在采访中发现,农村实行大包干后,以前靠社队集体支撑的乡镇农技推广体系出现了“网破人散”的局面。有的靠吃国家一点财政补贴,只是“饿不死,活不好”,好一点的也是“有钱养兵,无钱打仗”。地区科协负责人对我说:出路在于把科普组织逐步办成服务性经济实体,通过服务获取合理收入,在服务中壮大自己,提高服务实力。当时,我们国家还没有确立市场经济的体制,做起来很难。这是一条“抓问题”的新闻线索,我如获至宝,第二天拎起采访包就去了。
当时,季学谦任白苑区副区长,分管农技推广工作,兼区科协主任,他热情地地向我介绍情况,陪我采访。我们就这样第一次认识了。季学谦熟悉农村工作,与农民打得火热,谈起科普工作如数家珍,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比如,介绍服务性经济实体,他讲的很形象:“我们的科协是找米下锅,自煮自吃。”又说:“我们是属鸡的,用自己的瓜子掏食吃。”由于采访指导思想明确,在区里了解了一般情况后,又跑了两个乡村,看了几个科技示范户,很快,一篇办服务性经济实体的新闻,就胸有成竹了。但是,我没有打道回府。
新闻的衍生:
采访中又发现了新闻
11月16日上午,红旗乡三利村座谈结束后,大家还在闲谈,突然,村主任刘谊元对我说:“汪记者,你要的情况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