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fx361.cc/images/2024/1231/hrbZkKLT35Tu9vbzDYYnoX.webp)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4/1231/UhczhLnMngzkHtmRQ2Cc7w.webp)
![](https://img.fx361.cc/images/2024/1231/AXKuWdcuZwcfCrprhb4zR9.webp)
皮皮熊开创了数字化智能玩具的先河,实现了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并因此一炮而红。
做中国的米老鼠
“鼻子压扁了,把我抱起来。”当记者走进深圳市皮皮熊玩具有限公司董事长扈蓝天办公室时,发现一只憨态可掬的毛绒玩具正在大声抱怨,这款世界上第一款情绪化智能玩具“皮皮熊”一经面世,就受到了国人的追捧。深圳玩具行业协会秘书长刘艳芳在向记者推荐皮皮熊玩具公司时介绍,皮皮熊是深圳为数不多的原创玩具企业,在传统玩具行业实现了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扈蓝天在接受采访时,也毫不讳饰自己打造“中国创造”的梦想:“皮皮熊”要成为中国的“米老鼠”。
“皮皮熊”会背唐诗能教英语,玩耍时又唱又笑,打疼了它会哇哇大哭,不理它会耍脾气,躺下就想睡觉,趴在地上它抗议“鼻子压扁了”,把它倒立就大呼“救命”。凭借“模仿人情绪”这一绝招,皮皮熊便在中国数千家玩具企业中脱颖而出,引起了国内和世界多家玩具制造商的注意和瞩目。
扈蓝天告诉记者,皮皮熊产品走俏后,迪斯尼曾派专人登门拜访扈蓝天,洽谈合作事宜,并开出优厚的合作条件,但却遭到了她的断然拒绝。扈蓝天的理由很简单,皮皮熊对她而言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珍贵,她不想把它的研发专利轻易的卖给外国人,而单纯地只给外国人做加工和生产。
扈蓝天认为,皮皮熊出生在中国,也应该成长在中国,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她一定能将皮皮熊打造成中国迪士尼,振兴民族玩具品牌。
可怕的中国女人
扈蓝天在大学里所学的专业是音乐,然而学习了十几年音乐的扈蓝天毕业后却没有成为专业演员,而是带着她的新闻理想,投身到南下的大军中,做了十几年的新闻记者。但几年前的一次采访,让她最终选择放弃了心爱的新闻工作。
扈蓝天说,那是2003年1月,她参加了香港玩具展。展览盛况空前,国内外各种品牌玩具一应俱全。那天,她找了好久,才发现中国内地的参展商,他们的展位很偏僻,装修简单,展品零乱不堪,根本无法与国外产品媲美……
一家韩国企业的展品吸引了扈蓝天的注意,她立刻同参展商交换了名片,并带走他们的目录等资料,寄希望于相互合作。谁知,令人尴尬的一幕发生了,当扈蓝天欲转身离开展位的时候,韩国商人突然一把抓住了扈蓝天,愤怒地从她的手中夺回名片和文字资料,并说:“我们不跟你合作,你们中国人就会做仿冒品。”那一刻,让扈蓝天感觉羞愧难当。
尴尬的一幕,从此烙在她的记忆深处。以至于在她历经数次考验、数次面临困境时,只要想起这一幕,她便有了前行的动力。一个民族的尊严,是任何力量也击不倒的。也就从那一刻起,她在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创造出属于中国人自己的民族玩具品牌。
想到就去做,是她一贯的性格,只要认定了的事情,就一定要付诸实践。经过市场调研,产品定位,材料采购渠道等一系列的准备工作之后,一个门外汉,凭着不服输争口气的初衷,为了让中国孩子拥有中国人自己创造玩具的雄心壮志,扈蓝天就这样开始了她的创业之旅。
