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在共和党全国代表大会的最后一天,罗姆尼接受提名,正式成为共和党的总统候选人。
尽管共和党人已经尽了全力,但根据盖洛普在大会结束后公布的最新民调结果,奥巴马在受欢迎程度、对普通民众需求的理解程度、是否诚实可信、对外交政策的把握等方面仍然全面超越罗姆尼,罗姆尼的整体形象虽有改善,但表示将投他一票的选民人数并没有显著增加。
一般来讲,两党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对本党候选人的支持率会有明显的拉抬作用,4年前麦凯恩在共和党全国代表大会之后支持率一度超过奥巴马,但最终还是输了。而罗姆尼的支持率至今从未在任何一项民调中超过奥巴马。考虑到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还没有召开,罗姆尼要在11月6日投票日之前扭转颓势,已经越来越不可能。
但从客观情况分析,罗姆尼其实一直是有机会的。关于美国大选,一个广为人知的历史经验就是,自富兰克林•罗斯福以来,还没有一位美国总统在失业率达到7%以上的情况下赢得连任。而奥巴马自2009年1月上任以来,美国的失业率从来就没低于8%。罗姆尼在经济管理经验方面显然比奥巴马优胜:白手起家创办贝恩资本,成为百万富翁;把盐湖城冬奥会从债务危机和行贿丑闻中挽救出来;在任州长时通过了强制性的普惠医保计划,成为了医保改革的先行者。目前的民调结果显示,在谁能更有效地管理经济的问题上,选择罗姆尼的受访者比例高达52%,选择奥巴马的只有43%。
但在选举的议程设置上,罗姆尼显然并不在行。尽管美国身处大萧条以来最深重的经济危机之中,但罗姆尼并没能使选举议题集中于经济,而是和奥巴马在医保等各种社会议题上纠缠不休。不仅如此,奥巴马还针对罗姆尼的私募股权基金投资经历大做文章,发布多个负面的竞选广告,指责罗姆尼从拆分、出售美国企业中获利,毁掉了众多美国人的就业岗位,并称他投资了不少将工作外包的企业,导致美国就业机会流向国外。此外,罗姆尼不肯公布历年收入情况以及他在海外避税港拥有账户等问题,也成了奥巴马穷追猛打的目标。而面对种种攻击,罗姆尼毫无还手之力,《华尔街日报》的社论就认为,“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罗姆尼的竞选智囊在回应对手的猛攻时不给力,不及时,难堪大任。
另外,共和党的极端化政纲,让很多温和的中间选民退避三舍。就像《经济学人》杂志所描述的——今天,一个共和党候选人必须坚定以下几点:堕胎任何时候都是非法的;同性恋婚姻法案必须被阻止;1200万非法移民必须被遣送回家,即便他们已经在美国住了几十年;4600万人没有健康保险都是因为自己的问题;全球变暖议题是个阴谋;任何枪械管理都是违背宪法的;任何形式的增加税收都必须被阻止;以色列人不会犯错,“所谓的巴勒斯坦人”干不出好事;环境保护总署、教育部还有其他不需要记住名字的政府部门都该被取缔。事实上,最早提出每个美国人都有医疗保险思想的是保守的传统基金会,目的是为了应对克林顿的医疗法案,这个想法意味着扩大保险范围,降低保险费用,而且还被马萨诸塞州前州长罗姆尼付诸实施。但是现在罗姆尼必须对此全盘否认,而金里奇也在否认他关于气候变化的观点。
而罗姆尼的困境在于,他一直被共和党主流认为不够“保守”,因此他要拼命迎合那些极端的观点以获取支持,为此甚至不惜背叛过去的自己。但即便如此,他至今还是被右翼共和党人认为“偏左”。这样一来,如果罗姆尼失败,就会被认为是“缺乏真正信仰”的表现,一场对更纯正、更激进的信仰的追逐,也会重新开始。从这个意义上看,罗姆尼争取的不仅是自己的前途,也是美国政治正常化的机会。也因此,他所处的不利局面,才更让人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