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就懒

2012-12-29 00:00:00本刊编辑部
婚姻与家庭·性情读本 2012年5期


  策划人小语
  你是否遇到过这样的问题:爱情迟迟不来成为大龄剩女;原本宠爱你的老公变得不听指挥;看似安稳的婚姻忽然间危机四伏;总也处理不好婆媳关系……
  你也许不肯相信,这些惨淡的生活很可能都源于“懒”!
  因为懒得相亲、懒得受束缚,才会一再错过爱情;懒得经营婚姻,才会错过美好的夫妻关系;懒得充实自己、懒得解读婚姻的成长,才会错过跟上伴侣、跟上社会的脚步;懒得花心思搞婆媳关系,才会错过和谐幸福的家庭生活……
  先别忙着否认,这儿说的懒,可不是指某个具体的行为,而是一种心态,比如不懂感恩、不在乎关系、对他人无所谓、逃避人生责任等等。这样的懒,比起“不做家务”之类的“小懒”,对幸福更有杀伤力。
  懒,就是这么可怕。让我们认识一下各种典型的“懒女心态”,她们错过的,我们可别再错过了。
  故事1
  爱情何时来敲门
  “对不起啊,我今天还有别的事情,咱们下次再约吧。”当刘珊在过街天桥上一路狂奔时,那个“双实男”突然发来了短信。
  不就是迟到40分钟吗?连这点时间都等不了,结婚后可怎么办!刘珊愤愤地想。
  “双实男”是刘珊的相亲对象。说起来,刘珊本来不想见的,但朋友一再强调对方条件不错,而且为人“老实、踏实”,这两点都是她喜欢的。刘珊犹豫了一下,这才决定去看看。
  第一次见面就迟到这么久,“双实男”哪儿受得了这待遇啊,主动退场。虽然失落,但接下来的几次,刘珊依然无法改变自己“每逢相亲必迟到”的习惯,要么睡过了头,要么起床后收收邮件、看看天气预报,磨磨蹭蹭半天出不了门。
  “其实也没什么好忙的,就是对相亲这件事提不起兴趣。”刘珊说。
  兜兜转转几次后,刘珊还是觉得没见上面的“双实男”好,在朋友的帮忙下,人家又一次约她了。这回,刘珊专门定了闹钟,可还是迟到了10分钟。看她顶着一头乱发,脸上满是熬夜后冒出的痘痘,“双实男”皱了皱眉头,之后的谈话显得仓促而简洁。事后,对方以“没法和连自己都收拾不好的女人共度一生”为由拒绝了刘珊。
  “典型的外貌协会会员。”刘珊这样评价他,“他也不怎么帅,凭什么要求我貌美如花?”而这次失败的经历,让刘珊更不愿意在相亲上浪费时间了。面对亲朋好友帮她安排的相亲,刘珊能推则推,实在推不掉了才出趟门。
  “出门前,你好歹打扮一下自己啊。”每次相亲之前,妈妈总是提醒她。
  “相亲多累啊,要选合适的地点、穿合适的衣服、腾出时间打扮……劳师动众的结果就是没结果,有这工夫干点啥不好?”刘珊不情愿地说。
  “你怎么这么不积极,连自己的终身大事都不上心。”妈妈怒其不争。
  “你看我每天的工作忙得要死,哪里有时间相亲?一旦空闲下来,我只想待在家里,喝喝茶,看看电影。再说了,我好不容易去相亲,人家还对我挑三拣四的,我可受不了。”
  “你都32岁了,难道想赖在家里做一辈子老姑娘?”
  “反正年纪都大了,无所谓了,爱情迟早会来敲门的。”刘珊说。
  专家说法
  刘珊对相亲这一“人生大事”拖沓懒散的应付,代表了时下一大批女孩的心理。一怕麻烦,爱情和婚姻意味着必须和另外一个人相处磨合,着实费力劳神;二怕委屈自己,如今的女性自立、自主、自由,没什么事自己办不了,何苦求男人或让他们挑三拣四?况且对她们来说,爱情和婚姻不再是赖以生存的必需品,而成了锦上添花的事。于是,她们的要求自然水涨船高,宁缺毋滥,信奉可遇不可求。基于以上原因,她们的态度能积极吗?
  这种现象一方面反映了时代进步、女性独立和社会地位的提高,另一方面也的确有自我中心、不愿付出和懒惰的成分。我们可以懒得为父母或周围人眼光勉强自己,但为美好的感情生活还是值得努力去寻找,主动去追求的。什么都不做,静候爱情来敲门,无异于等着天上掉馅饼,砸中的概率实在太低啦。
  故事2
  没送礼婆婆就不高兴?
