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操女神”是在螳臂挡车吗?

2012-12-29 00:00:00
南方人物周刊 2012年8期


  湖北女子涂世友,从小坚信读书可以改变命运。学生时代她成绩优秀,但不合群,时常躲在图书馆里看书,“把自己的内心世界隐藏起来”。23岁那年她拒绝了生平惟一一次相亲的对象,认为“有目的地去谈恋爱结婚不好”。硕士毕业后没找到稳定的工作,便自我剥夺了恋爱的资格。
  38岁这年,涂世友的“全国首家婚前守贞网站”上线,她还在微博上晒出自己的处女鉴定。家人希望“婚前守贞网站”能给她带来经济收入和如意郎君,她自己则始终“心灵孤独”。许多人骂她“疯子”、“炒作”,她则警告世人:“性的张扬和放纵是可以亡国的!”
  涂世友或许并没有意识到,与她38年人生岁月同时发生的,是这个古老国家经济、文化和伦理道德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社会学家李银河看来,涂世友的举动,“好像在大潮面前要力挽狂澜,其实是螳臂挡车”。
  当今中国社会,婚前性行为已非常普遍。1989年,婚前性行为比例是15%,到1994年,这一比例上升至40%以上。单论年轻人这一群体,最新的数据可能已达到六七成。数据的变化折射出中国社会的疾速演变。西方社会婚前性行为或婚外性行为的百分比,数十年才改变一个百分点,而我们这里,几年之内就已增加十几个百分点。
  李银河认为,所谓的规范和道德,一般都是大多数人实践的结果的概括,如果大多数人改变行为,那么既有规范就要被更新。婚前性行为的变迁是很典型的社会行为修正社会规范的过程。过去很少人做,大概15%,但当70%、80%的人这么做的时候,这个社会规范就不得不改变了。
  学者叶知秋则指出,今日中国最大的变化,是世俗生活的崛起。对性及其观念的谈论、展示、塑造、路演和消费,是古往今来,一切世俗社会崛起的最重要的标志。性自由,是当代中国最重要的成就之一;爱无能,则是当代中国最重要的病症之一。中国已全面进入性自由和爱无能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