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选一个词来形容我在新加坡移民后的生活,显然是“稳定”。
在这里,政府几乎为你规划好了从出生到死亡一切流程的规则。从小孩上幼儿园,到老人存养老金,从买套房子这样的人生大事,到丢个烟头这样不起眼的小事,政府的一双调控之手几乎无处不在,事无巨细地照顾着民众生活,成功地扮演了一个服务者和规划者的角色。整个社会给人的感觉就像一台精密运转、各个部分配合默契的大机器。
在这样的环境里生活久了,我不由得生出以下感慨:在这里,没有人会对现状抱有不满。只要安分守己,政府自然会许你一个安稳的未来。
2000年初我接受了一家新加坡公司的offer,来到这里工作。原因很简单,想看看外面的世界,找寻事业上更多发展机会。
初来乍到,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当地政府。许多生活细节都折射出政府的严谨法治和踏实作风。
人来人往的大街上,永远干干净净,找不到一片纸屑。不只因为当地人的教养,更因为新加坡政府为保护环境设立了严格惩罚制度:乱丢一个烟头,罚款200新币。
公共交通之方便也体现出政府对公共工程的规划力度和细心程度。不管住在哪个犄角旮旯的地方,下楼走两步必然能找到一个公交车站。在国内饱受等车挤车之苦的上班族来这里倒可以稍稍松一口气。
一个朋友的亲身经历更让我感到震惊。她申请新加坡的永久居留权被拒了,一气之下打电话向当地议员投诉。议员不仅立刻回复了她,还给了一个投诉单号,确保她能随时在线查询投诉的处理进程。移民局稍后就重新审查了资料,批准了她的申请。
当我听说国内亲戚去医院就诊都得托人拉关系的时候,我不能不赞叹新加坡公务员的专业精神。
这样亲民的做事风格在新加坡的政府机构中很普遍。这显然和新加坡政府为民服务的精神和完善的政治体制分不开。电视里的大选,从总理到普通的议员,七嘴八舌讨论的都是扎扎实实的民生问题。选民可以立刻通过选票和民调,表达对一项政策的支持或不满。在这里,从社会到个人,解决问题的方式更多是通过理性地思考和广泛地探讨。
在这样一个稳定有序的社会里生活,人自然也会慢慢变得沉稳踏实起来。
当然,国外的生活也并非人们想象那样全然地一帆风顺。记得一国内朋友打电话来,聊起国内的物价房价,聊到对食品安全的担忧,聊工作里人际关系复杂多变,让人招架不住。他连连叹气。我问他想不想移民出来,他沉思一会儿,坚定地说,想,就怕找不到工作。我说,即便找到了工作,也要面对新的困境。
在新加坡,像我这样的年纪的中国人,大多当上了部门经理,但事业上的发展差不多到此为止。人生接下来的日子,你要忍受工作上的原地踏步。为什么?如果你是上司,你也不会选一个外地人来当公司的高级管理层,对吧?向高层晋升的时候,中国人永远是新加坡人的手下败将,这算是这职场里头一个公开的“潜规则”。
后来我对他说,如果只为发展事业而移民新加坡,你也许会后悔,留在国内,可能会更有一番作为。
我没有后悔。加入新加坡国籍后的整整两年,我去往世界各地旅行。从2006年开始,借着新加坡护照的便利,我陆陆续续去了三十多个国家。亲身体验到各式各样的人们的生活形态。记得在印度的瓦那纳西,我站在波光粼粼的恒河岸边,看着当地老百姓在河边祈祷。他们衣衫破旧,物质条件很简陋,但瞧着他们的脸上神情,我能感知到他们心底那份安然和富足。
我现在的生活像是一个完满的圆。每天早晨,看着太太牵着女儿的手出门,我都会觉得很心安。下班回家一进门,女儿就跑过来,兴高采烈地和我分享她在幼儿园一整天的见闻。父女俩用英文叽叽咕咕地一问一答一唱一和,很是热闹。
在新加坡生活的点点滴滴,加上我这些年旅行时的所见所闻,都在促使我思考,我们对待人生应有的态度。我发现,和初到这里相比,我发生的最大的改变不是在物质层面上,而在于我个人的心态。我变了,变得更随遇而安,更悠闲自在。
我想,就像古话说的那样,知足者常乐。我们的人生中真的可以摒弃很多浮华的追求,对自己、对生活不用太苛责。这算是出国这十年来,我的宝贵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