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在思考和行为方式上存在着很多差别,但是,哪些差异更重要?男女之别又是如何形成的呢?我们不妨来重新审视一下
神经生物学家唐纳德·帕夫最近又添了一本新作《男人和女人:内幕故事》。去年11月,这位纽约洛克菲勒大学的教授,在德国海德堡欧洲分子生物学实验室举办的名为“性别差异”的学术会议上发表了重要演讲,他的演讲是“科学与社会”系列研讨会的一部分。
男女差别的议题是科学研究的热点领域。会上,许多科学家指出,在我们接受“男女有别”这个结论的时候,从男女行为或思维方式的不同来探讨,却会遭致“性别政治”的干扰。
男孩的玩具与女孩的玩具
在对待玩具的态度上,为什么女孩喜欢娃娃,男孩喜欢车?有人将这归结于文化的影响,是将儿童像成人一样进行性别塑造的结果。但是,我们来看看这个例子:雄性长尾猴即使从来没有玩过车,它们还是偏爱玩具汽车,而那些患激素失调症的女孩因为产生了过多睾酮,也会开始喜爱汽车。这证明了对玩具选择的先天成分,可能会在出生后被社会化过程放大。
美国马里兰大学帕克分校的玛格丽特·麦卡锡做了一项有趣的研究,发现大脑中叫做“杏仁核”的脑区,对于处理情感和社会信息非常重要。在这一结构中,雌性老鼠比雄性多出大约30%~50%叫做“胶质细胞”的成分;与此同时,雄性老鼠的大脑含有较高的内源性大麻素水平,它是一种体内自然产生的分子,与大麻中的活性成分一样刺激神经回路。
然而,当研究人员给雌性老鼠注射了大麻制剂后,他们发现,三日后,这些老鼠杏仁核中的胶质细胞比例降低到了雄性的水平。这时候的雌性老鼠就像雄性一样玩耍,比常规的雌性活动量大30%~40%,而且更沉迷于打斗游戏中。
雄性和雌性老鼠大脑的主要结构差异与人类相似。哺乳动物在关键的生存行为下,都有同样的神经机制。只是这种类似的神经生物学基础,是否在儿童上有所差异还未知晓。
男女患病差异和大脑结构不同
男女所遇到的心理疾病和学习困难的类型,有明显的区别。男孩更容易患语言障碍,比如诵读困难,男孩比女孩多4倍。此外,据保守的估计,男孩患多动症的人数是女孩的两倍。男人的抑郁症是女人的两倍,男人也更容易患酒精依赖、反社会人格障碍。即便是男女发病率相同的疾病,比如精神分裂症,也存在两性发病年龄和症状的差异。
这些病情的性别差异,是因为大脑结构的不同,所造成的不同弱点所致。比如,杏仁核是大脑里的重要结构,负责处理如恐惧和进攻性的情感,男人的杏仁核较大。海马是记忆的关键,女人的海马比较大。大脑的区别是由基因、激素和环境的组合塑造的。剑桥大学研究性别发展的科学家梅利莎·海恩斯海恩斯说:“所有这些条件合在一起,产生了男女的差异。”
进化中的性别差异
拿竞争来说,男性之间的竞争,90%是传统人类社会的特点,但是亚马逊的吉瓦罗人拔取了好战的头筹。他们通过埋伏、袭击和其他好战行为,使男性有高达60%的死亡率。然而,对于赢得了战斗的吉瓦罗男人,奖赏是很高的:其社会地位提高,受女人的欢迎度也增大,这使得他们更容易传递自己的基因。
哥伦比亚密苏里大学的大卫·吉尔里研究指出,现代社会也同样存在的竞争。不过,常常是变相为财富竞赛。他说:“野心、进攻性、想要超越其他人,这些品质是一样的,只是表现方式不同。”
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莫妮卡·伯格霍夫·莫尔德说:“如果两性选择了不同的特性,而他们又不得不在一起产生后代,很显然就会有冲突。”一个简单的事实是,女人必须怀胎十月,而男人对生殖行为的付出可能要小得多,这就可以解释在养育孩子的投入、性伴侣的数量等关键因素上的差别和态度的不同。
在当今女性自食其力的社会中,男性财富不再那样是潜在地位的象征,男人为此的竞争也减少了很多。进化可以部分解释男女不同的天资和行为,但并不是完全决定性的和不改变的。
先天因素与后天因素
肯定有足够的科学研究揭示诸如“为何妇女天生数学不好”(其实并非如此)、“为何男孩和女孩往往会玩不同的玩具”(可能也未必这样)之类的问题。
首先,我们对性别差异的生物学基础有了很多了解。研究表明,我们既有“偏女”基因,也有“偏男”基因,而性别分化是由二者的微妙平衡所制约的。比如,2006年,意大利帕维亚大学的彼得罗·帕尔马等人研究指出,一个叫做r—spondin1的基因能促进卵巢发育。如果没有这个基因,基因本来为女性的人,会在身体和心理上成长为男性,不过他们具有不明显的外生殖器,而且不育。
并且,现在人们已经清楚地认识到,激素和基因能够相互作用,从而牵扯到大脑布局,并最终影响到行为。此外,基因的作用也可以反过来被个人经历所修改。比如,一个孩子的早期环境可以引发DNA的化学改变,即所谓“表观遗传”变化,这种情况并没有改变一个基因的实际序列,只是使基因在某一特定组织中处于活跃或静止状态。
所有这些性别决定因素都有一个重要推论,这就是,性别并不像人们一度认为的那样,是在出生时就确定了。天性和养育,对塑造男女差异都有作用,人体没有一个部位像大脑一样,终生都在被不停地被重塑。
孩子的“大脑性别”存在关键期,很多变化都是伴随个人经历而来的。比如个人对爱情或食物的态度,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后天塑造出来的。大脑成像研究已经显示,当我们到达成人阶段时,男女大脑的结构存在无数差异,但神经科学家对大脑结构的差异为何转变为行为的差异,还知之甚少。
性别差异的真相
美国国家精神卫生研究所的杰·基德和朱迪思·拉波波特指出,性别对行为的影响,只有对身高影响的大约一半。比如,玩耍行为在性别之间的差异,远不及性别认同或性取向。实际上这表明,平均起来,男孩比女孩更愿意参加打斗游戏,或更喜欢卡车玩具而不是娃娃。虽然这也有例外,但我们并不能单从一个孩子的玩耍偏好来预测其性别。
这些男女的差别之处包括进攻性、移情、自信心和认知能力。而在言语流畅性和数学成绩等方面表现出的性别差异,远不及人们通常所以为的那样。而有些被认为具有性别差异的特性,实际上在两性之间没有发现差别。这些性状包括计算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领导潜力。
换句话说,在科学描绘的图画中,性别差异是真实存在的,但却不是决定性的。在某些方面,男人往往倾向于一种方式,而女人倾向于另一种方式,但是教育和环境在塑造这些差异上所起的作用,可能具有更大的影响。(来源:《中国新闻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