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近期刊发专题报道,从宏观与微观两种视角揭示了器官捐献与分配体系在中国面临的转折点。鉴于近日《中国人体器官获取与分配管理办法(试行)》正在向全社会征求意见过程中,不少业内专家认为,本次专题报道的内容为新条例的出台提供了有效的依据,正当其时。
器官捐献与分配问题在当下的中国,依然复杂而敏感,本次专题突破采访的种种限制,最终接触到参与器官捐献与分配体系框架构建的权威人士,全面而详尽地分析了中国器官捐献体系将要面临的重大改变。《器官捐献协调员:器官分配要经得起推敲》一文则通过深入的观察、了解,首次还原了器官捐献试点两年多以来走过的历程,并深度剖析了器官捐献试点存在的现实桎梏,特别是制度困境。
报道发表当天,新浪、网易、腾讯、凤凰等主流网站纷纷将该报道置于首页,引发网友大量跟帖评论。此外,在诸多网络论坛也引起强烈关注,针对“器官捐献是否应该得到一定经济补偿”、“器官捐献与分配的合理性如何来监督”等问题,不少网友展开激烈辩论。(《器官分配委员会亟待成立》,《器官捐献协调员器官分配要经得起推敲》记者李静、张璐等2012年第47期)
银行“服务”小能去公益性
住在我楼下的张大伯下岗后开了个烟酒店,辛辛苦苦积攒了2000元钱藏在褥子底下,没想到1000块钱惨遭老鼠吞噬,只剩下点纸屑,另1000块钱则被咬得缺边少角,有1/5的部分残缺。为了兑换这“幸存”的1000元钱,伤心至极的张大伯跑了几家银行,但都失望而归。各家银行都有自己的理由,归为一点就是不方便予以兑换。
这实在让人心寒。《中国人民银行残缺污损人民币兑换办法》中明确规定,因遭火灾、虫蛀、鼠咬、霉烂等特殊原因形成的残缺、污损人民币在实际兑换业务如有发生,作为特殊情况可以采取特殊处理。可看看现在各银行的做法,都是冷眼相待,袖手旁观。
银行的道理是明摆着的:兑换残币是无偿的,是不产生任何经济效益的“服务”,为何要“无利起早”“多此一举”呢?在银行越来越“商业化”“市场化”的今天,各大商业银行如何承担其公益责任,值得有关部门思量。
耿宝文(河南)
与农民抢饭吃
前几天,父亲打电话告诉我,有位老板想承包我家十余亩山林,这位老板的计划是承包我家在内的附近百余亩山林,种植香榧及林业深开发,承包期希望是30年,承包费是每年每亩200元。我一听,十分惊讶,哪有这样低的承包费,这不是白送吗?但父亲告诉我,许多农户都同意了,因为这些山林的位置离村较远,交通不便,与其荒在那里,不如承包出去,每年也有两三千元收入。
我打听了一下,发现这位老板原先是办企业的,但这些年涉足农业,承包了大量土地,规模化种植后,据说经济效益不错。
近年来实体经济形势不好,许多企业家觉得搞企业很难,于是抽出资金投资农业,“买”农民的地和山林,一“买”就是几十年,有些村子绝大部分土地被这些老板以极低的价格承包了,有人认为这对农业规模化和现代化有好处。而我认为一旦实体经济继续不景气下去,这些农民打不到工,最后连种粮食的地也没有了,以后他们怎么生活?