  赵佳期怎么也想不明白,自己这个半只脚刚踏进家门的新媳妇,跟婆婆的关系就变得这么糟。这个时候,任凭老公白贺在身边怎么安慰,她也止不住地哇哇大哭。
  去年春节,赵佳期回老公的东北老家过年。结婚一个月了,她还是第一次去婆婆家。回家前,正赶上单位年底加班,赵佳期忙得够呛。好不容易单位大赦,提前两天放假,她便果断选择在家补睡休整。老公年底也忙,两人一直睡到出发那天中午,才起来准备东西。一边收拾东西一边看电视,看到采购年货的节目时,赵佳期才想起应该买点礼物,于是询问老公。
  “买东西?不用了,好多人给我爸妈送礼呢,就算买了也吃不过来。”老公漫不经心地回答。
  “我第一次上门,手里空着总不太好吧,你妈会不会嫌我呢?”老公听了笑笑:“你想太多了,我妈最疼我了,我喜欢的全家谁敢不喜欢呀!”
  有老公这句话,赵佳期心里觉得轻松了不少,毕竟这“虚头巴脑”的事情,不是她擅长的范畴,她也懒得想。买礼物一事,就这么被搁置了。
  第一次面对老公家的亲戚,生性内向的赵佳期感到不适。老公家的亲戚们对她倒是很热情,塞给她一个大红包,又使劲找话题和她聊天。对于别人的问话,赵佳期总是有一搭没一搭地回答,除了偶尔跟老公说两句,对大家的聊天内容,她一点没兴趣,也懒得客套,脑子里净想着自己家里是如何过年的,想着想着还有些失落。
  吃过晚饭,老公的表妹甜甜突然掏出一条围巾,“阿姨,我去新加坡出差专门给你买的!”说着,她热情地给婆婆围上了。婆婆乐得合不上嘴,直夸甜甜懂事,比自己儿媳妇还贴心,说着,有意无意地朝赵佳期看了一眼。
  赵佳期光想着自己家的事情,根本没留意婆婆的变化。回来的火车上,老公一直闷闷不乐,被问急了,才吐出一句话:“昨晚我妈跟我吵架了。”
  “为什么呀?”
  “还不是因为你没送礼。”老公生气地说。
  原来一向以女强人自居的婆婆,实在难以接受初次进家门的儿媳妇居然两手空空,让她如此“没面子”。亲戚们也说,赵佳期不懂事,对长辈爱搭不理,像谁欠了她钱一样没个笑脸。老公一直在跟婆婆解释当天时间太赶,来不及买,好多地方都关门了,婆婆却说:“之前呢,之前你俩大活人干吗去了?买东西都那么费劲,她心里到底有没有我们这个家!”
  手里攥着老公家人给的沉甸甸的万元红包,赵佳期彻底蒙了。接着,老公又吞吞吐吐地说:“我妈说,咱们这么不重视她,以后干脆别回家了。”赵佳期一下子就哭了,直怪老公没让她买礼物……
  专家说法
  造成这种婆媳关系的“懒”,有社会变迁的客观影响。目前,很多小夫妻单独生活,不和长辈住在一起,避免了许多日常纠纷,同时婆媳关系的重要性也前所未有地降低了,与其他亲戚之间的人情交往更是日渐稀薄,于是心态上难免不重视、不在乎。
  应该说这在某种程度上是必然趋势,但是反过来,正因为大家不再朝夕相处,不是更得格外珍惜短暂的相聚吗?年轻人不能说自己合适了就行,仗着不懂事、父母喜欢,光知道接受长辈和亲友的厚爱。已经避免了传统的繁文缛节,年轻人理应感到庆幸,但若对长辈的礼貌和尊重、关心和爱戴、孝道和反哺都懒得打理,那则是万万不该。婆媳关系,看似没那么重要了,其实影响力无处不在,媳妇在这方面可不能省心偷懒。
  故事3
  谁能一辈子把你当“手心里的宝”
  结婚之后,徐子文总是把赵楠当个孩子一样宠着。每天下班后,徐子文都会在厨房里一顿忙活,赵楠则悠闲地坐在沙发上,一边嗑瓜子一边看闲书。为了不让赵楠饿着,徐子文极少出门应酬,偶尔单位有活动,他也是能回绝就回绝。有时实在推不掉,赵楠的电话就会接踵而至:“亲爱的,你几点能回呀?我饿得前胸贴后背,等你回家做饭。”
  
  没办法,徐子文只能推掉应酬,赶紧回家做饭。看着香喷喷的饭菜上桌,赵楠的脸上才露出笑容。
  于是,徐子文每天忙里忙外,赵楠却是闲人一个。她已经习惯了事事依赖徐子文,不管他为她做什么,她只需一句“亲爱的”,或者一个吻,就能让徐子文乐颠颠的。
  每当别人说徐子文是个“家庭煮男”时,他都会咧嘴一笑,“谁让我娶的是个娇生惯养的大小姐呢。”而遇到有人委婉地说赵楠不懂事,她也会得意地说:“我才懒得做那些事呢,男人要是宠女人,就得让她舒舒服服的。”
  这样“受宠”的婚后生活大概持续了3年,赵楠觉得徐子文没那么听话了。
  有一天,徐子文在单位加班到晚上10点,赵楠一直饿着肚子等他回家做饭。那天,徐子文由于工作劳累,也挨了批评,情绪非常不好,可赵楠却一直吆喝着肚子饿。
  看她撅着嘴巴装可怜,徐子文只能去厨房煮面。饭桌上,徐子文第一次语重心长地对赵楠说:“我不指望你能给我做饭,但最起码在我又忙又累的时候,你能料理好自己。”说完,他走进了卧室。
  第一次听徐子文说这样的话,赵楠有点想哭:为什么之前任劳任怨的他,如今却对我说出这样的话,难道是他不爱我了?
