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政客的“黑”幕

2012-12-29 00:00:00许春华
南风窗 2012年25期

10月23日,日本法务大臣田中庆秋坐上野田内阁官椅不到一月即黯然辞职,引起了广泛关注。田中这次跌落官椅,缘于被曝出30年前为黑社会组织头目担任证婚人,还出席过另一黑社会组织的宴会。几乎与此同时,媒体还公布了自民党总裁安倍晋三与黑社会山口组成员的合影,最近与石原慎太郎的太阳党合并企望成为政坛“第三极”的日本维新会党首、大阪市市长桥下彻更被曝出父亲就是山口组旗下组织成员,在桥下小学6年级时吞吸煤气自杀,叔叔则曾犯下杀人命案。在野田内阁民意支持率已连续数月大幅跌破20%这一“生存线”而即将倒台之际,安倍俨然已是下届首相的头号“选手”,桥下同样也是当下政坛的超级“红人”。

如此显赫的政客一个个陷入染黑涉黑丑闻,人们不禁发问:日本政客与黑社会究竟有怎样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两者是否属于“共生”状态?

“用枪武装的高盛集团”

日本的黑社会(专有称谓是“暴力团”)具有很大的势力和能量。长久以来,它们在日本恣肆横行。其“起源”有两种说法:一说是源自17世纪的雇佣军,起初,他们保护村民不受土匪袭扰,后来逐渐异变成黑社会;另一说是与歌舞伎町有关,是恐吓市民的流浪武士,后来由流浪而聚集,慢慢发展成黑社会。

现代意义上的日本黑社会是在二战后出现的。日本对二战历史缺乏反思,纵容右翼和黑社会污染政坛,且右翼与黑社会之间一向缺乏明确界限,右翼分子的背后不乏黑社会组织的身影。如今,黑社会已成为日本社会根深蒂固的一部分。日本警视厅的统计显示,日本目前共有3380个大大小小的“暴力团”,其中山口组、住吉会、稻川会为三大巨头,人数占黑社会总数的68.9%。山口组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黑社会组织,固定成员有1.79万人,比美国黑手党巅峰时期的人数还多4倍,加上流动成员,据2011年日本警视厅披露的数据,多达3.92万人,接近日本黑社会成员总数的一半。它的总部设在神户一个十分安静的高档社区,讽刺的是,百米之外就是警察局。

这些黑社会组织都拥有完整的组织体系。以山口组为例,其成员背景可分为三大类,分别为“博徒系”(赌博组织)、“的屋系”(祭典周边的露天摊商组织)以及“愚连队”(不良少年组织);而且讲究“形象”,山口组以菱形的“山口”二字为帮徽,后被称为“山菱”,成员都在胸前佩戴姓名牌和帮徽,随身携带名片,级别较高的成员更是西装革履,乍看上去和一般公司的白领无异;内部管理也比一般的公司严苛,每月5日,各地的头目都会赶到山口组总部聚会,总部每年都会给附近居民送两次礼物,故多年来保持着良好的邻里关系;它还设有一套“奖学金”制度,“成绩优秀”的成员会被派往欧美国家留学,“学成归国”后都会被委以重任,享受高薪待遇,一般成员的收入也不少。

成员“享受”如此高薪,是因为它们的“经营”十分了得,除了垄断赌博和色情业,进行毒品交易,敲诈勒索,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还更多地开始进行“战略转移”,组建公司,投资房地产,投资并建设国家大型项目,从事运输业、建筑业,并把触角伸到了金融领域,从事放贷业务;同时,通过买卖贴现证券等手段进行洗钱,把黑钱漂白。

总之,黑社会组织在日本是个特殊的社会集团,势力强大,尤其是在经济上的影响力,近年来越来越大。日本警视厅的一份报告称,22个黑社会组织控制了20万亿日元的年经济产值(2011年日本GDP总值约468万亿日元),并影响到几百家上市公司。有媒体因此称日本黑社会组织是“用枪武装的高盛集团”。

极右翼多有黑社会背景

由于坐大成势,1992年日本政府出台《暴力团对策法》后,更不可思议地加速了政坛右翼分子与黑社会的融合。

二战后,日本逐渐形成政界、财界和官僚“利益铁三角”。恰恰是财界中,山口组、住吉会、稻川会这样的黑社会组织财大气粗。于是,黑社会组织头目成了一些政客的“座上宾”,这些政客也成为黑社会的“家中客”。日本多届内阁头面人物都被曝与黑社会“眉来眼去”、“勾勾搭搭”,如大野伴睦、鸠山一郎、佐藤荣作等,岸信介甚至曾为一黑社会组织头目操办过葬礼,森喜朗也参加过一次由稻川会头目稻川油户主持的婚礼并致词。2006年8月,时任首相的小泉纯一郎参拜靖国神社时,就有超过100名黑社会右翼分子到场聚集为其撑场面。黑社会成员簇拥着首相前呼后拥,堪称政坛“奇观”。

