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如何 “革自己的命”

2012-12-29 00:00:00王宏宇刘梦
南都周刊 2012年46期


  作为中国互联网最具影响力的巨头之一,百度正在经受考验。
  尽管在此前的财报中给出了高达49.7%的营收同比增幅,且利润也增长了59.8%,但这似乎仍不能让投资者满意。自10月底以来,这家纳斯达克上市公司的股价已下跌超过了10%,两年来第一次跌破每股100美元。
  在早些时候被公开的一封内部邮件中,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将此归结为,公司过去几年“赚了很多钱,但是投入不够”,“我们不应该快速追求净利润,应该把更多钱投入到更多的新业务和创新上”。为此,他呼吁百度“要倡导文化使命高于KPI的理念”,“鼓励狼性,淘汰小资”。
  “我们需要‘革自己的命’(Willing to disrupt ourselves)。”李在邮件中说,“既然发现用户的搜索行为正从PC向移动设备迁移,我们就应该主动引导他们,而非拼命维持现状。”
  种种迹象显示,布局移动互联网正在成为百度转型的重中之重。一年前成立的“移动·云事业部”正在承载越来越多的“创新发动机”功能:在持续推出众多新服务的同时,百度还出手投资和并购了两家中国移动互联网公司。
  这似乎只是开始。有消息说,百度短期内还将完成多家移动互联网公司的收购和投资,有媒体甚至将此形容为“批量采购”。百度究竟要如何抓住移动互联网的机会,“革自己的命”?记者为此专访了历任“百度贴吧”和“百度有啊”负责人的百度“移动·云事业部”总经理李明远。
  产品即服务
  南都周刊:最近关于百度的传闻很多,比如各种收购传闻,再比如网上风传百度要和运营商联手推一款手机。
  李明远: 运营商现在对定制机的需求在下降,整体策略也是在减少定制机。现在去看一些运营商的财务报表,在补贴上的投入产出比,效益已经越来越低了。运营商希望建立生态系统,减少对设备的补贴转而扶植应用。我们之前并没有直接介入手机硬件的生产,今后也不会。
  南都周刊:百度最近在移动和云端的动作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这和我们印象中的百度不同。拿你来说, 你以前是一个低调的 “80后最著名的产品经理”,但你现在会站到更高的层面去考虑问题,例如刚才说的运营商这些。
  李明远: 从两年前做完“有啊”到现在,我这两年一直在反思,“做好”和 “做成”的关系。做好一个产品跟做成一件事,这是两个概念。“电子商务”是门生意,有上游下游,有合作伙伴和利益协同、也有竞争对手,不仅只是做好产品这么简单。它更是“服务”。
  南都周刊:所以你现在最主要的兴趣不在产品上了吗?
  李明远: 我依然有兴趣在产品本身。但互联网产品并不只是产品,更是标准的服务业。今天大家都在抢入口,那是因为移动互联网产业处于早期。最终能沉淀下用户并形成商业模式的关键在于,是否真正对一定的群体有价值。这里的价值受益者并不只是消费者,还包括产业链的上下游。
  这是一个重要的思考方式。比如说苹果的模式,除了周边,它不与其他人分享硬件利润。但三星的思路则是和苹果反着来,你封闭,我就做开放。另一个不容忽视的趋势,是跨界的移动设备将逐渐取代单一功能性设备。典型的例子是,相机和PC正在变成细分产品。但跨界产品成为主流后,要做出差异化会更难,这将是一场软件体验和工业设计的终极较量。
  南都周刊:难怪前段时间有人说现在硬件又变酷了。但市场上除了三星和苹果,还有其他空间吗?
  李明远: 有。移动互联网带来的变革,以及云端服务和移动设备的结合,让体验和设备的性能关系渐远,但差异化仍能带来机会。移动设备有先天的复杂性,硬件制造商必须学会做软件的管理,但不可能要求开发者细化到所有细节。百度移动云的思路,是在软件上提供细节的优化,为这种差异提供支持。
  南都周刊:但我们注意到百度的收购似乎并不直接作用于这个目的。
  李明远: 收购无法解决所有问题。我们在一年前就完成了布局,今年年初就开始实施了,进展很快。比如语音识别,在今年一月自主研发了具有自有知识产权的识别引擎,rV+xEtLhAKxOqHiQxzXcGw==识别率很高,已经加入百度的产品里,接下来会提供给开发者。
  “二次创业”
  南都周刊:这样的思路是一开始就决定的吗?
