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安检那点事儿

2012-12-29 00:00:00文涛
南都周刊 2012年44期

脱鞋解皮带、“摸裆门”、打火机别想上飞机……在个人隐私与航空安检之间一直存在着争议。尽管有朝令夕改的现象,也有“走过场”的嫌疑,但航空安检何时松,何时紧,还是有一定规律的。

“白云机场新增了一个安检项目,摸裤裆。已得到安检人员的确认。”近日,一位旅客在微博上抱怨遭遇“裤裆门”,被转发一万多次。

广州白云机场安检部门解释说,其实检查胸部、裆部等重点部位的规定一直都有。“一般用探测器查,不确定时,安检员会用手进行检查,不过不是用力去摸。”

《老友记》里有这一幕,乔伊常年光顾的裁缝在量尺寸的时候总是cupping(用手掌包住)他的裆部,他认为很正常。倒是他的朋友罗斯急了:“正常?除非是监狱!”

其实,除了白云机场,中国其他的大机场,安检时都会采用cupping的手势。

“摸裆门”,仅仅是航空安检争议中的冰山一角。近年来,有些国家开始试行全身扫描仪(又称“裸体安检仪”),它发出的x光能穿透厚厚的衣服,在电脑上留下乘客身体的影像,包括隐私部位。

如果航空安检发展成“裸检”,估计会有不少注重个人隐私的旅客患上“恐飞症”。

打火机和飞机

几乎每位乘飞机的中国烟民都有类似的经历:在候机厅外抽完烟,恋恋不舍把打火机扔进集纳箱,期待着在目的地的机场出口拿一个免费打火机,但得到的往往是一个温馨提示:打火机今日已领完。

在烟民的意识里:打火机是绝对不能带进机舱的。但,这一规定一直存在么?

可能你已淡忘了2008年之前的情形:那时机场没有装满五颜六色打火机的丢弃箱;或许你也没注意,大多数国外的机场,可以合法地把打火机、火柴揣衣服兜里上飞机。

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召开前的4月7日,中国民航局发布公告,禁止旅客随身携带打火机和火柴等物品登机。个体权利让位于奥运安保。举国沉浸在盛会的大兴奋与小紧张中,这点不便,很少有人在意。

奥运结束后的12月17日,中国国家民航局颁布了《关于调整旅客随身携带液态物品和打火机火柴乘坐民航飞机管制措施的公告》,恢复了旅客随身携带—只打火机或一盒火柴的权利。

烟民们奔走相告:非常时期的‘禁火令’解除了。但高兴仅仅持续了两天。12月19日,中国民航局在其官方网站上紧急通知:“根据实际情况和工作需要,决定暂缓执行”。

于是,“朝令夕改”这个成语,被很多媒体放进了标题。

隐匿打火机上机会遭受怎样的处罚呢?2010年世博会期间,兰州中川机场的一位乘客给出了答案。

该男子将打火机藏在水杯中混过安检登机,被警方截获后,他被取消乘机资格,行政拘留5日,处500元罚款。

2005年,美国也曾在各机场实行过“禁火令”。两年后,美国运输安全管理局宣布,民航乘客获准携带打火机登机,但火焰温度更高的防风打火机仍被禁止。

美国运管局负责人说,爆炸物才是航空安全的最大威胁,“放宽对打火机的禁令能让安检人员专注于更大的威胁”。

此外,伦敦的希斯罗机场,允许旅客携带香烟打火机;香港机场允许旅客随身携带一只打火机或一小盒安全火柴。

东京的成田机场虽然允许旅客每人携带1个打火机,但该机场官网上特别提示:由中国进出的航班,无论托运或是手提行李,均不得携带打火机。

机包分离的争议

除了打火机,还有个“麻烦”就是笔记本电脑。

经常出入北上广大型机场的旅客,如果带有笔记本电脑,安检时+有八九会被要求单独拿出来接受检查,赶上非常时期,还要求开关机测试。

今年初。《纽约时报》记者Matt Richtel发表文章,用亲身体验质疑笔记本电脑单独过检的意义。

旧金山国际机场的安检人员要求他把笔记本电脑从包里掏出来过检,而对手机和iPad并无要求。

Richtel很倔,他找了包括英国电讯公司安全主管Bruce Schneier在内的安全专家咨询,得到的答案都是一致的——该规定很荒唐。

有人用《纽约时报》的报道质疑北京首都机场,但北京首都机场很快做出回应:网民所质疑的安检作秀完全没有道理。

“笔记本电脑内部结构复杂。包含主板、硬盘和许多其他电子元件,也很容易干扰x光机对其他物品形状的判断,而光驱、电池盒等部位也容易藏匿违禁品,”机场解释说,“在笔记本电脑里夹带违禁物品的事情屡有发生,包括打火机、手机、毒品、刀具等。”

安检人员也出来解释说,有的旅客担心,这么做会不会延长安检时间,但恰恰相反:正因为“机包分离”,X光机呈现的图像中一次就能看清包内物品,从而降低开箱检查率,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旅客通过的速度。

中国民航局一位官员称,中国机场的安检比美国还要严格。以首都机场为例,不光笔记本电脑,连平板电脑、手机等都需单独过检。

逐渐升级的安检

在中国内地,民航安检主要分三级。三级安检为普通级别,即众多旅客日常在机场出行时接受的安检步骤。

二级安检曾在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期间执行过。近年来,由于“重大活动”频仍,个别地区还出现了恐怖事件,二级安检似成常态。

以去年8月28日为例,京沪两地机场安检级别突然提高至奥运世博标准,此外,新疆、广州、西安、成都、济南、昆明、郑州等主要城市机场也相继提高了安检级别。

官方没有公开安检升级的原因,各机场对滞留甚至误机的焦躁旅客。解释时多称:收到民航总局紧急通知加强安检。

据新华社报道,此前7月30日、31日两天,喀什市连续发生暴力恐怖案件,造成14名群众死亡,五名犯罪嫌疑人被公安机关当场击毙。

关于安检升级的缘由,2008年中国民航局安检处处长刘人刚在接受央视采访时曾总结说,从全球范围来看。每一次新的安检措施的出台,往往都是因为曾经发生过重大的安全事故或者是隐患,使得机场安检经验和警惕性不断提高。

“9-11”事件或是全球航空业安检的转折点。美国为此设立了交通安全管理局。负责全美机场乘客和行李安检。一些机场甚至要求旅客脱下皮带、鞋子,交出照相机、移动电话、随身携带的玩具等接受检查。

而在中国,2008年3月7日,一架从乌鲁木齐飞往北京的航班,两位旅客携带装在易拉罐内的易燃物品,试图在飞机卫生间纵火未果。7天后,中国民航局对液态物品相关携带条件做了进一步严格限制。

也就在这个奥运年。中国民航局发布公告,禁止旅客随身携带打火机和火柴等物品登机。同年5月1日,乘飞机的旅客只能随身携带一件行李,每件物品的体积不得超过20厘米×40厘米×55厘米。

刘人刚认为,中国民航的安全检查的标准在全球来讲是比较高的。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中国民航就对旅客的手提行李和交运行李实行百分之百的仪器扫描检查。“世界上没有几个国家能做到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