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人公吉瑜,跨国公司白领,她追求完美,在竞争激烈的职场中周旋驰骋,需要表现出极好的涵养和风度、体现出女性优雅的气质、淡定自若的风采……可她却很痛苦,因为长期克制自己的情绪,导致她遇到开心的事情高兴不起来,伤心的时候哭不出来。
心理专家建议她偶尔让情绪“失控”一下,请吉瑜和老公协商好,连续几个周日,她都可以像个小孩子一样,做自己想做的任何事,随着自己的情绪释放内心的情绪……这样的体验,能让吉瑜有多大改变呢?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我感觉自己经常没来由的烦躁,明明压力已经让我喘不过气,可还要保持从容的表情;应酬让我身心疲惫,还要表现得乐此不疲;挑战让我心惊胆战,还要体现出激动和兴奋;委屈让我几乎抓狂,可还要微笑着接受!
总之,我觉得自己的一切都在装,无论是面对上司、同事、客户,就连在朋友、家人乃至老公面前,我都习惯性保持一种良好的姿态,就像是戴着一张完美面具、有着完美躯壳的木偶。
心理专家说我整个人太紧了,让我偶尔给自己的情绪松松绑。他真是一针见血,我就是觉得自己是个拉到极限的皮筋,已经失去弹性了,随时都有可能断开。
“人的情绪是多变的,尤其是女人,你长期以来以‘不变应万变’,所有的负面情绪都被硬生生压了下来,这些情绪得不到及时释放,就像是家里有垃圾你不倒出来,而是拿东西掩藏起来,时间久了你自己想象一下会是什么样?”心理专家的这段话,整整一天都在我脑中反复回响。
好吧,那就放纵一下自己,“每周当一天小孩儿”计划马上开始!
8月18日 周六 快乐就源于一颗糖的甜味
按照心理专家的建议,今天是我体验的第一天。
老公听了我的计划后,摸着我的头发亲昵地说:“我一直都想把你当成孩子来疼,只要你开心,我绝对能包容你一切的‘胡搅蛮缠。”
“那你今天就陪我去找个孩子学学,看看要怎样做才能算是个孩子。”
一个小时不到,一个小孩子就空降到了我们家,老公的小侄女—3岁的丫丫。她妈妈一脸欣喜的表情:“这小家伙今天就交给你了,我约好和朋友一起吃饭,正发愁把她搁哪呢,思哲就打电话说你想和丫丫一起玩一天。”我看到她脸上写满了如释重负和意外惊喜,看来她的心理是健康的,情绪能随表情展示出来,唉!我真是快没救了,连这也要去羡慕。
丫丫更是健康的,一看妈妈要走,直接冲上去抱着大腿:“妈,我不要在这里……”看着妈妈“绝尘而去”,丫丫哭得那叫一个“撕心裂肺”,我慌忙找来巧克力奉送到她的面前,没想到仅一颗巧克力咽下去,她的小脸立即暴雨转晴,随着吃的数量的增加,她很快变得“阳光灿烂”,手舞足蹈、又唱又跳。
原来,快乐就源于一颗糖的甜味!是我们成人把快乐的标准定义得太高、太复杂了!
一上午我都在陪丫丫玩,也在仔细观察孩子的思想和行为。我发现孩子的思想很通透,她想要什么会很明确地表达,而且很具体,比如丫丫想吃冰激凌,她就说:“妈妈总不让我吃冰激凌,你给我买吧!”我害怕她吃多了会肚子疼,也不同意给她买,她立即开始大哭起来。“哭没有用的,我不会因为你哭就给你买。”看我很坚决,她立即停止哭泣,表现得很乖:“我就吃一个好不好呀?就给我买一个!”我同意后,她就开心得直跳,抱着我不停地亲,脸上还挂着眼泪和鼻涕呢。
顿时,我明白了孩子之所以会快乐,就是因为“直接”,无论是想法、需求和情绪都能够直接地表达和抒发。这正是我所欠缺的,生活的锤炼使我们变得越来越委婉、越来越会隐藏。
8月19日 周日 当孩子也是一门技术活
我懒洋洋地躺在床上,盯着天花板思考:今天是我第一次当小孩儿,要怎么做呢?小孩都是很闹人的,是不是应该先从闹人开始呢?对,现在就去找老公闹!
正在阳台上看书的戴思哲一脸悠闲自在,我冲过去一把扯下他的书:“别看了,陪我玩!”老公一脸坏笑看着我:“我家孩子今天几岁了?透个底让我好有个心理准备。”
“就和丫丫一样从3岁开始吧!”我故作镇定,心里却一阵阵犯“恶心”,有谁见过穿蕾丝睡衣的3岁孩子呀,我就是个成熟的女人,浑身都散发着成熟、沉稳的魅力,非让我老黄瓜刷绿漆—装嫩,一时间真受不了这角色的转变。
“那我给你买个汉堡,你吃完就去一边玩会儿积木吧!我这本书马上就看完了,能不能还给我呀?”戴思哲演得倒是挺像,可我分明听出了嘲讽的意味。
“不行!不给!汉堡我也不爱吃!”
