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国家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抛出一个重磅“炸弹”:五年投入一万亿元发展环境保护产业!
一个万亿级市场就此凸显。
2011年,五年之约到来,在中国环保市场上,一匹“黑马”跃入众人视线——重庆环保产业产值超过1000亿元,占全国总产值的9%。
重庆,如何“变”出如此强大的环保产业链?
十年之谋
2000年1月,北部新区鸳鸯片区。
在工程机械的轰鸣声中,一块面积为两平方公里的城郊空地上,一座环保装备生产基地正在崛起。
“希望重庆把基地项目做好,力争成为国家级基地之一。”两天的考察结束后,时任国家环保总局(现环境保护部)副局长宋瑞祥握着时任重庆市委副书记、副市长甘宇平的手说。
同年,一个重庆环保代表团北上辽宁省,造访沈阳特种环保设备集团。
“今年,我们实现销售收入100亿元。”听了沈阳同行的话,代表们惊讶不已。
早在20世纪80年代,重庆就开始发展环保产业,可由于缺规划、缺技术、缺资金、缺核心竞争力,重庆环保企业长期呈分散、弱小之势。到2000年,全市环保企业仅140多家,年产值仅八亿多元。
进入21世纪,绿色工业日益成为中国经济新增长点。作为西部龙头,重庆不能让环保产业缺位。
自2000年起,市委、市政府接连出台《关于加快发展重庆市环保产业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指导性文件,提出以烟气脱硫、城市垃圾和污水处理、天然气(CNG)汽车、资源综合利用等为主攻方向,通过引进技术、自主研发和品牌输出,最终建成“国家环保技术装备生产基地”。
按照这幅蓝图,重庆投入了一场历时十多年的“长跑”。
全球借“技”
2010年1月,市环保局。
一封来自巴黎的信函,送到局长曹光辉手中。
发信人是法国拉法基集团董事长乐峰。乐峰在信中表示:拉法基将加大对重庆固体废物再利用的投入,助推重庆环保事业发展。
乐峰的信,是重庆借“技”的绝妙注解。
在“长跑”之初,由于长时间封闭运行,重庆环保产业技术大多过时。
为此,市委、市政府抛出了借“技”攻略:通过对先进技术的大力引进、消化、吸收,尽快形成一批优势环保企业及拳头产品。
借“技”的路径很快出炉:
一是信息公开——通过公布环保规划和即时发布环保信息,吸引相关企业“对号入座”。
二是项目吸引——在石化、造纸、电镀、有色金属冶炼等方面尝试社会化运营,吸引外来技术投入公共环保设施建设。
三是服务保障——推行环境污染治理设施设计、建设、运营一体化服务,为企业和科研机构提供运行保障。
沿着这些路径,技术竞相云集。
2008年8月,拉法基南山工厂。
一辆特种卡车缓缓驶来,在干法水泥旋窑前停下,卸下几吨神秘“货物”——来自污水处理厂的市政污泥。
在窑中经过高温烧制,污泥变成了优质水泥。
至此,市环保局和拉法基合作的“水泥窑协同处置市政污泥”项目投入运行。此后,重庆每年将有四万多吨市政污泥在拉法基南山工厂变成水泥,拉法基也获得了新的原材料。
在整个主城,像这样回收利用的固体废物每年达上千万吨,占主城年产垃圾的一半多。
这样的“双赢”,并不只属于水泥工业——在垃圾发电、污水处理、新能源等行业,一大批外来技术生根发芽,帮助重庆和国内外先进水平对接。
可是,要推动一个产业崛起,仅仅靠“借”还不够。
塑造“核心”
2011年10月,重庆索菲特酒店,“碳捕集与封存国际论坛”正在举行。
轮到英国驻重庆总领事馆总领事李赛发言了。他曾对中国碳减排能力表示怀疑。
这一次,李赛却态度逆转:“在碳捕集技术方面,中国已经相当成熟了。我相信,中国有能力解决减排问题!”
李赛的转变,源于重庆一项环保创新——2010年1月,由重庆中电投远达环保公司自主研发的二氧化碳捕集装置投入运行。
为此,远达环保集中了大量资源进行研发,付出艰苦努力终获成功。
对大多数环保企业而言,这样的胜利可望而不可及。
“环保企业规模普遍较小,环保项目也并非可评估的优势资产,难获金融机构和风投青睐。”远达环保公司总经理刘艺一语中的——由于资金、人才等资源限制,重庆环保企业研发力弱,难以形成核心竞争力。
如何突破瓶颈,成为“长跑”又一个目标。
2011年4月,江北机场,一架飞机徐徐降落。
作为“重庆圆基新能源创业投资基金”主要合伙人,力天集团董事长曹绍国来渝出席基金成立仪式。
此前,由美国亿泰资本集团等巨头组建的“中国生态城市建设发展基金”也落户重庆。这个基金总规模达50亿元,同样针对高新环保项目。
重庆环保产业何以成为国际投资巨头青睐的对象?
原来,重庆针对环保产业特点,打造了研发“三保险”——以政府资金和信誉为基础,吸引多方力量加入,形成多层次基金保障体系;以科技风险投资为重点,通过低碳技术质押、科技保险试点和政府采购对应倾斜,缓解中小环保企业融资瓶颈;推动科研机构和企业互动,实现资金、技术和人力资源有效互补。
瓶颈就此突破,一系列“第一”随之出现——2007年,中国第一台汽车氢内燃机在长安集团点火;2010年,重庆望江公司的风电齿轮箱通过德国劳氏船级社认证,首开全国先河;2011年,重庆三峰卡万塔公司建设的丰盛垃圾发电厂投产,规模全国第一……
有了核心技术,“重庆制造”相继崛起。
传播“绿色”
2011年7月14日,内蒙古呼和浩特。
城市广场上,50辆即将投入运营的“重庆造”客车一字排开。
“节能减排已经成为国家战略。”重庆恒通客车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田野说,“未来,我们将迎来更大发展。”
目前,恒通客车已经占领国内新能源客车市场的70%,产品遍及国内100多个城市和20多个国家。
近年来,为了实现“国家环保装备技术基地”目标,重庆借国家战略东风,通过举办节会、政府牵线、企业抱团等形式,推动本地环保企业、技术和产品不断“走出去”——
在火力发电方面,三峰卡万塔将技术输出到20多个城市,占据了国内垃圾焚烧发电市场的1/4。
在风力发电方面,中船重工(重庆)海装风电设备有限公司将风电机组卖到了美国,标志着重庆风电机组开始走出国门。
在技术输出方面,重庆成功掌握了烟气脱硫、脱硝、水处理和除尘等多项先进技术,不仅成为国家相关标准的制定者之一,还成为国家相关培训基地,将技术输出到全国。
在“装备世界”的过程中,重庆也得偿夙愿——2011年,全市已拥有环保企业300多家,年产值超过1000亿元,占国内环保产业年总产值的9%,形成了以装备制造为主,涵盖垃圾发电、新能源汽车、风电、固废处理、污水处理等众多门类的绿色工业体系。
十年练剑,重庆终于跻身国家环保产业发展基地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