  没过几天,徐子文正在书房画图纸。赵楠走了进来,对他说:“你能帮我查一下去客户那儿的地址吗?”
  正在埋头干活的徐子文不耐烦地说:“这么简单的事情你都不会?怎么那么笨!”
  “让你帮我查查怎么了,至于这么凶吗?”赵楠忍不住朝他吼了起来,然后扭头走了。
  后来,他们不断地为这些小事争吵。赵楠越想越伤心:我以为他会一辈子宠着我,让我做他手心里的宝,谁知道他不仅少了以前的细心呵护,而且变得越来越不耐烦。难道婚姻真是爱情的坟墓吗?
  专家说法
  赵楠像个没长大的孩子,片面地理解“手心里的宝”以及它与爱的关系,结果只能大失所望。这句话最主要表达的意义是“珍惜”二字,当然还有徐子文愿意为她付出的心意和决心。可这绝不等同于他真的把她当小宝宝一样对待,那不是夫妻,而是父母,赵楠显然搞混了。
  赵楠的懒是一种依赖,一种永远当小孩被人宠爱的心愿。她生活上处处仰赖老公,还不太懂得回馈,不懂得感恩,把老公的爱当成了理所当然。男人呢,娶个可爱的老婆回家当然愿意疼着宠着,可日子久了,谁也无法忍受真的娶个孩子,自己一直做付出的一方。徐子文也需要关心,也有烦恼,心情不好时同样需要别人的理解和抚慰,可赵楠办不到,他的失望可想而知。
  所以,赵楠不能躺在对方的诺言上坐享其成,必须快快成长,否则失衡的婚姻关系恐怕会出现危机。
  故事4
  离婚是因为你太懒了!
  林橘最终没能捱过婚姻的“七年之痒”,女儿6岁时,她这个一直自诩为“贤妻良母”的34岁女人离婚了。大学里开始的爱情终成眷属曾让她得意幸福,但到了最后,这段婚姻却成了她的殇。丈夫提出离婚,这无疑如当头棒喝,击得林橘心冷如铁、遍体鳞伤。孩子、丈夫、工作,似乎在一夜之间全都没了。
  林橘是家中独女,很少做家务。丈夫黄同则不一样,因为出身农村,家里孩子多,黄同10岁时就开始洗衣、做饭了。和林橘结婚后,他也是家里家外一把抓。
  黄同天生努力,也够勤快,在广告公司工作3年,连升3级,最后自己出来开了一家广告公司。而同样学设计专业的林橘却在单位屡屡受挫,复杂的人事斗争让她宛如在夹缝中生存,几次下来,连单位的竞聘都懒得参加。
  “人往高处走,有升职的机会你该好好把握啊!”黄同提醒她。
  “职位越高,越遭人排挤。再说,你赚钱又不少,我就图个清闲吧。”林橘说。
  女儿出生后,尽管有妈妈和婆婆轮流带孩子,林橘还是觉得太辛苦了。产假休完后,由于要照顾孩子,林橘对工作更是力不从心。没过多久,她就被单位辞退了。
  黄同有时会嘲笑她:“咱俩当初学的都是设计,如今的差别却这么大。”
  “你有本事呗。”林橘无所谓地说,“我不工作正好,不用跟人竞争。”
  失业后,黄同曾让她去自己单位上班,但林橘不愿意,觉得“累,给自己人干没什么劲头”。
  林橘就这样做起了家庭主妇。起初黄同觉得,林橘在家也好,能多做点家务,自己在外辛苦打拼也值得。可每次回来,总是看到林橘把家里弄得一团糟。
  “你一天到晚在家,就不能做做家务吗?”
