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fx361.cc/images/2024/1231/SjeegtMHcxxkAadfHTx5qX.webp)
这天,“大魔王脆皮儿”结束了一下午的超市大扫荡,正朝家走去。这时一辆载满玻璃瓶的三轮车“咣当咣当”地从身边骑过,“北冰洋?!不是吧!”这个念头在心中一闪而过,她三步并两步直奔小卖部:“老板!有北冰洋么?”
几分钟后,她手拿北冰洋空瓶的照片出现在微博上:“喝第一口我都快哭了!跟小时候一模一样!太赞了!”
“还是那个味儿!”这是北冰洋公司营销总监陈冲在北冰洋汽水上市前的四次口味测试中听到消费者的最多评价,这让新北冰洋团队略显安慰,他们最担心的就是那些怀旧的消费者不再认这个牌子了。同时他们深知:这次回归并不只是为了唤起老顾客的记忆,更大的目标是为了争取新一代消费者。
贩卖老情感
北冰洋汽水对于北京人的意义,一如正广和之于上海、健力宝之于广州。
在许多北京人的印象里,提起北冰洋汽水,脑海中浮现的大多是这样的画面:臭汗淋漓的夏天,跑到街边的小卖部,一手拎起桔黄色的冰镇汽水,一手插着腰,咕咚咕咚一瓶下肚,然后边擦嘴边打着心满意足的饱嗝。
现在,复出的北冰洋也在努力地维系着这种老情感,玻璃瓶包装,标志性的雪山和仰头眺望的白熊形象依然突出,仍是街边小店销售……
9月本是北冰洋原定的上市时间,只是没想到“生产设备供应”和“QS申请”拖了太久,不得已才把上市时间推到了冬季。作为上市前的第一次试饮,没人敢肯定15年后北京人对北冰洋还留有多少热情。营销部的一位员工用私人账号悄悄发了一条微博,写上了试饮的时间和地点,没想到却引来了众多评论和转发,后者甚至电话质问北冰洋的负责人,为何不事先通知他们。结果自然皆大欢喜,当天火爆异常,陈冲说,当天“京城的主要报纸全来了”。
几场试饮期间,网友们都纷纷在微博上大晒各种试喝照片和试喝感受。这也让北冰洋公司充分见识了“效果好,没有成本”的微博的能量,从此他们在几大门户上的官方微博中发布与北冰洋有关的内容。北冰洋汽水已经达到每天销售6万瓶,而且这个增长的势头还在持续中。
从雪藏到重生
这样的热捧,北冰洋并不陌生。北冰洋同第一代领导人一起登上天安门城楼阅过兵,甚至十年“文革”动乱都丝毫没有干扰过它生产的脚步。
20世纪80年代北冰洋汽水曾红遍京城的大街小巷。原北冰洋生产班长孙路森清晰的记得,“那时候生产热情非常高,三班工人轮班。”当时的孙路森是街坊四邻都知道的名人,“走哪儿,说是北冰洋的,人家都知道。”
1985年到1988年,北冰洋产值超过一亿元,利润达到1300多万元。最火爆的时候,等待批发拿货的摊贩队伍从厂门口一直排到几百米外的沙子口,有时半夜排上一宿也只能批发拿到25箱。
始料未及的是盛衰更迭会如此之快。1994年,伴随着招商引资和经济体制改革大潮,本以为与百事可乐联姻会成就更大的梦想,没想到两年后双方即不欢而散,北冰洋就此一蹶不振。
北冰洋不是唯一的失意者。四川天府可乐、天津的山海关、沈阳的八王寺等国内七大饮料品牌无一幸免。这就是所谓的“水淹七军”。淹没它们的正是如今家喻户晓的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
由于当年百事可乐收购的是北冰洋15年的经营权,2011年4月北冰洋正式解禁。“早在两三年前,北京市的相关行业部门包括一轻控股就开始积极运作这件事情。”
目前,北冰洋已经成立了全新的股份制公司,其中一轻局控股68%,义利食品占25%,个人股份占7%。经过了上市前四次的产品测试,终于在冬季这个销售淡季,逆市上市。
寻回老口味
对于现在的北冰洋,找回当初的味儿才是当务之急。然而,这谈何容易。
