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发科技:项目投产顺利 增发仍在进行等

2012-12-29 00:00:00
股市动态分析 2012年6期


  金发科技:
  项目投产顺利 增发仍在进行
   传闻:2000吨碳纤维及1000吨碳纤维复合材料项目即将投产,将填补国内高性能碳纤维的空白。
  记者连线:金发科技证券部工作人员称,具体项目的投产属于经营管理部门的工作,对项目投产情况表示不知情,定向增发的仍然在进行中。
  金发科技是国内改性塑料龙头企业,依托强大技术研发能力和完善的销售渠道,公司在下游家电及汽车行业不景气的背景下,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87.6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51.7%。
  根据此前媒体的报道,金发科技去年10月中旬正式投产的珠海万通首期年产3万吨完全生物降解塑料聚酯生产项目PBS运行稳定,截至1月9日释放产能1万吨左右,另外,珠海万通第二期年产9万吨完全生物降解塑料聚酯生产项目已经启动建设,并有望于今年10月投产。该报道是针对公司的生物可降解塑料的规模及其发展所透露的信息。
  公司的碳纤维项目在目前国家大力提倡新材料的研发下,也发展得较为不错。据悉,碳纤维长期被国际寡头垄断,目前国内年需求量1万吨,基本是依靠进口,应用领域也多局限于体育器材。根据预计,碳纤维的需求量到2015年将达到2万吨。长期依靠进口无疑加大了成本,也使得该领域具有一定的外部依赖性。金发科技于去年9月份获得证监会关于公司公开发行的通过,未来计划新建天津和江苏昆山两个生产基地,实现年产能180万吨,同时加大可降解塑料、碳纤维等新材料的产业化进程。而去年9月公司发出的公告显示,公司将以自有资金投资该项目,第一期投资总额不超过3亿元,投资期限为3年。这表明,该项目进入投产期应该不是空穴来风。
  另一方面,金发科技自九月获得证监会关于公开发行的批文后,公司的增发就再无音信,在增发进入最后冲刺期后,市场传出这样的消息,很可能是公司在借此造势,为即将到期的增发造势。
  
  金瑞科技:
  资产注入时间没有那么快
  传闻:金瑞科技大股东五矿集团重组即将完成,对金瑞科技的资产注入也即将启动。
  记者求证:金瑞科技证券部工作人员称,大股东方面的消息并不知情,资产注入的传闻一直都有,但是近期并未听到要启动资产注入,这个时间应该不会如市场预期得那么快。
  金瑞科技的大股东为长沙矿冶研究院,实际控制人为中国五矿集团。五矿集团起家于贸易。由于国资委要求央企做强做大,为了避免被整合和寻求发展壮大,这家企业近几年逐渐向实业转型。2009年,五矿集团一举收购世界第二大锌矿生产商、澳大利亚第三大矿业公司OZ矿业公司核心资产,先后与科弘系5家企业、长沙矿冶研究院、鲁中冶金矿业集团、湖南有色金属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成功实现重组,重整并控股青海庆泰信托公司。
  由于央企的整合重组,五矿集团在2010年加速了旗下公司资产的整个,金瑞科技在此过程中成为其旗下控股公司,分析人士指出,金瑞科技将成为五矿集团锰资产整合的平台。
  目前金瑞科技已经拥有从碳酸锰矿→电解金属锰→四氧化三锰的锰系列产业链。根据五矿集团对公司大股东长沙矿冶研究院的战略定位和对金瑞科技的后续发展规划,五矿企划(2010)69号文件《关于明确长沙矿冶院战略定位的通知》明确了锰产业链核心环节将作为公司今后业务发展的优先选择。而公司规划也表示,未来将考虑进一步投资新建高纯硫酸锰、高纯醋酸锰等锰盐生产线,还筹划运用自主开发的利用电解金属锰浸出渣制作建筑用砖的技术,进行锰渣综合利用,最终目标是打造完整的锰系产业链。
  从2011年上半年公司的定向增发来看,公司收购桃江锰矿的成功,更加明确了公司成为五矿集团锰系资产平台的定位,从公司的后续规划看,不排除未来继续注入锰相关资产以及向电源类业务拓展的可能。
  
  新联电子:
  新增产能部分投入使用
  传闻:公司年报中可能会有高送转出现,近期参与了大型国网投标等,对2012年业绩贡献很大。
  记者求证:新联电子证券部工作人员称,关于转增股的计划投资者可以密切关注即将公布的年报,公司目前并没有参与国网投标或者其他大型投标,新增产能项目已经部分投入使用,对2012年的市场仍然是充满信心。
  随着去年12月23号新联电子发布公告称,公司在江苏省电力公司“2011年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智能电表推广及应用项目所需采集器、集中器”招标中,中标总金额达到5486.4万元,似乎就保障了新联电子2012年高增长的业绩。因为同月13日,公司在国家电网集中招标中获得了5417万大订单。
  有分析认为,公司在去年12月频繁获得大订单,一方面验证了电网公司正在加大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力度以及新联电子在设备供应商中的竞争力,另一方面则为公司明年的业绩持续高增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并预计,公司目前在手订单中,需结转2012年交货并确认收入的订单金额或已接近1.5亿元,其中大部分将于明年一季度确认,公司明年一季报再次实现同比高增长几成定局(2011Q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