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门左转的茶座。”2012年6月6日下午,本刊记者踏入北京国贸附近一处酒店,顺着指令,见到了“花总”。
见面之前,他已通过几个途径反复核实记者身份。落座后开口前,“花总”警觉地扫视四周,并乜了邻座好几眼;交谈中,他压低声音,不时环顾周遭有无形迹可疑之人。
看起来,“花总”有些提心吊胆。
“花总”在新浪微博上的全名是“花总丢了金箍棒”,通过撰写“装腔指南”系列博文,成了网络红人,“没准什么时候还上电视做些脱口秀节目。”
照目前的情况来看,通过“装腔指南”走娱乐路线的计划暂时搁置,而脱口秀计划大抵也化为泡影。5月中旬以来,“花总”转头发起针对“世界奢侈品协会”的质疑,并由此跃入公共舆论中心,卷入一场暗战。
“世界奢侈品协会”宣称是来自美国的非营利机构,“目前全球最大的奢侈品研究与管理组织”,曾在国内推出奢侈品榜单,并发布一系列行业数据、消费警告。
“花总”说,“世界奢侈品协会”的中国区首席代表“欧阳坤”和他的“花总丢了金箍棒”一样,都是新起的名字。
貌似虚拟的世界、虚拟的对手,来往的却是真枪实弹。
“现在连面都不敢露,哪还敢上电视。”“花总”说,自微博质疑“世界奢侈品协会”起,便开始收到各种威胁,比如,一个名为“东北追债兄弟连”的微博账号发来恐吓私信。
“我自己在拼命,很多人则在看戏。”“花总”对《瞭望东方周刊》说。他从上海赶到北京,花了4天调查取证。
今年年初,《瞭望东方周刊》记者曾访问过“世界奢侈品协会中国区首席代表”欧阳坤,但在此次质疑之后,自5月底至6月14日,本刊记者都无法联系上欧阳坤,偶尔开机的手机也无人接听。
“非营利机构”之疑 在官网上,“世界奢侈品协会”宣称自己是“经美国政府批准并由国务院签署认证成立的国际非营利组织”,“协会拥有世界各国700多个奢侈品企业会员与各国贸易组织授权,专业从事奢侈品品牌的管理、市场调查、品牌知识产权保护、贸易促进、政府协调等官方事务”,“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奢侈品研究与管理组织”。
“花总”认为,根本就不是这么回事。
“5月份,我看到他们发布的奢侈品牌Top 100榜单,发现很多二线品牌排名很靠前,还有很多名不见经传的牌子。”“花总”说,这让他对这个榜单的发布者产生了好奇。
通过对世奢会官方网站之一www. worldluxuryassociation. org的域名信息的查询,他发现这个域名的注册机构为“world luxury association limited”(世界奢侈品协会有限公司),注册名称为“The US Government International Non- profit Organization”(美国政府国际非营利组织)。尽管注册信息的街道名称位于纽约,但注册国却为“中国”。“这个名头吓死人的世界级协会被细节出卖了。”
他还发现了4家相关公司:
一是在香港注册的“世界奢侈品协会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2月4日,注册号:1023043,注册性质为“有股本的私人公司”;
二是在香港注册的“世界奢侈品协会中国俱乐部(香港)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12月23日,注册号1543805,注册性质同上;
三是在美国特拉华州注册的“World Luxury Association”,成立于2008年7月29日,注册号4580865,注册性质为“股份有限公司”,而非“非营利性组织”;
四是在北京市工商管理局东城分局注册的“世奢会(北京)国际商业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8月25日,注册号110101011284655,注册性质为“有限责任公司”,也不是中国政府承认的国际组织或民间组织。
“世界奢侈品协会”曾这样描述自己:“由前美国国务院国务卿鲍威尔2003年签署成立的美国一类社团”
,“经美国政府批准并由国务院签署认证成立的国际非营利组织”,“经中国驻美大使馆领事签署认证,在北京设立官方代表机构”。
“这是在利用国内公众对美国认证制度的陌生而进行的欺骗性宣传。根据特拉华州法规,在该州注册的公司,对董事人数、居住地与姓名均不作要求,且无须交纳年度报告与企业所得税,因此该州也成了各种皮包公司的首选注册地。”“花总”说。
只要在美国注册公司都会留下州政府印鉴,然后可请联邦认证助理员对印鉴本身进行认证,国务卿名字也由助理员代签,最后再花钱请使馆认证美方签印真实。这只能证明国务卿及使馆认同州政府印鉴是真实的。事实是,此类认证文件下面还有一行小字:即本部门对文件内容不承担任何责任。
头衔之疑 在公开简历上,出生于1978年的欧阳坤可谓青年才俊。
在一篇关于欧阳坤的公开报道中,欧阳坤的经历是:20岁时父亲送了他第一块限量版劳力士手表,激发了他对奢侈品的兴趣;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2004年赴巴黎HEC商学院进修奢侈品商业管理专业;之后接触到了世奢会,向其干事提出建议,并在香港成立了由其负责的研究机构;2006年将世奢会引入中国,担任中国代表处首席代表兼执行主席。
欧阳坤的头衔还包括: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奢侈品研究中心特邀顾问、中国商业联合会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奢侈品贸易委员会副主任、国际奢侈品牌保护与打假办公室副主任、中国慈善家协会执行理事长、国际奢侈品慈善基金创始人、法国LVMH奢侈品集团特邀首席研究员、世界奢侈品中国主流城市系列巡展(WLCE)国际组委会秘书长、2005诺贝尔国际商业经理人评选最具思想战略经理人、2006北京杰出创业青年评选社会经济推动力特殊贡献候选人等等。
“我们一家家调查过,这些头衔多数为虚构或自封,其中一些组织也并未在民政部注册。”“花总”说。
其中“中国奢侈品贸易委员会”成立于2011年6月9日,由商务部贸发局、中国贸促会贸易推广交流中心、世界奢侈品协会联合发起成立,但本刊记者在中国社会组织网的民政部登记组织中却查无记录。
IBM全球咨询服务大中华区合伙人陈果因质疑“世界奢侈品协会”,收到了私信恐吓:“朋友,你有什么质疑的,可以直接来问我,欢迎交流,如有敌意,我立刻安排兄弟们找你”;“找你是告诉你老实做人,当你受到伤害以后,你可以拨打110,维护你的权益”,云云。
“观潮网”主编叶琪峥曾撰文《山寨奢侈品协会忽悠世界》。叶琪峥对《瞭望东方周刊》说:自从2010年3月文章在《21世纪经济报道》刊发后,他就不断收到未显示号码的电话骚扰,威胁要他撤掉该文章,他曾经为此报警。大概半年后的一天,叶琪峥突然接到来自意大利某品牌商要求合作的电话,而当告知办公地点后,约五六个不明身份男人闯进他的办公室,拿着一份打印好的道歉信要求他签字按手印。
在百度“知道”上,至今留有这样的答问:“一个不负责任的(红眼病)作者,想故意毁坏他人声誉,必须为他的行为付出惨重的身体代价!作者叶琪峥于2010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