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农贷款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2012-12-29 00:00:00赵烁臧雪华陈龙鑫
北方经济 2012年14期


  【摘 要】本文以国家级贫困县内蒙古喀喇沁旗(文中简称喀旗)的相关数据为基础,采用计量经济学的分析工具,实证研究涉农贷款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分析涉农贷款贡献度低的原因,针对性地提出建议。
  【关键词】民族贫困地区 农业经济增长 涉农贷款 研究
  
  本文采用实地调查法、定性与定量分析法,运用计量经济学的分析工具,实证研究涉农贷款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分析存在的问题,探讨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办法。本研究成果期望对民族贫困地区的政府和金融部门制定增加涉农贷款的相关政策、涉农贷款对象争取和利用涉农贷款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 文献综述
  国内外关于涉农贷款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因分析角度不同而产生了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其主流的观点认为农业贷款的增长能够促进农业的经济增长。M. Hasody(哈索蒂)、W. A. Lewis(刘易斯)和M. P. Todaro(托达罗)认为,小农贷款可以实现农业经济增长,从而实现农民收入增加和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的目的。张秀生、卫鹏鹏(2004)、瞿商等(2005)和史惠文(2011)认为农业的发展离不开农业信贷的有力支持。但Townsend(2001)却认为农业信贷不能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周定娥(2011)也提出,农业信贷的增长不是促进农业人均GDP增长和提高农民收入的资源要素。国内外学者针对涉农贷款对农业经济增长作用的影响分析因选取角度不同,往往会有不同的研究结果。现有的研究基本上是站在全国或者省级的角度研究涉农贷款与农业经济增长的关系,而基于民族贫困地区县域角度对两者之间关系的研究较少。
  二 喀旗农业经济的发展情况
  1.喀旗农业增加值的变化情况
  从图1中可以看出喀旗的农业增加值基本上呈现逐年增长的态势,表现为波浪形的增长。农业增加值从1992年的1.15亿元到2011年的9.6亿元,增幅达到734.78%。喀旗“十一五”期间农业经济发展取得了不错的成就。
  
  图1 喀旗1992~2011年农业增加值的变化情况
  图2 喀旗1992~2011年涉农贷款投入量
  2.喀旗涉农贷款的变化情况
  调查得知,2004年开始喀旗涉农贷款在金融机构贷款总额中的比例占到了20%以上。由图2可见,1992~2004年,喀旗涉农贷款的投入量比较平稳,2005~2009年,喀旗加大对农业贷款的支持力度,涉农贷款的投入量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三 喀旗涉农贷款与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
  分析可知,喀旗农业经济发展较好,涉农贷款的投入力度较大。因此,本文在此部分运用ADF检验、协整检验,以及格兰杰检验等实证分析的方法来探讨喀旗涉农贷款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度。
  1.变量的选取
  本文选取喀旗涉农贷款的投入数量(X)作为解释变量,选取喀旗农业经济增加值(Y)作为被解释变量,对喀旗1992~2011年的时间序列数据采用Eviews 6.0软件进行实证分析。考虑到对时间序列数据取对数之后并不影响原来数据的性质,为了便于实证分析,本文对所采用的时间序列数据取对数,详见表1。
  表1 本文实证分析所用数据表
  年 份喀旗农业增加值(lnY)喀旗涉农贷款(lnX)
  19929.358.03
  19939.518.38
  19949.88.39
  19959.758.46
  199610.048.49
  199710.288.59
  199810.228.68
  199910.118.86
  20009.859.08
  200110.029.35
  200210.169.37
  200310.239.42
  200410.699.62
  200510.709.98
  200610.7510.37
  200710.9610.4
  200811.1310.59
  200911.1510.8
  201011.3311.65
  201111.4811.78
  2.计量分析过程
  第一,单位根(ADF)检验。由于时间序列大多数都是不平稳的,而对不平稳的时间序列进行回归分析是没有任何经济意义的。因此本文采用ADF做单位根检验,检验平稳性,采用Eviews 6.0计量软件进行分析。得出的结果见表2。
  根据表2中平稳性检验结果可知,各个变量在一阶差分之前是不平稳的时间序列。一阶差分之后,在1%、5%和10%的临界值情况下都是平稳的时间序列。
  第二,协整检验。为了避免伪回归的存在,本文采用E-G两步法利用Eviews 6.0软件对时间序列进行协整检验,以便确定各个变量之间是否存在稳定的均衡关系。
  