“那你想干什么,我陪你。”戴思哲依旧一副强忍着笑喷的表情。
轮到我傻了,因为我真的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最后只得勉强让他陪我看了场无聊的电影算是作罢,毫无创意、毫无难度。
看来当一个会闹人的孩子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8月23日 周四 脸上稍带一些情绪也许更好
刚刚把培训计划报给公司副总,这个古怪的小老头又开始用他苛刻而又不靠谱的眼光,提出一些毫无操作性的意见,并固执得让人崩溃。
改变就从现在开始!
我一反常态:“牛总,您所说的,我没办法落实!”而后就面无表情地看着他。
没想到这个小老头竟然慌了:“小吉,有啥问题好商量呀,咱们都是为了把工作做得更好,你可千万别生气呀!”
说心里话,我已经生气一千次、一万次了!可他连一次都没发现过,而我偶而一次的表情变化就让他慌了神。
快下班时,他还专门跑到我的办公室送了我一盒上好的白茶:“小吉呀,这个比较适合女士喝。”
我从来没见过他这样对我,就开心接受了,并回送了他一盒新疆野生罗布麻茶:“喝这个,对您的血压有好处。”
这个平时高高在上、牛气冲天的牛总眼睛里竟闪动一丝光芒,让我觉得挺温暖。
我立即把刚才的经历打电话告诉我的心理辅导师。“人们都喜欢真实,你必须要给人一定的真实感,只有这样才能拉近人和人之间的距离,如果表现得太完美了,就如同水中望月,让人无法、也不愿意去亲近。”他的话真是一语中的!
8月26日 周日 想哭就哭个酣畅淋漓
今天又是心理专家定的体验日,我的任务是:想哭就痛快哭出来!
很快突破口出现了,戴思哲找东西时不小心把我最喜欢的一瓶香水打碎了!闻着满屋子浓郁的香气,我回想自己当时费了多大的周折才从国外买到这瓶香水,一直想着从此以后我再也没办法拥有这瓶香水了,想到我身上这份独特的香气将永远消失了……
经过努力,眼泪真的流了出来,如同决堤的河流,我不停回想自己曾经的经历、自己错失的一切、自己伤心的往事,泪水越来越泛滥。
“不就是一瓶香水吗?我再给你买一瓶不就行了。”戴思哲一脸的愧疚。天知道,我就是要像个孩子,我在意的根本不是名贵的香水,而是我难得流得酣畅的泪水!
女人就应该这样: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的肩头痛哭一晚!能哭出来、能有人看你哭,是女人的一种幸福。
9月2日 周日 在家中就当一个快乐的小孩儿
经过这段时间的调整和体验,我可以说找到了当小孩子的“六字秘诀MRhAu7NMZp7wbxDq99gfAd9aFqQ0IdubI4TypxHsLxk=”:真实、直接、随性。
今天一大早我就光着脚冲到了小区的花园中,踩着鹅卵石路,感受凉爽的“足底按摩”;上午我又拉着戴思哲陪我去树林里骑自行车,感受风吹过脸颊的温柔;我要求他必须拉我的手在小区里散步,他不同意我就掉眼泪……
“你真是已经变成个孩子了,我变成孩子他爹了!不行,我也强烈要求去当孩子,你也当当孩子他妈,成不成?”
“亲爱的,你就多当一段时间孩子爹吧,我会努力成为一个乖小孩的!”我拧着戴思哲的耳朵撒娇。
虽然有抗议,但从戴思哲的眼里、心里我能感受到比以前更多的爱意。这就是我最想要的双赢效果。哈哈!
体验者说
当了两个月的“孩子”,我最大的感受是哭笑随心了,压力有释放的渠道了!不过,也苦了老公了,我把所有的情绪都宣泄到他身上,刚开始他还挺乐于接受,表示出对我这个“另类孩子”极大的耐心和呵护。可快到两个月时,我明显感受到他开始表现出疲惫感,开始对我应付了事。
所以,我建议大家如果也想尝试这个体验,一定要把握好“度”。
1.体验时间最好不要超过两个月。
2.在这两个月中,选择当孩子的日期最好在周末,尤其是周六晚上和周日上午最合适。周一到周五的晚上也可以适当“撒撒娇、耍耍赖”,但要点到为止。
3.宣泄对象最好也能微调一下,偶尔让老公歇歇,找找闺蜜、父母做临时宣泄对象也是挺好的。
4.对老公要心疼一些,总让他哄你很辛苦的哦。要记得给回报,即使一个吻也是很实用、效果超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