早前退出国民新党、并于日前成立新政党的龟井静香甚至公开承认,曾在担任自民党政调会长期间,接受山口组属下高利贷组织30万日元(约合人民币2.3万元)政治献金。这也是为什么日本许多政客的政治献金属于黑金的一大原因。

除了政治献金,黑社会在筹措竞选经费、担任安全警卫、拉选票等方面对政客也有帮助。关西黑社会组织一名头目曾向媒体公开显摆:“大选时,我可以让1~2万张选票上下浮动。如果在当选和落选线上时,这些选票就非常关键。在政治家的生活中,如果没有我们,事情会很难办。”可谓一语道破天机。

同时,日本政坛的世袭现象也是黑社会坐大的一大诱因。政客在子承父业后,还继承了祖父辈与黑社会的人脉、金钱关系,这一关系甚至如脐带一样供养着后辈政客在政坛的厮混或发迹。日本政治势力和黑社会“亲密”的关系,在某种意义上可说是传承沿袭的。

尤其是,这些年来,日本政治已明显右倾化,这一发展趋势也令政客越来越需要与黑社会相互扶持。目前,日本的多数极右翼势力都有黑社会背景,日本青年社——其成员曾在1978和2003年两次登上钓鱼岛,并在岛上建起灯塔,就是黑社会组织住吉会的下属团体。

政客“染黑”的土壤

不少日本政客之所以染黑涉黑,与日本的政治土壤紧密相关。在日本,多数政客需要巨额的政治献金才能在政坛立足,要想“上位”成为政党中的大佬,则还需更多的资金支持政治盟友。于是,某些政客为了成为政党大佬,接受黑社会的政治献金也就“在所不惜”了。

进入政界前曾为警察官员的龟井静香已公开承认收受黑金,其实,更多的政客只是不肯承认罢了。至于与黑社会有过接触的,则更多了。田中庆秋坦承“偶尔会跟着去参加一些集会”,安倍所称的“作为议员与政治家,需要与社会方方面面有所接触,因此不免同与黑社会有关的人产生偶然的交集”云云,与其说是辩解,毋宁说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偶尔”、“偶然”的背后,其实潜藏着必然。

日本传统上是个集体主义社会,政客脱颖而出的土壤格外依赖“零售”式的人际关系。在自民党执政时代,派阀政治影响巨大。小泉纯一郎凭借超高人气,在任内压制了派阀对于政坛人事的介入,但小泉让位后,新接班的人选受党内利益格局约束较多,派阀政治又有所抬头。再加上日本议席变相世袭早已司空见惯,造成党内某派政治势力长久地占据一方“票田”。选举前后,有志于组阁的政客即便本人与黑帮人员素无交情,为了内阁支持率也常常需要四面讨好,到处交易,涉黑在所难免。

好在日本市民对政治世袭和黑社会的渗透也已有所警惕,2009年就把“家族议员”比例甚低的民主党给选了上来,以期打破既成利益格局。相对于依赖农村和大企业桩脚的自民党,以城市市民为票仓的民主党派阀色彩较淡,与黑社会瓜葛较少。而且,政党竞争环境下舆论对政客染黑涉黑的揭露,很大程度上约束了政客的利益代理冲动。野田政权新一任内阁的法务大臣田中庆秋刚被《周刊新潮》爆料与地方黑社会组织有往来,随后《周刊邮报》即刊登了一张安倍晋三2008年6月与美国共和党总统候选人哈克比及山口组日籍韩裔高级成员永本壹柱的合影,该“杰作”不排除是民主党对自民党的报复。

当然,日本黑社会成员也没想象中那么可怕,他们平日里不被逼急了也遵纪守法,甚至在地震后积极冲锋在救援第一线,所以警察知道他们是黑帮也没辙。而日本黑帮“投资”政客,也主要是从献金方面,一般不会动用暴力手段胁迫选民,或从肉体上打击竞争对手。识趣地与街头政治保持距离,是黑帮避免成为政治斗争牺牲品的手段。毕竟,日本的司法系统还是高效的,在铁证如山的情况下没有黑帮大佬可以逃脱制裁(与安倍合影的永本壹柱,2012年因非法贷款等原因被日本警方逮捕)。这也是尽管日本黑社会人多势众,却没有像意大利地方黑帮那样一度左右政局的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