  * 本文系中央民族大学本科生研究计划训练资助项目(项目:GCCX2012110121)的阶段研究成果
  
  表2 各变量平稳性检验结果
  变 量检验形式(C,T,L)ADF统
  计量临界值结 论
  1%5%10%
  LNX(C,T,3)0.8385-4.6679-3.7332-3.3103不平稳
  LNY(C,T,0)-1.7985-4.5326-3.6736-3.2774不平稳
  DLNX(C,T,2)-6.0493-4.6679-3.7332-3.3103平 稳
  DLNY(C,0,0)-4.0120-3.8574-3.0404-2.6606平 稳
  第一步,得到OLS(最小二乘法)回归方程估计的回归模型:
  lnY=5.3928 + 0.5237lnX
  T统计值:13.06990(12.15369)
  R2=0.89 SE=0.2.838 F=147.7121
  估计方程的R2很高,说明了方程的拟合度比较高,因此喀旗涉农贷款的投入情况能够很好地阐释农业经济的增长状况。喀旗的涉农贷款与农业增加值呈现正相关的关系,涉农贷款(lnX)投入每增加1个百分点,农业经济增加值(lnY)将增加0.5237个百分点。说明喀旗涉农贷款的投入增多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农业经济的增长,但是力度不是很大。
  第二步:对得到的回归方程的残差进行AEG检验。利用Eviews 6.0软件得出残差的T统计量为-3.4271,其绝对值大于1%、5%和10%的显著性水平下的临界值(-2.6998、-1.9614和-1.6066),通过了T检验,拒绝了残差序列有单位根的假设检验,可以得出残差序列很平稳,方程并非伪回归,是协整的,即喀旗涉农贷款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
  第三,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根据上述协整检验的结果仅仅知道喀旗涉农贷款投入量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正相关的关系,但并不能够判断两者之间的作用方向和水平,因此本文采用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的方法进一步确定喀旗涉农贷款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见表3。
  表3 格兰杰因果关系结果(滞后阶数是1)
  检 验F 值P 值结 论
  LNY不是LNX的格兰杰原因0.68900.4187接受原假设
  LNX不是LNY的格兰杰原因5.55010.0316拒绝原假设
  本文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进行检验,从表3格兰杰检验的结果来看,喀旗农业增加值不是涉农贷款的格兰杰原因。本文通过分析认为,这一原因可能与喀旗地区农业发展比较落后、农业产业化的低水平经营和发展不平衡有关。这导致了农业经济的发展与农村金融机构没有形成风险共担,农业经济增长增加了农民收入,但并没有形成对涉农贷款的需求。然而从表3中同样可以看出,喀旗涉农贷款投入的增加是农业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也就是说,涉农贷款的增加在滞后一期的情况下,涉农贷款的扩张能很好地解释喀旗农业经济增加值的变化。即,喀旗涉农贷款对农业经济增加值具有明显的正向作用。
  五 结果讨论
  1.结论
  喀旗农业经济增长不是涉农贷款增加的格兰杰原因,而涉农贷款的扩张是农业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这反映出喀旗涉农贷款投入的增加对于农业经济的增长具有正向作用,涉农贷款的扩张对于农业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长远意义。但是喀旗涉农贷款对农业经济增张的贡献率很低。
  2.喀旗涉农贷款对农业经济增长贡献度低的原因分析
  第一,喀旗农村信用环境较差。一方面,与农业保险发展缓慢,灾害没有办法化解,农户贷款的还款能力低;另一方面,涉农贷款担保机制滞后,担保资金规模偏小,加之农户诚信体系不健全,这导致喀旗农村的信用环境较差,影响了涉农贷款投入的持续性,也就影响到涉农贷款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
  第二,喀旗农村金融机构运作效率低。我国发达地区金融的资产回报率一般在2%~3%之间,资产费用率一般在2%以下。调查得知,但喀旗综合金融资产回报率年均仅为0.6%,这远低于发达地区;而喀旗金融机构资产费用率年平均2.2%,高于发达地区。低资产回报率与高资产费用率形成的强烈对比,更好地反映出喀旗金融经营效率的低下。
  第三,喀旗政府对涉农贷款支持力度不足。农业作为比较典型的弱势产业,投资风险较大,因此涉农贷款在一定程度上有财政性和政策性。从调查中发现,喀旗政府对涉农贷款支持力度不足,缺乏必要的利益补偿激励机制,涉农贷款投入的外部环境不利,因此涉农贷款投入主体的积极性受到影响。
  七 建议
  1.不断改善农村信用环境
  以积极发展农业保险、完善担保机制和建立健全农户诚信体系为突破口,建设科学的、规范的信贷体系。
  2.加快完善农村金融机构改革
  着重抓好农村信用社和农业银行的改革,开放农村金融市场,鼓励更多的商业银行和非金融机构开展涉农贷款业务,放宽民间资本进入农村市场,支持小额信贷机构的建立,促进村镇银行建设。
  3.打造有利于涉农贷款投入的外部环境
  实施税收减免和财政贴息涉农贷款补偿激励政策,打造有利于涉农贷款投入的外部环境,强化政府的支持效果。
  注释
  ①本文所指的涉农贷款是指各金融机构对农业生产部门提供的信贷。贷款的对象包括旗及以下的涉农企业、农业生产合作组织和农户,以及农业生产集体经济组织,不包括乡镇工业企业。本文所采用的涉农贷款数据是对喀喇沁旗人民银行调查和统计年鉴的数据整理获得,其仅包括了正规金融机构(国有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对农业生产部门的贷款,并不包含民间的借贷和非正规金融机构提供的信贷。
  ②本文采用农业增加值来衡量喀喇沁旗农业经济增长的发展情况。农业增加值是指农业总产值中扣除农业中间消耗后的剩余部分,是净增加,能够反映农民农业收入的情况。本文的实证分析中考虑涉农贷款与农业增加值的关系,从而明确涉农贷款对当期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
  ③本文中的图表均是根据1992~2011年喀旗历年统计年鉴数据整理计算得到。
  参考文献
  [1]温涛、王煜宇.政府主导的农业信贷、财政支农模式的经济效应[J].中国农村经济,2005(10)
  [2]张秀生、卫鹏鹏.农民收入增长:影响因素与对策[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6)
  [3]瞿商、洪均安、洪艳.农民增收与农业信贷资金支持互动的研究[J].武汉工业学院学报,2005(2)
  [4]史惠文.从涉农贷款透析金融支持农牧业经济发展状况——以锡林郭勒盟为例[J].内蒙古金融研究,2011(9)
  [5]周定娥.农业信贷、财政支农与农业经济增长——基于宁波1978~2009年时序数据的实证分析[J].经营与管理,2011(11)
  [6]Tow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