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谣里的阜阳

2012-12-29 00:00:00张殿兵
安徽文学 2012年7期


  摇啊摇,
  摇到外婆桥,
  外婆夸我好宝宝,
  一只馒头一块糕。
  摇啊摇,
  摇啊摇,摇到外婆桥。
  这首充满亲情的童谣,我曾在童年时代用幼稚的童声大声朗诵。它让我们想起曾经的时光,那种为我们的祖先世代重复,但却永远不曾写进历史教科书的日子。多少年了,我们在这种乡土气息中长大,又把这种乡土气息传递给后代。它延伸了我们的生活和那绵长的记忆。
  民谣可以被看成一种文学,但却不能用传统的文学价值观来衡量它的长短。因为在传统的士大夫心中,学术与文章是经邦济世的载体,无意义的民谣显然不合乎这一标准。民谣并不是依据严格的文学范畴打造出来的精神产品。就其文学角度而言,民谣着重以趣味与音韵为主。
  产生于汝颍河的乡土阜阳民谣,其实并不一定需要意义。对于民众而言,民谣是表达情趣最常用的工具,无所谓内容或者意义,甚至也不需要具备基本的逻辑,只要有声调,读来朗朗上口,诙谐有趣即可。
  黄鹄黄鹄,戢其翼,絷其足,不飞不鸣兮笼中伏。高天何跼兮,厚地何路!丁阳九兮逢百六。引颈长呼兮……
  这是2600多年前的颍上人管仲创作的《黄鹄谣》,迄今为止是阜阳最早的民谣。管仲以黄鹄来比喻自己,感叹自己一事无成的前半生。他就像那只笼中的黄鹄一样,空有飞向蓝天的志向,却处处碰壁。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阜阳剪纸,早在南北朝时期就有关于剪纸的歌谣流传。《木兰辞》载“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所谓“花黄”,即为金黄色的纸剪成星、月、花、鸟等形状贴在妇女的额上。阜阳童谣《对板子》表现农村青年妇女精彩的剪纸艺术:
  对,对,对板子,南院娶个花婶子。
  脸又白,手又巧,两把剪子对着铰。
  剪个桃,桃有毛,剪个蝴蝶飞上天。
  铰个杏,杏儿酸,铰个小猴子会爬山。
  民谣运用传统的白描手法,朴素自然,不事雕琢,从肖像到灵巧的手艺,生动传神地刻画了一位剪纸女子的形象。
  阜阳还有一种谶语歌谣,也称谣谶、图谶、谶纬等多种称谓。指事后灵验的预言或者预兆,这种歌谣具有神秘色彩。因此,谣谶可以理解为一种以歌谣形式流传于民间的预言。在我们阜阳流传的谣谶则以民间预言起义为主。
  元朝末年,由于黄河决口,大量民夫被征派治河。界首人刘福通家破人亡被迫举起反元起义大旗。起义前,派遣人员在沙颍河一带预先埋下了几块一只眼的石头人,随即向大众散布谣谶:
  “莫道石人一只眼,此物一出天下反。”
  其实不仅如此,还有中秋月饼的起源,也是与刘福通有关。为了反抗元朝腐朽的统治阶级,刘福通派人做了大量的面饼送给贫苦人民吃。待贫民掰开面饼里的纸条时,发现里面有反元起义传递的一种信号歌谣:
  “月饼馅里存天书,八月十五杀鞑子。”
  在常态社会下,民谣作为民众的消闲娱乐,描述的内容大多是充满乡土气息的生活场景与情趣。但在民谣中,也有相当一部分是反映社会时政的内容。民谣也有其政治意义,表达对政治的感受与好恶,始终是民谣不可或缺的一种属性。
  元末刘福通起义后,率先攻破颍州府,杀知州张克让祭军旗。又开仓放粮,出榜安民,合城欢呼,到处流传一首政治歌谣:
  满城都是火,州官四处躲。
  城内无一人,红巾府上座。
  明朝末年,李自成率领的农民起义军攻打颍州城。颍州城流传这样一首歌谣:
  颍州开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
  纳粮,其实就是今天的纳税。闯王一来就可以不纳税,这样的政治承诺听起来多么诱人啊!如果冷静地想一想,这承诺能兑现吗?不纳粮,那闯王领导的几十万大军和马匹吃什么?因此口号和承诺只是一个美丽的谎言,但却有诱惑和煽动性。制造这种美丽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