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雾,雾生露,露生耳”。四川通江因自然生态独特,林木资源丰富,所产通江银耳具有药食两用功效,早在明代就一枝独秀于中华大地。1995年,通江被命名为“中国银耳之乡”。通江银耳是我国的著名特产,富含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具有非常高的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气候温和湿润,最适合食用菌的生长,也是银耳的发源地。通江银耳外形似鸡冠花,呈米黄色,有透明的感觉,胶质浓重。
在1991年首届通江银耳节上,通江银耳以其悠久的历史、举世瞩目的优点和独特的栽培工艺,博得了国内外数千客商的一致赞誉,并获得来自港澳台以及其他地方商人的投资和认可。2004年的首届洞乡银耳节上,通江银耳博物馆的成功面世,首次向世人系统地介绍了银耳的起源、发展、生产以及贸易历史。
通江县在银耳产业发展中,突出抓了“四个推进”促“四个提升”。一是推进基地建设,提升规模水平;二是推进流通加工,提升产业效益;三是推进机制创新,提升保障能力;四是推进产业文化,提升品牌名气。
近年来,通江县委、县政府紧紧跟进四川省委、省政府对优势特色效益农业发展的工作部署,坚持“举银耳名牌、抓产业集群、建食用菌强县、富通江百姓”的思路,力争2015年全县食用菌产量达到20万吨,产值达到9亿元以上,其中椴木银耳产量、质量创全国第一。2009年,全县已接种椴木银耳51万瓶,椴木木耳69万瓶,椴木香菇40万瓶,袋料香菇2530万袋,鲜食型食用菌680万袋。10家食用菌加工企业产值1.2亿元,占工业增加值的60%。当地还开发出了银耳食品、银耳饮料、银耳保健品、银耳化妆品等一系列产品,年产值高达1亿多元,银耳已成为通江县城的经济支柱产业。 (四川 吴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