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是用来打破的
以下是世界跳高纪录不断刷新的过程:
1876年,英国运动员布鲁克斯采用跨越式跳高姿态首先突破1.83米大关;1887年,美国选手佩基以改良过的剪式跳高姿势成功越过1.93米的高度;1895年,美国选手斯文尼斯以东方滚式跳高姿势创造出1.97米的世界纪录;1912年,美国选手赫瑞尼采用西方滚式跳高姿势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跳过2 米高度的人;1941年,美国选手斯蒂尔以俯卧式跳高姿势跳过2.11米;1968年墨西哥城奥运会上,美国运动员理查德·福斯伯凭借自己创造的背越式姿势一举越过了2.24米的高度。后来,这个创新姿势使人类跳高的极限在此后几十年间提高了近20厘米,达到2.45米。
任何成功,都不是终极的。成功是用来打破的,而不是把它雕塑成神仙供人顶礼膜拜的。所以,当你成功时,你所拥有的成功一定不是奋斗的终点,一定还有一种新的姿势、新的方法、新的途径帮你抵达更高的高度。
成功是用来打破的,人类的体育精神一再给我们揭示这样一个真理:任何纪录都有可能被打破,任何纪录都有可能会刷新。所以,当你成功时,千万别站在成功的位置沾沾自喜,目空一切。“更快、更高、更强”,才是我们永远的仰望和追求。
运用解读
成功都是相对的,暂时的,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在成功面前就没有必要沾沾自喜,因为成功只代表昨天的辉煌,不能为明天的成绩护航,它随时都会被打破。
适用话题
成功 打破 更快 更高 更强
异乎寻常的答案
傍晚,退休的张教授随手翻阅9岁孙女的自习本,其中一页上边记着几条等式如下:
1+1=1 2+1=1 3+4=1 4+9=1 5+7=1 6+18=1
张教授好生奇怪,琢磨了半天也弄不明白是怎么回事,于是他把孙女叫来询问。
孙女一看就笑了:“爷爷您连这也不懂?听我告诉您。”接着就朗声说道:“1里加1里等于1公里,2个月加1个月等于1季度,3天加4天等于1周,4点加9点等于中午1点,5个月加7个月等于1年,6小时加18小时等于1天。”
“啊,是这样吗?”张教授摸着自己光溜溜的脑袋,哭笑不得。
可见,面对生活中一些看似不可思议的东西,我们有必要调整一下思维方式,换一个角度思考,这样就会得到异乎寻常的答案,使不可能变为可能。
运用解读
孙女的几道怪异的等式,竟能得到合理的解释,这让老教授也不得不对孙女刮目相看。从数学上讲,1+1=2才对,然而从生活的不同角度来看,1+1可以有不同的答案,因此我们要学会换位思考和变通思维。
适用话题
角度 答案 转变 换位思考
你会自嘲吗
1.自嘲可以摆脱尴尬。1950年,冯友兰参加京郊卢沟桥地区土地改革,任务完成后,他乘农民的驴车返回清华大学,赶车的是一位湖南籍学生。途中毛驴脾气发作,连人带车翻进沟里。冯友兰爬起来说:“看来,这头小毛驴还听不懂湖南话。”
2.自嘲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二战时,英国首相丘吉尔到美国寻求帮助。这天,他正泡在白宫的大浴缸里,美国总统罗斯福突然摇着轮椅进了屋。丘吉尔说:“罗斯福先生,我这个大英帝国的首相,可是什么都没有隐瞒啊。”两人同时发出一阵大笑,一切问题都在坦诚的笑声中解决了。
3.自嘲可以增加幽默感。著名画家韩羽是秃顶,他写了这样一首《自嘲》诗:“眉眼一无可取,嘴巴稀松平常,唯有脑门胆大,敢与日月争光。”读后令人忍俊不禁,从而让人感受了韩羽的乐观、大度的处世态度。
运用解读
自嘲是人们心理防卫的一种方式,是生活的艺术,是一种自我安慰和自我鼓励。在日常生活中,人的心理就像一架非常敏感的天平,稍有状况就会失去平衡。因此,学会运用自嘲,使自己的心理天平保持平衡,对人的健康非常重要。自嘲,是宣泄积郁、制造快乐的良方。学会自嘲,你就会拥有一种知足常乐、活力四射的健康心态。
适用话题
乐观 大度 坦诚 心态 自慰 自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