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英语创始人李阳和妻子Kim Lee的离婚官司持续了一年,尚无定论。这对曾经志同道合的夫妻,至今仍无法走出家庭暴力的阴影,从法庭内的紧张对峙,到法庭外的指责谩骂,他们的关系持续恶化。
Kim说,她现在每天都会关注疯狂英语的微博,“跟踪”李阳的动向,一旦知道他要来北京或是出现在附近的省市,自己就会带着3个孩子住到朋友处。
她担心,过去一年手机上不时收到的人身威胁成真;她怀疑,判决迟迟下不来是因为李阳在中国的特殊地位;她纠结,明明可以一走了之,回到美国,却一次次选择折腾的生活。
“我并不指望通过离婚获得未来,但我坚持离婚,因为它符合法律,彰显义理。”Kim认为,无论孩子(的抚养权)还是财产,都是她应得的——李阳必须为他的行为承担后果。
他说谎,因为他“病”了
3次开庭,李阳出现了两次,均要求不对外公开。Kim无法理解,为什么本该由受害方因保护隐私需要而主张的权利,却成了加害方躲避媒体的理由。
去年底,离婚案首次开庭,Kim称,李阳在庭上说自己没房、没车、没钱,立即被对方否认。今年3月,第二次开庭期间,据Kim了解,法院查出李阳名下有二十多处房产,主要分布在一线城市。而她的代理人也证实,除多处房产外,李阳还有不少银行存款,保守估计有几千万,但只是小部分,还不到全部财产的一半。
“我(对调查结果)很惊讶,毕竟我一直住在李阳妹妹的房子里。”Kim对现状的担忧很大程度上来自一种“随时可能被赶走”的不安全感。
她在写给反家暴网络的一封信中透露,由于未按时缴费,住处的电话和互联网一度被关,水电险些被断,好在物业经理非常和善并承诺不会照做。
离婚案既耗时又费财,Kim只想迅速地、平静地离婚,她问法院为何迟迟不出结果,得到的回复是“李阳不合作,我们工作也很困难”。
“不合作”指李阳不愿出具购房合同、贷款凭据等财产证明。Kim曾用短信提醒李阳法院规定的提交材料截止日期,对方只回了一句“见鬼去吧,我就算把所有东西给任何人也不会给你的”。
第三次开庭,Kim要求分割李阳名下现有的8套房产,还有一套2007年以180多万元价格转让的房产,另外由李阳于2002年、2004年转移的492万存款,也要求100%赔偿。Kim要求李阳支付3个孩子累计34年的抚养费约五六百万元,追加5万元精神损失费。
在疯狂英语工作了12年的Kim称李阳“哭穷”十分荒谬,为此,她向媒体发过李阳讲座门票2000元的广告,并告诉记者,自己执教过的疯狂英语“白金班”,光学费就高达15万,每年在各个城市举办的夏令营和冬令营,疯狂英语从每位营员那里也能获得近三万元的收入。
让她最不能忍受的是,有一次,李阳的借钱短信竟然发到了大女儿的手机上。得知爸爸需要紧急筹款1000万购买英语教材,懂事的孩子竟然用午饭只吃水果的方式省钱,直到老师问起孩子是不是在减肥,Kim才了解真相。此后,她收回了女儿的手机,中断了原先从不干预的父女“单线联系”。
除了财产分配,孩子的抚养权争夺也是离婚案的焦点。在Kim看来,李阳平时给孩子的爱很少,现在和她争夺只是出于攻击的目的。
Kim坦言李阳恨她,“一年多了,家暴风波并未平息,虽然许多人依然捧着他,赞美他伟大,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不接受他,他的微博每天都有5个人管理,负责删除负面评论。”
李阳在发给她的一条短信中说:“多亏你,我获得了仅凭个人努力永远无法获得的关注,我一辈子感激你,谢谢,你这个愚蠢的美国人!”
