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影响市场走势的因素仍然很多,面对年内最大的解禁压力,私募基金有何判断?近5000亿的再融资队伍,会对市场造成怎样的影响?PMI连续回升,经济是否见底?针对这些问题,私募排排网数据中心对全国近60家私募基金公司进行问卷调查。
71.43%私募担心解禁潮冲击A股
在经历了10月97.09亿股和11月156.24亿股的解禁数量后,12月迎来了解禁大限。12月的解禁数量为337.66亿股,市值高达2294.65亿元,较上月1112.87亿元的解禁市值增长一倍有余,均为年内最高。
据私募排排网调查,71.43%私募担心解禁潮对A股的影响,仍未会对大盘造成巨大的压力,20%私募则认为解禁潮不会对A股造成影响,主要是目前市场点位具有吸引力,减持的欲望应该不大,8.57%私募表示不确定。
大多私募认为虽然目前市场整体估值低,但部分个股特别是中小盘个股的估值仍然偏高,在目前市场信心缺乏的情况下,大小非的减持特别是创投的出逃非常明显,如果市场信心仍得不到好转,年内市值和数量最高的解禁潮或会给市场带来巨大的压力。但大部分私募认为解禁潮不是决定A股走势的唯一走势,经济的走势和国家政策给市场的信心才最为关键。
世通资产总裁常士杉认为人为的推迟了解禁潮的到来,这与市场化大相径庭的做法彻底改变了游戏规则。
乾阳投资董事长何辉认为,目前中小盘个股的估值相对沪深300指数仍然偏高,创业板和中小板的一些企业由于盈利能力的不确定性较大,再加上经济减速和结构调整,更是加剧了这种不确定性,在估值高企之下,面临的减持压力最大。
他认为,十二月份的市场,在解禁潮以及其他的一些因素的作用下,面临着一定的下行压力,但下行的市场却是“淘金”的好机会,可以淘到更多的便宜货。会逐渐布局一些低估值的优质成长股,中长期持有,享受估值修复以及企业成长所带来的双重收益。
54.29%私募认为扩容会对市场造成压力
根据中国证监会公布的信息,截至11月22日,上交所的申报企业为155家,深交所申报企业为753家,在808家企业中,有90家企业已经通过发审会。随着排队企业数量的越来越多,市场对于融资压力的忧虑也正在加剧。
另外,就在管理层煞费苦心放缓IPO以节奏控制市场扩容速度的同时,上市公司再融资却异军突起,不经意间已成为今年A股市场的头号"抽血机"。
在目前市场弱势的情况下,IPO堰塞湖和再融资压力会否对市场造成巨大压力?据私募排排网调查,54.29%私募认为IPO和再融资会对市场造成巨大压力,20%私募则认为不会对市场造成影响,25.71%私募持不确定态度。
大多私募认为IPO制度无视二级市场投资者的利益,制度上的偏颇是造成市场低迷的罪魁祸首,主板市场的大小非减持(暴富)不能以二级市场投资者巨亏为代价。在投资者信心的低迷的市场中,巨量的再融资队伍和IPO堰塞湖必然会对市场造成巨大的压力,对市场的反弹造成压制,需要监管层对市场进行呵护。
不过,有业内人士表示,投资者不必过分担忧IPO排队,实际融资压力不会太大。解决企业扎堆上市的问题,应借助市场化手段,更多采用“疏导”的办法,停发新股非治本之策。市场涨跌有自己的运行规律,对二级市场影响最大的还是资金面和宏观经济因素。资金面充裕,则上涨动力大,与一级市场的发行没有太直接关系。
仙童投资董事长张晓君认为,中国股市最大的问题是制度性偏颇——即股市是融资者的天堂,投资者的地狱。如果不从股市制度建设角度根本改变这个顽疾,中国股市逐步走向衰败,并最终被边缘化是不可阻挡的趋势。
他主张用价格机制平衡融资者和投资者的利益诉求。简单说就是,新股发行上市后,1年之后小非解禁,减持价格不低于发行价格的9折(复权后);3年之后大非解禁,减持价格不低于发行价格的8折(复权后)。
