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石原慎太郎在东京召开记者会,宣布辞去东京都知事一职,并将再次参加国会众议员选举以“重返国政”。同时,石原还宣布将和“奋起日本”党党首平沼赳夫等人共同组建一个以自己为党首的所谓“石原新党”,以修改宪法、改革官僚制度等作为政策主张,用以纠集民主党和自民党这两大政党以外的政治势力特别是右翼保守势力,以期成为日本政坛的“第三极”。
石原慎太郎缘何突然辞职组党,说法纷纭。最相关的两个事态是:今年4月,石原宣布计划购买钓鱼岛。结果,9月日本政府决定对钓鱼岛实施国有化,石原的计划失败;接着,他的儿子石原伸晃在自民党总裁选举中败给了前首相安倍晋三。这两件事大概让石原意识到,借助日本现行政治体制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只有另起炉灶。
石原这一举动把原本就已动荡不定的日本政局推向更为波诡云谲的境况之中。过去两个月,日本执政的民主党和最大的反对党自民党分别选出新一任党首野田佳彦和总裁安倍晋三。而在即将举行的众议院选举中,这两党又似乎都无法取得稳定多数。谁能成为日本政坛举足轻重的第三势力,扮演“造王者”的角色,某种程度上是比谁当首相更能吸引人们眼球的话题。
而从更大的视野看,过去几年间,日本首相走马灯似地换人,“无领导力”的日本已经成为国际笑谈,严重削弱了日本的竞争力和国际地位。在近几个月和中国、俄罗斯、韩国的领土争端中,日本也没占到什么便宜,反而搞得灰头土脸。在这种内外交困的情况下,日本需要一个令人耳目一新、能填补领导力空缺的新领袖。
正是因为看到了这一点,小泽一郎出走民主党,组建“国民生活第一”党;大阪市长桥下彻则组建“日本维新会”,而石原慎太郎组建新党的逻辑,和以上两人如出一辙。小泽、桥下和石原,都是日本政坛的枭雄,以目中无人、不按牌理出牌而著称,对无论是由自民党主导的“五五年体制”还是由民主党主导的“零九年体制”,均持否定和鄙视的态度;对一众主流政治人物,也从来不放在眼里。
和野田这样以现实政治利益为主要归依的“泥鳅政治家”不同,上述三人都是奉行理想主义政治理念的右翼政治人物。尽管各有侧重,尽管这些理想让人不快,但它是实实在在存在的:在对外关系上,他们主张“打倒 YP 体制(Y 指雅尔塔协定,P 指波茨坦公告)”,从美国的束缚中解脱出来,使日本走向真正的独立;在历史问题、领土问题上,他们继承了传统右翼组织“反体制、反西方、反资本主义、反社会主义”的道统,主张不让步,有否认侵略历史的倾向。
二战后,日本走的是经济强国之路,企图通过发展经济,挣脱美国控制。应当说,这一战略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但《广场协议》的签订使得日本进入了“失去的10年”,到今天已经风光不再。这种想挣脱美国又无法挣脱的状态,成了日本政治保守化的总根源。小泽一郎的“日本改造计划”、石原慎太郎等人的“日本国家发展战略”,以及近年显现出来的“强军立国”战略思想陆续登场。
应该说,石原这样的右翼人物的首要反对目标,首先是美国,其次才是中国。问题是,日本的崛起和真正的独立,根本不是日本一家能说了算的,它不仅需要实力的支撑,更需要美国、中国、俄罗斯、韩国等周边国家的认可和接纳。因此,日本在历史问题上的表态,就成了问题的关键。也因此,石原等人鼓吹通过否定侵略历史来走向独立和普通国家的图谋,注定是一个没有未来的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