Kim发现,自己越来越不认识李阳.最深的体会是,他从一个教师变成了纯粹的商人,对财富的追求超过了对家人的珍惜。
深谙家庭教育的她从不在3个女儿面前说她们父亲的坏话,只是告诉她们父亲精神上“生病了”,需要分开一段时间休息。尽管老大和老三都曾亲眼目睹爸爸的暴力,书柜上,无论是全家福,还是李阳和Kim各伸出一只手比划爱心的照片,都放在原来的位置。
“过去我希望和李阳每天在一起教书,现在女儿们能和他关系和睦成了我最大的梦想,”Kim的声音有些哽咽。
对家暴说不,是我的底线
尽管在接受采访时承认对妻子动粗,但李阳否认自己的行为属于家庭暴力,而在美国长大的Kim对中国尚不存在一部相关的法律,感到无奈。
一项调查显示,在我们身边每3个已婚女子中,就有一个曾经或正在忍受婚姻中的身体暴力。在Kim看来,家暴不是一个国家、一片区域,或者特定年龄段独有的问题。
因此,当人们试图以“在中国”这类句式开导她时,她的第一反应是捂住耳朵,当《南华早报》把采访她的文章标题定为“中国允许男子对妻子动手”时,她感到很难过。当她5月回美国时,CNN、Fox等媒体向她邀约,谈论中国的不正常现象时,她一一拒绝了。
过去的一年中,Kim不断从普通的中国人这里获得“正能量”。去市场买菜,蹬三轮的中年男子会冲着她高喊:“李太太,我支持你,家暴不是中国的文化。”
她最欣慰的是女儿的理解,不久前在双语国际学校就读的大女儿写了篇《我的偶像》,其中写道:妈妈个子很高,鼻子很大,她特别坚强,愿意帮助周围的人……
在Kim的记忆中,有一个画面她每次想起来都忍不住流泪。那是遭遇家暴后,她来到验伤机构,负责拍照的是一个男人,隔着一层薄薄的布,外面还有围观的人群,要不要脱衣服,她挣扎了很久:一个耳朵里的声音是“你是一个女老师,你看看自己在做什么,赶紧离开吧”,另一个耳朵里的声音更大,杂乱而真切,“我母亲自杀了……整整16个小时我蜷缩在床上,因为爸爸一直在打妈妈,我很害怕……”
“在那一刻,我意识到自己不是一个人,如果放弃了,我会让无数人失望。”Kim的责任感最终占了上风。
由于担心工作会削弱争取女儿抚养权的优势,Kim暂时没有正式的工作,但她并不闲着,不仅在编写儿童家庭教育的双语教材,每周还要给社区里的老年英语爱好者上课,她拿着《中国妇女》杂志上自己的故事和照片,露出大大的笑容,称学生是自己的骄傲。
她还是红枫中心(女性公益热线)、反家暴网的志愿者。当注意到北京有不少女性家政服务员,拿着一千多元的工资背井离乡,只为了逃离家暴的魔爪时,她义务教她们日常英语会话,培训她们如何带外国孩子,还制作提供家政服务内容勾选的英语卡片,帮助她们在外籍家庭中获得工作,实现收入翻番。
过去的一年,有一千多人给她写私信,发邮件,说出自己遭受或目睹家庭暴力的故事,往往开头是“Kim老师,我从没有对任何人说过……”
第三次开庭时,有7名志愿者身着背面印有“家庭暴力零容忍”字样的T恤,脸上画着被打的伤痕,举着一幅收集了一千多个签名的卷轴,高唱“伤不起”。李阳走过时大声抗议“打官司就是打官司,不带这么策划的”,Kim则表示事前毫不知情,很感动也很开心。
Kim说,支持她和反对李阳是不同的概念,就好像每个人都可以选择不喜欢她,或者追随李阳,但如果因此连家暴一起放任,她不能认同。
她告诉女儿家暴是绝对不能忍受的,带她们一起参加志愿者活动,她希望自己可以成为更多人的榜样,传递“说出来”的勇气和力量。
Kim记得,1999年李阳在竭力邀请她加入疯狂英语时,曾夸她“嘴巴大,声音大”,“他说的没错,现在我想让自己的声音被更多人听到。”她的语气无比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