  李明远: 我们最早其实也是做产品的思路,做最好的产品,提供最好的用户体验。这个想法大概从今年3月份开始明确转变,应该把我们做产品、做开发的、做数据分析的能力提供出来,让更多的人在这个舞台上创造更大的价值,要做开放的平台。我们帮开发者解决开发平台支持问题,他们可以放心地去研究用户需求,去做差异化。机会一定是在开放中产生的,我相信开放一定会战胜封闭。
  南都周刊:但此前在公众眼中百度已经是一个平台了。
  李明远: 百度经过了三个阶段,第一个是“缩短用户到达搜索框的路径”,第二个是“提升用户到达搜索框后的体验”,第三个是我们正在经历的。互联网未来不是一个行业,而是服务能力,每个行业都用到互联网,以后每个公司都会互联网化,百度要肩负起更多。我觉得这是一个蜕变,说现在是百度的二次创业,也不为过。
  南都周刊:那么接下来哪件事更重要?是云计算还是移动互联网?
  李明远: 其实是一件事。用简单的话来说,在移动时代依然“成为人们获取信息,找到所求的方式”。之前我们做的是信息平台,今天要提供完整的生态系统服务平台。类似“去哪儿”,“爱奇艺”,原来只提供信息服务,而现在越来越注重搭建生态系统。以前推荐一些站点就行了,现在很可能是一个应用,甚至是陀螺仪,未来还会有红外线、虹膜识别、NFC近场通讯,这一切会让搜索变得更神奇。
  南都周刊:但百度并不是布局最激进的,我知道有圈地圈得更大块的公司。在更广的层面,谷歌甚至最后提升到要去做清洁能源。百度如何分配时间?
  李明远: 保守估计安卓手机明年估计会有3.5亿新增用户,这样的话中国安卓手机用户会接近6个亿,这是一个巨大的空间和机会。但做平台不会像做产品那么快,真正做一个平台,是要耐得住寂寞的。另外,这不是主观意志决定的,我们要根据市场需求量来判断,不能一下投资太大,因为设备折旧很快。正如我前面说的,移动互联网最终拼的是服务和产品。如果服务和产品不好,用户是没有粘性的,即使你圈住了地也没用。
  南都周刊:但移动互联网比我们原来熟悉的互联网节奏更快,很多大公司都倒在了布局阶段。
  李明远: 现在下结论仍然言之过早,做用户需要的东西什么时候都不晚。但是做得越晚,时间的代价就越大。有的人比你早一点,先积累的经验既可能被你所用,也有可能成为壁垒。而一旦决定做,就一定要做到最好,就要去拼。都说创业苦,到美国一看,硅谷根本没有紧张到我们这个程度。但是你要看到中国现在面临着移动互联网的绝佳机会,有点像全民高考,不拼一下怎么甘心?
  南都周刊:有外媒认为中国肯定会出现苹果和三星之外的第三种模式。在你看来这个模式已经清晰了吗?
  李明远:我觉得还没有。中国经历了思想上的解放,接下来可能是真正的所谓资源上的解放。为什么都是美国先做一个东西然后国内copy?资源的配置是市场来决定的,需要公平的评价机制和决策机制,无论是外部还是内部。
  南都周刊:好些公司内部已经形成自己左右互搏的状态了,百度呢?
  李明远: 我觉得也会有。以前的百度是举全公司之力去做好一两件产品,现在举全公司之力去完成一个使命——为用户提供最便捷最准确的信息。百度今天的氛围很好,每个人都知道自己在干什么,但是未必知道别人在干什么。对资源的解放,对人的解放,公平评价机制的建立,我认为这是每个大公司都走过的路,比如通用。
  南都周刊:你有和Robin(李彦宏)去探讨这一个层面的问题吗?
  李明远: 有,公司管理层面都会探讨。我没有跟他具体交流过哪一家企业,但对于我们应该怎么做事情,他在公司内部的阐述很明确。
  南都周刊:那些得了大企业病的公司也都会这么想,但他们想的和做的可能是两码事。
  李明远: 我们确实在做。比如授权,充分的授权。百度现在能做到责任和权利高度同步匹配。这两年我们提倡从全公司的共同目标做事,比如更多围绕目标设立的事业部,业务更加垂直化。百度一直追求“群狼精神、团队合作”,假以时日,我相信大家能看到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