“橙桔香气,气足沙口”,这是北冰洋汽水的精髓。传统北冰洋采用的是红桔酱,用蜜桔等其他品种代替味道完全不同。于是,义利食品公司的现任副总经理邢慧明南下盛产红桔的四川万县,考察桔料的品质。
经过上百轮的口味调试,北冰洋汽水传统口味终于重现。为了进一步考证,从北冰洋内部到外请人来做盲测。“包括离休的老师傅都拄着拐棍来帮忙做口味测试。”邢慧明说:“90%的人认可还是那个味儿,就对了。”
同时,为了适应新的食品标准和健康理念,新配方里不采用糖精、柠檬黄人造色素等成分了。
经过考察、挑选、实验、修改、再实验、再修改的多轮反复之后,一瓶拥有地道北冰洋口味的北冰洋汽水完美出炉了。
不仅是为了回忆
北冰洋汽水仍是个金矿:有几十年的沉淀,知名度高、美誉度好、忠诚度也不错,但这些历史也可能是包袱——“没有哪个企业是靠古董推动它发展的。北冰洋的团队清楚知道所要做的是在稳定现有消费群的基础上,争取80后、90后。
为了讨得这群年轻人的欢心,新瓶身更加纤长,用陈冲的话说是“盈盈一握,就好像女孩的窈窕身躯”。另一个受推崇的设计是底部“如有破损,小心划伤”的盲文标记。“80、90后看似很叛逆,其实内心是对人文主义的渴望,当北冰洋传递这个主义时,很容易赢得他们的喜爱。” 陈冲表示。
而在品牌沟通方面,甚至品牌的口号都是在80后的创作理念中演变出来的:“真橙意,够桔气,还是北冰洋”。为了这句广告语,张冰一她的设计团队可谓煞费苦心。作为地道的北京人,能够看着自己从小喜爱的民族品牌重新回归,他们甚至激动地表示“这个项目免费我们都愿意做,我们了解它”。如今,张冰一和她的团队希望创作出像“凡客体”一样能够易流行、易上口,甚至可以符合年轻人的口味儿,编成Rap说唱的广告语。
小渠道激活品牌
“现在的环境不一样了。”这是陈冲反复挂在嘴边的一句话。的确,与15年前相比,人们选择饮料的观念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不过价格依然是他们无法回避的一个问题。自试饮一来,“贵”的指责就从未停止过,“各零售终端的价格差异更大,从2.5元到12.5元不等。对此,北冰洋只是回应说,“我们不干涉经销商的定价,只规定零售价最低不得低于2.5元。很多80后90后都是成箱购买,根本不问价格。”这种状况,让他们有些兴奋。
目前,北冰洋的汽水已经占据了北京大街小巷的社区店、街边店和小型餐饮店,但是在家乐福、沃尔玛这样的大型商超则难觅其身影。陈冲认为,这些小店才是饮料快消品的最大渠道,虽然分散,但是数量众多,规模庞大,流通频率高,对于北冰洋这样一个处于刚恢复生产,资金实力相对弱小的企业而言是很现实的选择。
此外,部分经销商也可为四环内的顾客免费送货上门,网上销售也正在积极尝试中。
与此同时,上市的工作一直在紧锣密鼓地进行。虽然北冰洋错过了盛夏的销售旺季。但是还有另外一个独特的销售高峰——春节。
陈冲的信心则更基于对市场的理性分析。北冰洋是果汁型碳酸饮料,是碳酸饮料和果汁饮料交集形成的新品类。“像王老吉、汇源的成功,都是因为它们首创开拓了一个品类。只有品类创新,才能品牌为王。”陈冲说。
北冰洋的团队希望2012年夏天北冰洋汽水能够成为京城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据邢慧明透露,随着规模扩大、运作成熟,北冰洋之前的维酶素发酵饮料、冷食产品都有可能逐步恢复。“与百事分手的阴影已经过去,我们正在踏出重生的第一步。”一位北冰洋的老员工说。
国产品牌如何寻找“回来的世界”?北冰洋正做着有益的探索。 (编辑/周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