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喂养:值得辛苦的6个月

2012-12-29 00:00:00栾兆琳
大众健康 2012年10期


  母乳喂养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这说明母乳喂养是一个非常重要却长期没有解决好的问题。
  我们一直都在滔滔不绝地说母乳喂养好,到底好在哪里呢?
  有的人是从科普角度认识的:
  母乳是6个月内婴儿最理想的食物。母乳中不仅含有婴儿生长发育所需的全部营养,还含有丰富的免疫物质。既能促进婴儿正常生长发育和身心健康发展,也有利于预防成年后慢性病的发生。母乳喂养的儿童在其成年之后血压和胆固醇都比较低,他们出现超重、肥胖、二型糖尿病的比例也比较低,还有证据表明,母乳喂养的人通过智力测验的成绩也比较高。
  有的人是从政策上认识问题的:
  世界卫生组织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共同制定了“婴幼儿喂养全球战略”,明确指出:生命的最初6个月应对婴儿进行纯母乳喂养,之后添加辅食并继续母乳喂养至2岁或2岁以上。
  有的人的理解更具有人道主义精神:
  从全球来看,5岁以下儿童死亡的主要原因主要是新生儿期疾病、腹泻、肺炎、麻疹和其他疾病,意外伤害等等。儿童的这些死亡原因35%和营养不良有关。世界卫生组织估计,2010年全球有760万5岁以下儿童死亡,35%与营养不良相关的死亡数量是巨大的。而母乳喂养恰恰是预防这些常见的死因的主要的和基础的干预措施,纯母乳喂养已被证明是降低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的唯一最有效的干预措施,6个月纯母乳喂养和及时、安全、科学地添加辅食可以挽救很多孩子的生命。
  这些认识都是非常正确的,但仍不全面。随着医学的发展,研究者不断地发现母乳喂养的好处,有些内容您可能从未听说。中华预防医学会儿童保健分会主任委员戴耀华在前不久母乳喂养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再提母乳喂养的意义,有的观点让人“触目惊心”,我们做了梳理如下:
  母乳的营养素比例最合适,人类几千年的历史都是由于有了母亲的乳汁来哺育的;母乳里还有免疫物质,可以避免婴儿得疾病,避免儿童死亡。母乳喂养可以促进母子情感交流,建立良好的亲自关系,中国人有一句话“有奶便是娘”,作为母亲,有哺乳的权利和责任。母乳喂养长远的好处就是预防慢性病,比如糖尿病、代谢综合征等等。
  与牛乳、羊乳比较,母乳里的蛋白质虽然没有牛乳、羊乳多,但是母乳里的35%是乳蛋白质,但是牛奶里有80%是乳蛋白,乳蛋白不仅不容易消化,还容易引起过敏。
  奶粉是怎么做出来的呢?牛奶最好的部分已经提取出来做了黄油、奶酪,剩下的是乳清粉,然后再往里加,加了50多种,所以有人说,连三聚氰氨这些东西都加进去了。这样的奶粉连牛都说“给孩子吃是开玩笑”,但是由于奶粉工业化巨大的利润,导致奶粉应用很广。
  我们知道配方奶加工以后,虽然它的蛋白质成份不会变,但是分子小一点,作为配方奶,它的品质远远低于母乳。蛋白质的分子可以改变,但蛋白质的质量不改变,还是乳蛋白。另外,婴儿可能会对动物乳汁中的蛋白产生不耐受,发生腹泻、腹痛、皮疹等症状。特别是奶粉中缺乏母乳中所含的活性抗感染蛋白,不能保护婴儿免疫感染。
  母乳的营养成份是最适合儿童的,大家可能都知道英国学者Baker提出的多哈理论,即儿童的早期营养对成年期的健康有关,大量的动物实验也提供了证据,早期营养和成年期的慢性病有密切关系。
  母乳喂养可以避免儿童死亡13%,辅食添加可以避免儿童死亡6%。
  如果儿童时期没有母乳喂养的话,会造成营养不良,营养不良的近期效果是发病率和死亡率增高,体制发育和精神发育迟缓,远期后果就是认知能力缺损、工作能力和劳动生产率低,成年慢性病危险增高。
  所以说,儿童早期营养不良的后果不可逆、不可弥补。
  6个月之前,母乳完全能提供各种各样的营养素,6个月以后可以继续母乳喂养两岁至两岁以上,在此期间,母乳仍然可以提供一半以上的营养。
  从母乳中得到的热量非常重要,它是个能量,到6个月以后摄入的热量不够了,所以我们要添加辅食。
  母乳中提供的铁,虽然提供的铁不多,但是可以达到50%的吸收率,6个月以后母乳中的铁不够了,所以要开始添加。
  过早添加辅食有很多危害,用辅食替代牛奶导致营养素不够,另外,现在的辅食一般都是稀汤、稀粥,导致孩子营养不足,增加了患病的危险。辅食也不如母乳清洁、容易消化,增加了腹泻的危险。如果过早添加辅食,有一些异体蛋白会增加孩子过敏体制的危险,导致孩子易发生哮喘、气管炎等等。
  纯母乳喂养6个月的意见是世界卫生组织经过7年的研究而得出的。这6个月,对于您的孩子来说是一生中非同凡响的6个月。遗憾的是,全球6个月的纯母乳喂养率还很低,还不足40%。就是说,全球范围内每三个婴儿中只有一个在出生后最初6个月内是由纯母乳喂养的。
  据了解,很多母乳喂养的失败者是由于下奶较晚,让孩子过早地接触了人工喂养,而导致失败。对此,专家解释,大部分婴儿出生后20~48小时不需要初乳外的任何营养;辅食添加前提供的任何食品或饮料都可能有害于母乳喂养的开始和继续,因此不提倡使用。
  除了技术上的失误,还有心理上迟疑导致的失败。“我会不会奶不够?”的疑惑可能会困扰每一个新妈妈。在汶川地震时,当时什邡市妇幼保健院的房子已经塌了,所有的孩子都是生在庙里,和尚把房子让出来让产妇生孩子。在恶劣的条件下,工作人员克服困难让孩子早吸吮,早开奶。我们的“三早”在地震时都能做得到,在平常的医院就更应该能做到。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每个新妈妈都能够用自己的奶水喂养自己的孩子,在条件好的时候,我们的新妈妈就应该能做得更好。为了每个宝宝都能拥有健康的一生,这6个月的辛苦对于每个新妈妈来说,又能算得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