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3日国债期货开始在部分金融机构进行仿真交易,这表明国债期货的研究已经就绪,正式进入到上市前的测试和完善工作。国债期货恢复上市后将成为中国第二个金融期货品种,在推进中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和利率风险管理方面将发挥积极作用。
3.27事件的教训
谈到国债期货会使不少老金融人感到心有余悸,1995年“3·27”国债事件仍令大家记忆犹新。当年之所以会发生这样的风险事件,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其一是当时的政策环境不够透明。财政部通过保值贴息的方式对国债持有人进行保护,由于信息并不公开透明,没有起到合理影响投资者预期的效果,从而导致对赌行为的发生;其二是当时国债期货上市的基础并不稳固。当年“3·27”国债对应的1992年发行1995年6月到期兑付的3年期国库券的发行总量仅为240亿元人民币,这样少的数量无法为期货市场交易和交割提供充足的标的产品,容易造成逼仓情况的发生;其三,当年国债期货风险管理制度尚不完善。“3·27”事件的主角之一由管金生领导的万国证券在没有足够保证金的情况下大量开仓,最终导致巨额亏损,这样的情况在目前的期货市场中是不可想象的。
国债期货上市条件成熟
当今的期货市场经过20年的发展已经颇具规模,同时风险管理制度也日臻完善,特别是股指期货在2010年上市之后的平稳运行给了中国期货市场更多的信心。
首先,目前我国国债市场规模庞大足以支撑国债期货的交易和实物交割。当前中国国债存量超过6万亿,位居世界前列,为国债期货交易提供了坚实基础。而且合约设计的可交割债券是在最后交割日剩余期限4-7年(不含7年)的固定利息国债,其存量也较为充裕。目前中国国债存量最大的品种主要集中于5、7和10年期,这些债券未来都可能成为国债期货的交割品。
其次,期货市场的风险管理制度已经十分成熟。经过多年的研究、摸索和实践,中国期货市场已经建立了严格的保证金存管制度,以及涨跌停板、强行平仓、强制减仓等一系列的风险管理措施来保证期货交易的平稳运行。目前中国除了存贷款基准利率外,像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和回购利率等都已经实现了完全的市场化,因此信息透明度大大提升。类似于“3·27”这样的风险事件在今日的期货市场很难重演。
国债期货开闸的意义
在当前中国经济条件下恢复国债期货的上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随着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变化以及国内宏观经济政策的调整,中国的利率波动已经出现明显加剧的趋势,国债期货的上市有利于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以及部分企业规避利率风险。其次,中国正处于利率市场化改革推进的关键时期,国债期货的上市有利于反映市场投资者对未来利率的预期,对改善目前的利率形成机制有重要作用。拟上市的国债期货是5年期,而5年期正好处于1、3、5、7、10年关键期的中部,5年期利率的变动对于其他期限利率的变动将起到较大的影响。这也是选择5年期作为标的重要原因。最后,国债期货作为利率期货中的重要品种,它的上市对于期货市场和债券市场未来的发展都将存在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