  “收拾那么干净干吗?也没个人来家里。”
  “这都快8点了,你怎么还没做饭?”
  “晚饭啊,我还没买菜。”
  这样的对话总是让黄同无语。矛盾激发是在女儿5岁那年。黄同去成都出差两个月,小区里有孩子和女儿在一个幼儿园,林橘就让人家顺带接送女儿。女儿放学后,林橘总是带着她去肯德基、麦当劳解决晚餐。等到黄同回来,天天吃快餐、生活没规律的女儿竟然爆肥20斤!更让黄同气急败坏的是:这两个月来,林橘竟然把从里到外的衣服都送到了干洗店。
  从那一天起,黄同就知道了:这个懒惰至极,从来不愿意自我成长和上进的女人,不值得他携手终生。而这样的婚姻若再继续下去,更会害了他们的女儿。所以,他率先提出了离婚,而不出他意料的是:懒惰的林橘想都没想,直接放弃了女儿的抚养权……
  专家说法
  林橘的问题有些严重,因为她的懒不只局限于家务劳动,而是呈现于生活的方方面面。事业上她不求进取,甚至连基本的工作都无意维持;对婚姻如同将自己托付给了老公,只希望对方奋斗;对孩子也没有太多做母亲的责任感。这些在一般人眼中极其重要、万不可马虎懈怠的事情,到她这儿都一一敷衍了事。
  她泛化的懒是对生活普遍缺乏热情造成的,没有她这个年龄应有的活力。我想,她的整个人格都是比较懒散的,估计是一结婚就以为大功告成,从此停止了自我成长的脚步。
  至于恶果,她已经尝到了,不能自我负责、不对家庭负责的人被抛弃不出意外。希望这个事件能把她敲醒,找找自己懒惰的根源,从而重新焕发生命力。
  故事5
  婚姻都得痒一痒?
  小寒和老公李斌是大学同学,婚后第二年,女儿贝贝出生。按理说,热恋男女间的那种浪漫和激情他们也曾有过,蜜月夫妻那种甜蜜恩爱他们也体会过,可结婚还不到6年,为何两人的交流越来越少?李斌觉得小寒“好像换了个人似的”,浑身洋溢着“大妈”的感觉,小寒则觉得老公总是横挑鼻子竖挑眼,对她冷淡了不少,两人别说亲吻了,连拥抱都少有。
  好在小寒的生活圈子挺广,朋友多,倒不觉得老公的变化对她来说是多大的烦恼。只是,一次闺蜜刘竹的来访,让小寒觉得她的婚姻似乎有点不对劲。
  那天一进门,刘竹就皱了皱眉:“老天,你家就这样?太乱了吧!几天没打扫了?”
  “一两个礼拜吧。不用打扫,回家就换鞋,干净得很。”小寒回答。
  见小寒披头散发地窝在沙发上,刘竹又问:“你在家就这德行?”
  “是啊。哎呦,家里又没外人,难道还要我梳妆打扮迎接老公孩子呀?”小寒白了她一眼。
  刘竹摇摇头:“你在公司也挺注意形象的,怎么在家这么邋遢?”
  “都老夫老妻了,懒得打扮,不够我累的。再说,在家穿那么光鲜亮丽干什么?我们都结婚那么多年了,他是我老公,孩子的爸,难道还能跑了不成?你就消停一会儿好吧?咱们想想吃什么,我懒得做饭,咱们叫外卖,又快又好吃。”
  刘竹心里叹了一口气,这个懒女人!她不忘提醒道:“我告诉你啊,男人都是视觉动物,你天天穿成这样,怪不得李斌说你是大妈呢!”
  小寒表面上觉得无所谓,心里也开始打鼓:老公不会真因为这个嫌弃她吧?送走刘竹,她想了又想,觉得老公应该不是这么肤浅的人。
  谁知道,李斌还真是这么“肤浅”。那天在卧室,小寒脱下衣服换睡衣,李斌瞅着她,嘟囔了一句:“大妈,您那胸衣该换换了,我都快被它整成性无能了。”
  
  小寒愣了,看着身上那件穿了好几年、连边都有些破的文胸,又是羞又是气,骂道:“你整天琢磨什么呢?色情狂啊你!”