我认为这是“财大气粗的老板与农民抢饭吃”,农民当警觉,要长远考虑,不要“贱卖”自己的土地,要么提高承包价,要么以“股东”形式入股,要么以村为单位组建农业合作社,自己来开发,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保障农民的利益。
流沙(浙江)
等待死亡
笔者所在城市有一条繁华的街道近几年实施了扩建,在扩建过程中原来已经亭亭如盖的行道树没有砍伐或异地移植而是作为隔离带保留了下来,这体现了城市建设者对城市长期形成的自然景观的爱护和极其宝贵的环保观念。当时成为园林部门工作的亮点在媒体上报道,还得到了众多市民的一致赞扬。
后来,却发现这些大树的树根处像被上了紧箍一样。因为树坑很小,树根在历经几年生长后几乎要把水泥或石头的围砖和路面都撑开了。而且树坑里还经常被垃圾占据,这样的大树就少了雨水的浇灌,总会在不经意间就有了枯枝,甚至一棵树整个枯死。再加上偶尔车辆的撞击刮蹭,附近店面商铺的“修剪”,于是一些原本保留的大树,也会悄无声息地死去,只留下一个个空树坑。等待死亡竟然成了这些在城市建设中侥幸生存下来的大树的命运。
为它们保留一些大的树坑,强化养护,并设置一些保护标志和交通提示牌,多加一份爱护吧!
吴志峰(河北)
杨博士
杨博士是我的熟人,他最近换岗,任某高校学报编辑部主任。
学报收版面费,上交一部分后,截留进了部门小金库。按前任的做法,小金库的钱编辑部的人平分。杨博士不敢,要全部上交,还把前几年分的钱向领导汇报。学校0+u6fb9nWn8TZyWxvZUBnOmOpxwm/CkpRErsyk6hzYg=纪检部门调差核实后,责成当事人把钱上交,人均有四万元。搞纪检的人为了使自己开脱,说“谁叫你们内部出了奸细呢?”结果,编辑部的人都要求调离编辑岗位,其他人也不敢到编辑部来,说杨博士不近人情。即使最理解他的人也说:“你自己不敢发可以理解,没有必要将不是你任上的事捅出来。”大家又重温了一遍“傻得像博士”的现代谚语,把杨博士搞得里外不是人。
许绍(江西)
异地高考让谁觉得不公平
读了贵刊报道《大沽路“约辩”事件》,我有一个问题,异地高考叫谁觉得不公平?这些人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公平?
数年来不断有人公开声称,让非本地户籍学生在北京上海等地参加高考对当地户籍学生不公平。但是,北大、清华本来就不是北京地方办的大学,复旦也不只属于上海,而是全国的大学,不允许异地高考,这是国家的教育政策不公平。这种不公平侵害了其他地方学生的权益,也伤害了那些学生的尊严。这种建立在对全国学生权益伤害的基础上,对当地学生特殊优待的高考政策,其实对享受特殊化的学生也不尽全是好处。
诸如北京、上海、天津这些地方,当地的学生由于能够享受比加分还优厚的条件,很容易考上大学,他们不需要多大努力就抢了先,这也使他们总是处在高高在上的位置,特权成了他们生活的一部分,谁还能指望他们真正懂得什么叫公平什么是尊重?
正是由于几座大城市的学生享有特殊待遇,拥有较多的考入本地大学的机会,当地学生大多都不愿意去外地上大学,他们的视野必然受到局限,开拓创新精神难免要打些折扣,有点像玻璃罩下的跳蚤,或者成为温水里的青蛙。这些人小时候怕外地学生来竞争,长大了又如何面对外来竞争?
马长军(河南)
王志安:这位天津出租车的车主真是老爷,一听我去天津站,马上说有事去不了。可是,上车前他却没有打停止运营灯。我说,我今天还就必须让你给我拉到天津站了,你没有拒绝的权利。这位大爷生气了,拉着我就走,但却不是天津站方向,说要拉我去医院。我立即报警。天津市,你们的出租车这是怎么了?还有人管吗?
http://weibo.com/cctvwzn
朴抱一:
上海,猖獗的套牌出租车!我在17点53分乘坐一辆出租车从办公室回家,回家时把一个纸箱遗忘在出租车上。回头想起来时车已走远,我给出租车公司打电话时,奇迹却发生了。发票显示为申海出租车公司(法兰红),我给申海打电话,申海称无此车。客运热线称车号FV3298属海博,证号313258属新世界。
http://weibo.com/b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