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问题的核心是国家利益

2012-12-29 00:00:00马煜婷
经济 2012年2期


  德班的喧嚣落幕,但关于气候变化与节能减排的话题并没有结束。带着一系列问题与疑问,本刊记者采访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室主任周宏春,解读在这场“一波三折、几近夭折”的气候会议里,我们应该看到些什么和期望些什么。
  《经济》:2011年的南非德班气候变化大会在鏖战14天又加时36小时之后,终于达成了“一揽子协议”。您如何看待这样一种结果?“起死回生”的《京都议定书》和前途未卜的“巴厘路线图”能否挽救和扭转气候变化的大局?
  周宏春:这次会议,从国家角度来说,从中国的角度来说是取得了一个胜利。当然中国政府有自己的做法。首先需要确定,气候变化是一个科学问题,科学不是说升高就升高,说降低就降低,而是有变化周期的。而现在的会议之下大家谈的是一个政治问题,是国家之间的一种博弈,其核心还是国家利益。
  德班之后,加拿大环境部部长彼得·肯特宣布退出《京都议定书》,成为第一个退出的西方国家。西方国家为什么不愿意签《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呢?现在加拿大食了这第一个“螃蟹”,会不会再有后来者便很难再说。
  按照京都会议的承诺,加拿大要向发展中国家提供三百亿美元,通过CDM机制的形式,用于帮助发展中国家实现减排目标。这是一笔不小的数字。但我们知道,西方国家现在正经历金融危机,许多麻烦和问题尚悬而未决。欧债阴霾不散欧元区前途未卜,美国失业率高居不下,每个国家都面临着或多或少或轻或重的国债问题。气候变化谈判以后,其实中国与欧洲之间在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方面还是做了很多卓有成果的合作。早前几年,欧洲在中国注资立项了不少合作项目对中国提供资金与技术支持,共同抵御气候变化与环境恶化。相比之下,美国则游离在《京都议定书》之外,也没提供资金援助,而是要求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各自承担自己责任”。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框架和清洁发展机制下,基本欧盟每个国家都有对华援助。意大利曾援助一亿美元,于2000年起建立“中意环保合作项目”(SICP),并与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学术机构和政府部门进行推广与合作。中国与德国之间也存在不少这方面的合作,包括湿地保护等等。
  但即使西方国家暂时面临困境,在中国和其他国家的坚持下,会议还是取得了“艰难的胜利”。我把它归结为五点:其一,保住了《京都议定书》,并同意议定书的第二承诺期于2013年开始生效;其二,承认其背后“共同但有差别的责任”的原则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其三,延续了2007年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大会上制定的“双轨机制”等成果,即便“巴厘路线图”的谈判工作还未完成,但尚未崩坏已算“好签”;其四,会议决定正式启动“绿色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