龙赢富泽总经理兼投资总监童第轶表示,是证券市场供求矛盾击垮了市场,它是当前以及未来若干年内沪深股市的最主要矛盾。
他分析股市的供需矛盾主要包含了三个方面:一是大小非问题,这些股票的原始成本都在1元左右。二级市场股价再便宜,相对这些股票来说都属暴利。
二是扩容问题,由于证券市场不断地融资、再融资,首发与增发股票上市,市场吸走了大量资金后,又出现了更大量的新增供给,各种融资行为导致的资金减少和供给增加引起的绝对供求恶化。
三是A股的流通市值问题。2005年底沪深流通市值1.06万亿,其后指数上涨了4倍,因股价上涨增加的相对供给为4万亿元,而后从2006年到目前,IPO融资1.78万亿,增发、配股融资1.93万亿,证券市场在6年半内被抽走3.71万亿资金。按50%的涨幅计算,有新增股产生的绝对供给达5.6万亿元的流通市值,加上指数上涨增加的相对供给,总共增加了约10万亿,同时还有各种解禁增加的绝对供给至少也有2、3万亿元。在抽走3.71万亿资金的同时,供给却增加约13万亿,相当于2008年流通市值的2.6倍!当前证券市场的供求秩序严峻程度超过了以往任何一次。
28.57%私募认为经济已见底 60%私募认为仍需观察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11月官方制造业PMI升至50.6,连续第二个月处在50荣枯线的上方,并创下七个月新高。
近日宏观经济数据传递出越来越多积极信号,继官方PMI连升三个月后,11月汇丰中国PMI终值也回升至50.5,创下逾一年高位;而反映非制造业经济的非制造业PMI亦环比回升0.1个百分点至55.6%。
经济是否已经见底呢?据私募排排网调查,28.57%私募认为经济已经见底,11.43%私募认为经济还会进一步下滑,而60%私募则认为经济短期有见底迹象,但仍需要进一步观察和确认,目前还不能确定是否已经最终见底。
金麒资产总经理兼投资总监陈宝东认为,目前经济确实应该是一个底部区域,不会再恶化。今年四季度或者明年一季度经济见底是很确定的,但是要真正走出趋势性行情需要具备的条件还很多,像国际市场的稳定和欧美经济的复苏等,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
他认为无论经济见底、经济复苏、经济反弹也好,未来GDP都不会像以前那么强劲的增速,十八大的目标也比较明确,就是在百分之7点几的样子,还是比较合理的,未来中国进入一个转型时期是确定无疑的,就算政府不去促进经济转型,经济实体本身也有一个自发的需求去转型。
广晟财富首席执行官刘海影认为,目前中国经济正处于下行期的一个触底阶段,本轮经济萧条期已接近尾声了,当然正式的结束可能还要到今年年底,那么10-12月这3个月就是一个触底的阶段,这个筑底阶段出现生产物价指数的小幅度回稳,这个是很正常的触底痕迹,总的判断就是短期内它正在触底,而且可能这个季度触底完后,明年一季度能够看到经济有所反弹。
从长期来看,经济形势确实没有短期乐观,短期判断就是萧条走完就会有复苏、繁荣,但是这个复苏和繁荣未来可能是很温和的,或者说是很无力的,大家都在说“U”型反转和“V”型反转,他个人觉得是“耐克”型走势,这个幅度很浅很平缓。
星石投资总裁杨玲表示,目前企业的生产出现持续回升,与这段时间以来的工业增加值、发电量等各项其他宏观数据的改善趋势是吻合的,说明前期积极的各项刺激政策确实起到了效果。另外,出口订单情况趋势也变好,这表明我国的出口企业正在逐步调整和适应新的格局,外贸可能会出现一定的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