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慰
本刊记者 刘珏欣
有两年的时间,我总接到一个女人的电话,每次至少半个小时。
那时,我的号码洒得到处都是,接陌生人电话几乎成了工作的一部分。“你可以帮我报道吗?”常常是这样开头,然后倾诉问题。我礼貌地倾听,迅速分辨出这事能否报道,以决定要不要挂掉电话。
没法报道的事,最多拒绝三两次,他们便不再找来。但这个女人不一样,拒绝不掉。
她丈夫在一家大医院看感冒,却迅速因为急性肾功能衰竭去世了。她给我带来几十厘米厚的病历,可没有权威结论,新闻就很难判断这是不是医院过错,很难报道。
然后就是无穷的电话,她反复讲看病的过程,法官审案的过程,不时大骂。我弱弱地安慰,暗示跟我骂没用的。电话依然。
我只好不时捅捅身边人,他们便心领神会,大喊我名字:“开会了,快点!”或者:“领导喊你呢,都急了!”我才能顺势挂掉电话。可过几天,她又可能换个号码打过来。
有一天,她又大哭。我已经说尽了安慰的话,不知再说什么,心生厌烦。突然,她收敛了哭声,低低说“儿子回来了,我不能让他看到我哭”,第一次主动挂掉了电话。
我突然理解,哪怕无法报道,一个可以听她哭诉半小时的通道,对她也是一种抚慰。
大概两年后,她的案子终于判了下来,医院判赔,我写出了一小篇报道。她再给我电话时,怨气小多了,气力依然饱满。她已经作了半职业的维权者,以公民代理人身份帮同样的医疗纠纷人打官司。
前些天采访白岩松,他最近两年觉得新闻该新添一个“社会抚慰”功能,有时候可能不能改变什么,但抚慰了也是一种改变。我想起了这个女人。
被情妇
本刊记者 林珊珊
杨达才局长做微访谈的当晚,我觉得这事儿有点意思,毕竟迈出了互动答疑的一步,于是留言邀访,不料受到对方的关注。后来的事大家都知道了,形势急转而下,又一轮狂轰滥炸。作为受其关注的少数ID,我也成了网友的“破案线索”。
第二天,有几十人留言质疑:为什么关注你!一些人意味深长地说:你懂的,情人?有人直接开骂,“狗官的二奶”……之后的若干ID,则着重追问床上的细节……朋友看不下去,帮我回骂,果然,越骂越high。
大概是联想过于荒诞,我只觉得好奇,便去查看这些网友的微博。页面大多充斥对贪官的愤怒、对不公正的痛恨以及饱满的正义感。除去这些,多是些猫猫狗狗的卖萌话题,间或表达些玩世不恭、淡淡哀伤……个人标签多是80后、90后、新闻、电影、音乐。我记得,有一个人的签名是:我看的人越多,就越喜欢狗。看起来相当深沉。
我劝朋友不要回骂,骂仗的结局是彼此拉黑。尝试回复一个询问床上细节的网友——从微博内容分析,该网友从事电器行业,并探讨过若干专业问题——那么,您从中得到了什么呢?这样您就幸福吗?您在生活中礼貌体面,为什么在网上是这样子……唐僧式的回复成了这段短暂交集的结局。
虽然我不认为自己有义务回应所谓质疑,但出于试验心理,我对另一个人回复:您没看到是记者吗?就不能邀请他受访么?对方似乎有点满足了,重新确立了怀疑方向——杨达才别有用心。
紧接着,一名网友试图为我指点迷津,大致是说:为了不必要的麻烦,你最好取消其关注,当然,若要借此上位,无话可说。他又提醒,看了一圈我的微博,认为这些内容红不了,要我掂量掂量自己的重量吧。
对于如此自我深信的人,我往往无言以对。一下兴味索然,拉黑,删帖。游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