  李斌也生气了:“说什么呢?我这是好心提醒你!你说你,根本就不重视我,人家说七年之痒七年之痒,我看我们是快痒了!”
  “我哪里不重视你了?我发现你是越来越不好伺候了,有外心了吧?想找年轻小姑娘了吧?”
  “我懒得跟你说。”李斌气呼呼地去了书房。
  两口子就这么闹僵了。同事听了小寒的倾诉,都劝她,婚姻靠经营,况且她老公说的也不是没道理。“他不是说你不重视他吗?送一件他特想要的礼物,或者弄个烛光晚餐什么的。”
  小寒撇撇嘴:“我哪里知道他想要什么。烛光晚餐?老夫老妻了,没必要弄那个。再说了,多麻烦,我才懒得费神。他爱生气就气吧,我就是这么一个人,他又不是不知道。”
  听了小寒的话,大家顿时觉得无语,她这婚姻,看来是该痒了……
  专家说法
  如果我们仅仅从表面上理解“女为悦己者容”就太过简单了,很容易和小寒一样犯懒,不是外人,还需要为了他梳妆打扮吗?
  这句话更深层的意思,是女人对待自己和生活的态度,是不是爱自己、善待自己,内心渴望做个美丽无处不在的人—上班下班都是美的,只是美得不一样。家居服饰妆容当然不必和上班一样,但舒适、干净、整洁是起码的吧,自己心里高兴,别人看着也赏心悦目。
  小寒的懒,最深层的原因还是不重视经营婚姻,以为结婚了就万事大吉。当时间把激情打磨渐逝,一定要同时添加一些替代的东西,否则婚姻的基石将变得脆弱不堪。彼此的心意(礼物、惊喜等)、温暖(起火做饭、家庭氛围等)、理解和关心(聊天、一起做喜欢的事情等)会让感情日积月累深厚绵长,在这些事情上,女人绝对不能偷懒。
  来吧,
  认识一下
  新时代的“懒”女人
  
  我们说女人别懒,并不意味着要让每个女人都成为勤劳的“全能冠军”。女人要像男人一样工作挣钱,回家后还要操持家务教育孩子,已经够累的了(据调查,超过70%的男人同意女人的压力更大),难道还要做得更完美,看老公脸色、伺候男人吗?不,我们完全支持忙碌而有条件的职业女性从家务劳动中解脱出来,可以请伴侣一起分担,请保姆、小时工等。
  这里所说的“懒”,是指不花心思、不重视、没有分配足够z9z0mdnWGx1waOpQ/3QKzw==的时间精力认真经营情感、婚姻、家庭、亲情、工作和自我成长等重要的人生课题,无论是有意的—如林橘,还是无意的—如小寒,或者曲解的—像赵楠。“懒”的背后都意味着对生活失去了热情,对爱情、亲情不够珍惜,忽略或者停止了自我成长和心理建设。
  因为懒,一些女人变得被动、消极、依赖、等待直至不能自我负责,这些品质反过来又会促使人变得更加懒散和懈怠。久而久之,形成固化的恶性循环。当问题不太严重时,容易造成假象,和社会赞许的可爱、小鸟依人、顺从、随遇而安等女性气质相混淆,不但一时迷惑了男人,还迷惑了自己。但是,别高兴得太早,当时间这把“杀猪刀”一出手,你就知道,懒人的日子没这么好过。就像故事中的“懒女”们,之前完全没有意识到,直到婚姻出现危机或瓦解了,才尝到“懒”的后果。
  
  亲爱的,别再懒了!
  
  我们当然不希望女人遭遇悲惨境地时才幡然醒悟。人生是漫长的修行,每一阶段都有需要完成的功课,犯懒落下的作业迟早会被发现,并给人生留下缺失或造成打击。与其事后痛苦地弥补重修(还不知道有没有机会),不如一开始就“别懒”。而且,即使最慈爱的父母、最亲密的爱人,也只能陪伴我们同行一程而已,不能代替我们去走人生的路。所以,不要想着一劳永逸地依附别人。
  人生的功课,简单可以分成三大块,即学习工作事业(社会生活)、婚姻家庭(情感与关系)以及自我(独处、关照、成长)的部分。在不同的时期,对于不同的人,三部分的重要性和投入可能略有所不同,但大体来说要保持平衡发展。
  如果你是一位不偷懒的女人,真的努力去做,积极去追求,用心去维护,那么等待你的也将是丰厚的回报。大处不懒,小处反而更轻松。你不但可以避免出现文中的种种危机,更有可能拥有一份喜欢的工作,高质量、相互滋养的情感关系和充满活力、内外和谐、光彩照人的自我。
  (责任编辑/罗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