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绷选情之下,占美国人口4.8%的亚裔面前,出现了一个可以“四两拨千斤”的机会:在很多最后双方胜负之差预计在1%~2%的州,如果谁能得到占选票总数2%-3%的亚裔选票,谁就可以胜出。
美国大选尘埃落定,奥巴马胜出。不过最后结果出来之前,选情在多个州高度胶着、选战紧张激烈。在几个重要的“战场州”(或称“摇摆州”),民主党的奥巴马和共和党的罗姆尼比分非常接近。这样的紧绷选情之下,占美国人口4.8%的亚裔面前,出现了一个可以“四两拨千金”的机会:在很多最后双方胜负之差预计在1%-2%的州,如果谁能得到占选票总数2%-3%的亚裔选票,谁就可以胜出。
美国的亚裔,由于其刻苦耐劳和重视教育的文化传统。通过个人奋斗大都取得不错的成绩。他们也注重保持自己的文化特色,同时很多与母国保持相当密切的联系。这一切特点,使得亚裔对两党政策各有所取,例如喜欢共和党的鼓励个人奋斗,但不少人又不喜欢共和党的全球事务鹰派色彩;认可政府应该对穷人有基本关怀,但又感到民主党背了太沉重的福利包袱,等等。取舍的矛盾,造成了亚裔长期以来对两党的投票和捐款两边分散,加上亚裔多数人有政治冷感,只关心自己埋头苦干,在本公司、本学校、本医院获得上司赏识,而作为一个群体,没有得到与其人口比例相应的认可和重视。例如,亚裔律师人数众多,但亚裔法官人数比例远低于亚裔律师比例;亚裔大学教授众多,但是院长、校长中的亚裔比例远小于教授比例;再如,亚裔在公司中的专业人士比例远超亚裔人口比例,但进入高管的人数比例远低于其他族裔。美国亚裔长久以来被称为“沉默的少数族裔”,结果就是亚裔普遍遭遇“玻璃天花板”。
1990年代中后期,一批亚裔精英人士认识到亚裔缺乏与人口和成就相应的政治地位,发起一个民权组织“80-20主动行动”,其主旨就是:在发动亚裔关心政治的基础之上,改变过去亚裔投票的50-50分散以致两党都不重视亚裔的情形,对两党候选人提出具体的平等权利要求,对于允诺帮助改善亚裔权利的候选人以选票给予回报,争取80%的票投向对亚裔作出承诺的那一方。这就是“80-20”名字的含义。
80-20号召亚裔选民支持何方,是经由下列程序进行安排的:首先,向两党候选人提交六项要求,其中包括要求增加任命亚裔联邦法官、就亚裔职业晋升中遭遇的不平等问题展开调查,等等。候选人对这六项要求如何答复,是决定支持谁的重要参考,但不是全部参考。然后,大选年的8、9月间。80-20会召开“亚裔背书支持总统候选人大会”,在大会上经过讨论,投票产生80-20要号召全美亚裔支持的候选人。这个背书支持大会有33名代表,分别是民主、共和、无党派各11人。这33个三方代表是由全美80-20会员根据自己的政治偏向分别选出来的。最后,“候选人背书支持大会”投票选出80-20决定背书支持的总统候选人,向全国会员通告,号召会员发动亲友支持。
由于奥巴马阵营在2008和今年都对80-20的六项要求回答“Yes”,并且在他的第一任,亚裔联邦法官人数从8人增加到17人,80-20经过激烈辩论,最后决定背书支持奥巴马。
80-20不仅号召会员发动亲友投票给奥巴马,而且号召会员积极给奥巴马做频繁的小额捐款:每周5.82美元。美国竞选阵营向大众支持者筹款一般起点是5美元(有时候也有3元的);80-20号召会员每周捐5.82美元,就是耍造成一个引人注目的效果:众多的每周5.82美元的流入,每一次都清楚地向奥巴马阵营提醒:这笔捐款来自亚裔。这是一个很高妙的确立亚裔被关注度的“市场营销”。
今年的大选,选情紧绷反映了民意的靠近。亚裔长期两边分散的选票能否如80-20所号召的那样集中投给奥巴马,众多哑裔每周5.82美元捐款的汇集,能否真的成为那‘拨千斤”的“四两”,改变“战场州”,天平的倾斜方向,为两党竞选团队所瞩目。亚裔因为能够集中80%的选票投给奥巴马,助力奥巴马在战场州的取胜,亚裔也将因此成为主流社会关注和争取的对象。
美国亚裔集合发出自己的声音、显示自己的力量,从而推进自己的政治地位,此其时矣!这次奥巴马能获连任,也许有亚裔选票的一份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