可是,一个全新玩具品牌的诞生绝不是一帆风顺的,创业的道路充满了坎坷与磨难。初次创业,扈蓝天一鼓作气投入了40万元,由于没有经验,工艺做得不好,而且玩具的发音语无伦次,最终导致全军疆没。不服气,重整旗鼓,第二批,电子机芯还是不过关,核心技术功能实现不了,结果又全部报废。
磨难打不垮看似柔弱却内心强大的扈蓝天。回顾过去那段黑暗的日子,扈蓝天说:“惨痛的教训,让我深深地意识到质量的重要性。于是,我从原材料抓起,不仅机芯是自己开发设计的,而且电子元器件、金属片、电池盒都是专用的,出厂的每个玩具都有编号,通过严格、规范的生产管理,最终产品质量得到了保证。”几经挫折后,饱含扈蓝天浓情和心血的皮皮熊玩具,终于开始在中国玩具市场上俏销了。皮皮熊的应机而生,无疑为当时的中国玩具市场注入了新鲜的生命活力。
2007年,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中国财经报道》、《经济信息联播》等栏目分别以《深圳推动企业自主创新》、《深圳新动力——皮皮熊的“品牌梦”》为题,报道了自主创新先进典型皮皮熊公司及其产品;新华社以《企业创新是深圳自主创新的策源》为题,报道了皮皮熊公司及其产品;与此同时,国外媒体的关注也接踵而至,德国一家知名媒体更是在报道中将扈蓝天称为“可怕的中国女人”。
多家媒体的轮番“轰炸”,使得皮皮熊的名气越来越大。随着知名度的提高,皮皮熊走出了国门,被国外的卡通玩具商所熟知和认可。蜂拥而至的订单和关注让扈蓝天欣喜若狂,三年的努力总算没白费,她终于成功了,皮皮熊也正式以“世界第一款数字化情绪智能玩具”跻身国内毛绒智能玩具一线品牌。
力力小屋与二次飞跃
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扈蓝天心急如焚,推掉手头的所有工作第一时间赶到了灾区,除了带去企业捐款外,她还专门为灾区的孩子,特别是病床上的孩子们送去了各种各样的皮皮熊公仔。她要用自己的爱心玩具,燃起受伤孩子内心对生活的希望。
皮皮熊的到来,让这些受伤的孩子们露出了久违的笑容,看着地震的阴霾逐渐在孩子们心里散去,扈蓝天内心甚是宽慰。回想起童年时自己对洋娃娃的酷爱,她又一次清醒的认识到童年对人生的影响。“经营一个玩具品牌,不单单要追求销售业绩,更重要的是不断创新,开发出适合不同时期孩子们的身心发展需求的产品。要打造中国民族玩具品牌,更要开发出当代儿童喜爱的创新型玩具,要为孩子们的成长负责。”由此,新的创业激情开始在扈蓝天心里迸发。
于是,为了保持品牌新鲜度,为企业注入新的活力,2009年,扈蓝天决定开始二次飞跃,并成功注册了“力力小屋”。
“力力小屋”的名字源于扈蓝天的两个女儿的英文名“Lucy”和“Lisa”,意思是“LL的家”,它不仅承载了扈蓝天新的创业梦想,更是她们娘仨的梦想小屋。
有专家预测,我国玩具市场今后将以每年40%的速度增长。这将给玩具产业带来很大的发展机遇。“然而,作为全球最大的玩具生产制造国,中国的玩具产业没理由把如此巨大的商机拱手相让给国外,打造中国人自己的玩具民族品牌已成为必然的趋势。”认识到这一点,在熊猫力力开发之初,扈蓝天便把视野从当初打造民族卡通品牌迅速放眼到国际,以最富有中国特色的卡通形象来征服世界玩具行业的想法在她脑海中油然萌生。
要做“最中国”的玩具,还有什么比熊猫更具有象征性呢?就这样,熊猫力力作为新品牌“力力小屋”的主推形象正式诞生了。有了皮皮熊过往的成功经验,二次飞跃让扈蓝天更有底气。与皮皮熊不同的是,这一次,熊猫力力的研发全面植入中国元素,以国宝大熊猫为卡通形象,融入了“三字经、唐诗”等国学因素。新产品不仅能教孩子学国学说英语,更独特的是玩具能够感知体位变化,并准确地作出情感反应。
力力小屋设计团队青出于蓝,较之皮皮熊的研发有了更为广阔的市场平台和资金支持。资本虽然有了,但考虑到在国内玩具市场上,单纯的产品自主研发已无法在同行业内占据明显优势,扈蓝天便选择了再次突破,将目光瞄准到了“婴童早教玩具”领域……
