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
新华网11月29日报道,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基本陈列时说:“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他表示,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实现,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一定能实现。
李克强
现阶段推进改革在很大程度上要触动利益
新华网电,11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工作座谈会。他强调,“必须充分认识加快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改革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不干可能不犯错,但要承担历史责任。李克强说,现阶段推进改革不仅要继续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在很大程度上要触动利益。如果利益格局固化了,经济社会发展就缺乏活力。调整利益格局,要善于在利益增量上作文章,在利益预期上作调整,同时稳妥推进存量利益的优化,这样可以更好地凝聚共识,减少改革的阻力。推进改革要依法行事,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规范改革程序,成熟的改革经验可按程序上升到法规和法律,用法制巩固改革成果。
张高丽
一不要接待,二不要给情面,三决不允许给办事
《天津日报》报道,在11月21日宣布天津市委主要领导同志调整的会议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张高丽在讲话中说:“我的性格坦荡直率,工作要求严格,有什么实话实说,有时比较急,有时批评不够注意方式方法,对同志们关心也不够,心里感到十分不安,希望大家能给予谅解。”“希望全市党员干部群众继续对我进行严格监督。今后,如果有人打着我的亲属、朋友或身边工作人员的旗号来办事,无论是真是假,还是三句话:一不要接待,二不要给情面,三决不允许给办事。”
汪永清:克服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两张皮”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11月22日电,近日,中共中央批准汪永清担任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委员、办公室主任,免去王东明的该项职务。新华网消息,王东明担任四川省委委员、常委、书记,刘奇葆兼任中央宣传部部长,不再兼任四川省委书记、常委、委员职务。
汪永清为吉林大学法学院法学理论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法学博士学位。他从1987年毕业起一直在国务院法制局工作,最高职务为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副主任、党组成员兼机关党委书记。2008年,他担任国务院副秘书长、国务院机关党组成员,2012年6月刚刚调任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常务副书记(正部长级)。
新华网报道,汪永清9月4日曾表示,要“克服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两张皮’、一般化的问题,提高基层党建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保证为民用权”,“培育求真务实之风和亲民爱民之风”。
李智勇:人才工作的首要障碍是思想不够解放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消息,据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官网“紫光阁”近日更新的“工委领导”栏目显示,李智勇任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常务副书记。
李智勇1953年出生,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现代史专业研究生毕业、历史学博士。曾任江苏省南京钢铁厂团委副书记、中央组织部研究室部刊处处长、党建研究所副所长兼《党建研究》杂志社总编辑。2001年后,他历任中央组织部秘书长、副部长,2008年兼任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党组成员。
据新华网报道,时任中组部副部长、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副组长的李智勇,在2011年6月曾指出,当前人才工作实践中首要的问题和障碍,就是思想不够解放、观念比较落后,党的人才发展新思想新理念还没有在广大干部群众和全社会落地生根,这是“阻碍人才发展、妒忌人才出头、压制人才成长”等现象的思想根源。
最高人民检察院
新刑诉规则明确排除刑讯逼供得到的证据
为确保新《刑诉法》正确贯彻落实,最高人民检察院11月22日公布了修订后的《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试行)》,新增条文240条,一些章节的新增、修改内容多达80%。新《刑诉法》已经明确了“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的原则,此次修改规定了检察机关排除非法证据的具体操作程序:非法证据排除制度中的其他“非法方法”应指“违法程度和对当事人的强迫程度与刑讯逼供或者暴力、威胁相当,迫使其违背意愿供述的方法”;被排除的非法言词证据不得作为决定逮捕、移送审查起诉等环节的依据;检察院在侦查、审查起诉和审判阶段均可启动非法证据排除程序。
观察点:检察机关应积极作为!
教育部
打好异地高考的硬仗
《新京报》11月26日报道,教育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杜玉波日前列举了明年“两会”之前的12项具体任务。分赴京沪粤等地,督促、指导、落实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工作,排在第二位。他称,目前,北京、上海、广东和天津等均承诺说,方案原则上会在年底前出台。教育部有关负责人日前对新华网记者表示,异地高考是教育公平的标志性事件,“要集中力量,打好这一硬仗”。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工作意见,对随迁子女净流入数量较大的省份,教育部和发改委将采取适当增加高校招生计划等措施,保障当地高考录取比例不受影响。
观察点:录取公平才是关键一步,否则异地高考也只是多张考桌罢了。
民政部、财政部
各级政府是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主体
《人民日报》11月27日报道,“为建立健全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制度,加快推进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加强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民政部、财政部近日发布《关于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指导意见》,确定各级政府是购买社会工作服务的主体,由有关部门和群团组织负责本领域的社会工作服务需求评估,并向同级民政部门申报。《指导意见》还指出,按照“受益广泛、群众急需、服务专业”原则,重点围绕城市流动人口、农村留守人员、困难群体、特殊人群和受灾群众的个性化、多样化社会服务需求,组织开展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
观察点:公平择优可保行业繁荣,否则又成利益输送新途径。
十八大一过,舆情再现反腐本色。如今的网络反腐已可套用模式:“网爆”开头,“介入调查”为应,“开除”作结——几无悬念。熟稔至此,有喜有忧。
一喜,网络反腐的格局已定。近日有正厅级干部3日内被“网爆”拉下马,从级别与速度来看,均算新绩。忆及有网友提出“网治中国”,其间似有真意。网络虽不居“法庭”之名,但已占陪审团之效。“网治”社会不以固法断案,却以案例为绳,先例一放开,必有后来人。没有人会认为这次将是最后一个,甚至可以断定,一月之内必有下家。
然而,忧,正从中来。如果将反腐交给乱枪,将程序交给惯例,将民主交给网治,又待何年可以漂白、根治、定乾坤呢?网治纵有百般好,不如法治定民心。网络反腐固然成就斐然,但究其根本,也不过是借着牵制得以喘息,趁着斗争得以求生罢了——无有法律保全,无有机构依靠,无有官方正名。就在某官员被爆料的当日,“恰逢”当地高层更换。爆料人朱瑞峰的说法是:“新官上任三把火,只要把不雅视频曝光,肯定会拿这个‘开刀’。”
由此又有第二喜,喜的是如今民智已开,民胆愈壮。如何推动事情解决却又保护自身,民众已自有心得。并且,如今时兴的“实名举报”跟之前的“匿名发帖”相比,明显更有自信。
以往,最不透明的并非查处情况,而是最初端的爆料人身份、动机及收集证据的方法。过往的网捉贪官可分两种,一种是官员在无意中激起民愤,于是惨遭“人肉”——凡被人肉,几乎无一清白。另一种是爆料之时便已证据如山,不存翻身余地——此种情况通常被怀疑是“有人指使”。但近期,爆料人却纷纷浮出水面。有的用微博实名举报,有的是发帖之后被“揪出”,有的最终见诸报端。爆料人朱瑞峰,甚至以受死亡威胁为名向北京警方高调报警,北京警方承诺“紧急时刻可派警员保护”,获网民盛赞。
然此继有第二忧。网络反腐,正是以网络之通联对垒官方之互塞,以网络之群力对抗官方之分治。所以北京警方可以承诺,却有其他地方的举报人因为各种原因被逮捕、“被旅游”。
不论何忧何喜,反腐仍旧尚有生机,网络总归满怀期冀。网治中国虽非最佳,但应也只是权宜之计。何况,如今的中国,网络舆论力量得以继续,而且卓有成效、赢得共识,那就已算是获得成功了。
(戴 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