“一个成功的卡通品牌,必定会衍生出众多的周边产品。”扈蓝天说:“对孩子而言,玩具不是你扔一个公仔给他,让他自己玩就行了。玩具应该是互动的,可以让孩子与父母、与小伙伴一起互动交流的道具。”
为了激发员工的创作热情,扈蓝天甚至考虑在公司开设专门的儿童乐园,创造出“让妈咪带孩子上班”的先例。在她看来,“一个好的玩具设计师不了解小孩的想法是无法衍生出好的创意的,正如一个妈咪如果不了解自己的小孩,就无法与他们亲近一样”。这是她作为一个母亲最大的感触,也是她在企业文化中一直反复强调的一点。
说到熊猫力力的未来,扈蓝天显得信心十足,她说:“熊猫力力推崇早婴教育,主张寓教于乐,让孩子们在玩耍中学到知识,体验与人为善的快乐,是我们独创的世界第一款以‘快乐文化’为主题的玩具产品,旨在为儿童的成长奠定良好的人格基础。”
与本土文化融合
曾在深圳风光无限的玩具产业“外强中干”已是不争的事实,背后隐藏的核心问题依然是玩具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缺失。深圳市玩具行业协会秘书长刘艳芳表示,单纯的OEM生存之路越来越狭窄,在传统玩具产品中融入高科技元素以及与文化产业融合互动,这才是深圳玩具产业未来的方向。
作为皮皮熊品牌创始人,扈蓝天现在对这一感受异常深刻。随着龙年的脚步悄悄临近,大量关于龙的生肖玩具集中上市,充斥着大大小小的超市卖场或者网络,但其中鲜有能让人眼前一亮的产品。
在扈蓝天看来,关于龙的生肖玩具在外观上要力戒面目狰狞而应转向憨态可掬,在核心设计上要融入中国源远流长的龙文化。为此,扈蓝天推出的是两款取名为“龙太子”和“小龙女”的智能玩具,将有关龙的常识、成语、故事与习俗等知识通过机芯全部植入其中,这也是目前国内唯一一款以龙文化为主题的智能玩具。
尽管全世界20%的玩具产自深圳,但深圳高端玩具市场几乎被国外玩具品牌占据。刘艳芳引述行业统计数据称,中国玩具消费市场规模预计将突破300亿元,玩具制造商们开始越来越多地转向国内市场。
2011年3月7日,位于上海淮海中路的全球首家芭比娃娃旗舰店宣布停业,该店的遭遇被认为在中国市场水土不服。扈蓝天表示,国内市场上“背唐诗”的洋玩具总显得不伦不类,玩具与本土文化的完美融合才是撬动国内玩具市场的根本,文化回归最终会让本土玩具成为市场主流。
扈蓝天已为皮皮熊申请了国际专利保护,她还把皮皮熊从立体到平面,全部做了知识产权延伸,皮皮熊的商标已经覆盖了儿童玩具、服装、食品、文具、箱包、动漫等14大类商品。皮皮熊还成为第一个被中宣部确定为全国“自主创新”典型玩具企业,在深圳和华为、中兴、腾讯一样成为产业转型的成功样本。
谈起近期“中国制造”玩具的召回事件,扈蓝天认为,“长期以来,许多玩具制造商都在‘为他人作嫁衣裳’,用最好的制造为别人生产‘贴牌’,获得的是微薄的利润,利润越微薄越没有钱搞研发,没有钱进行技术创新,产业无法升级,这是在透支未来。”扈蓝天说,深圳玩具制造完全可以借助本地电子技术等高科技来进行技术创新。有了技术,再创品牌,制定行业标准,制定规则,那么,玩具世界将从“中国制造”转变成“中国创造”,“未来我们将拥有话语权”,扈蓝天说。
中投顾问研究总监张砚霖认为,玩具行业从行业本质属性而言,属于文化产业的末端产业。一方面玩具产业的设计原型大多需要依托于动漫行业的市场启蒙,才能扩大市场销售潜力;另一方面大部分玩具产业的制造工艺不存在限制门槛,随着市场竞争的逐渐深入,同质化竞争必然要求部分企业进行全产业链拓展。
玩具产业与文化产业的结合,给这个传统制造业开拓了新的生存空间。目前,国内涌现出骅威股份、奥飞动漫、星辉车模、高乐股份等玩具上市企业,这些上市公司无一不是依托创新概念。 (编辑/王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