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个方式提醒我

2012-12-29 00:00:00丰纳纳
婚姻与家庭·性情读本 2012年2期


  丰纳纳说,老公那庆是唠唠叨叨的“唐僧转世”。而自己,就是那孙猴子,天天听唐僧说:“悟空,不可……”每天,那庆都会反复提醒她“准时吃饭,东西带齐了没有、取钱不要忘退卡,过马路不要听歌……”刚结婚时,丰纳纳挺享受。可慢慢地,她受不了了:“一点小事,他却总是皱着眉头指出来,每天不厌其烦地挑我的错。我知道自己这些小毛病,但天天被人这么提醒、指责,特烦。”
  上周,楼下的大爷找上门来“你们拖鞋声音太大,吵得我睡不好。”这回好了,丰纳纳一天要听上10遍那庆的提醒:“好好走路行不行?”丰纳纳觉得崩溃了,每听一遍都像炸毛的鸡,恨不得啄烂那庆的嘴。
  相信不少夫妻都会遇到类似于丰纳纳和老公的矛盾。我们都愿意伴侣变得更好,在生活小事上更相融,但如何说、如何做,却让人困惑,一不小心,沟通就进入了死胡同,善意的提醒反而会引发夫妻大战。丰纳纳决定,用一周时间多尝试一些方法,让那庆换个方式提醒自己。她能成功吗?
  12月5日 周一
  晚饭后,那庆捧着肚子“瘫”在椅子上,垂着头,眉心皱得像魔芋结。这几天他天天加班,回到家就摆出一副“闲人勿近”的脸。我知道,男人经常想躲进自己的山洞里,这时,老婆也是闲人一个。要给他们空间,等他们思考够了主动从山洞里钻出来。
  道理我懂,可我憋着一股气。你要“钻山洞”就老实在里面待着,谁受得了你这边一副“山洞脸”,转头就像电子狗一样随时挑我的错?不行,该说还是得说。我清了清嗓子:“那庆同志,为了避免以后吵架,我总结了几个句型,你以后提醒我时直接用这几个句型。”
  “嗯。”他应了一句,明显有点心不在焉。
  “你听不听啊?”
  “你说吧,听着呢。”他的脸上又浮现出一副不耐烦的表情,每次挑我错的时候,他都是这样一副表情,好像我给他惹了多少麻烦似的。比起挑错的次数,我更介意他的语气和表情。我不是怕被提醒,但我希望他可以用轻松的方式说出来,不要让我时刻感觉到“你看,你又错了,说多少遍了你还错”。
  我把笑堆在脸上:“你听好了啊!句型一:老婆,走个猫步呗!句型二媳妇,走路再这么响我就得背你进屋了!句型三保持一小时不趿拉拖鞋,就亲一个!”
  那庆点了点头,洗碗去了。看他没多大反应,我有点挫败,但心中仍抱着很大期待。
  洗完澡,很冷,我冲向屋里换棉拖鞋。刚到屋门口,那庆就出现了:“我背你吧。”他说得一点都没有开玩笑的效果,仍然一脸不耐烦。我的火气“轰”地燃了起来,原来他根本没明白我的意思。我生气了:“好好的话你非得这么说吗?”
  他振振有词:“不是你让我说这个句型吗?”“我让你用这种语气说了吗?”“我又不是演员!”过了一会儿,他一副很大度的样子拍了拍我:“算了,睡吧,很累了。”我最讨厌他说这句话,好像他是宽容大度的那一个都是我在找茬儿。
  算了?谁跟你算了?既然换句型没用,那我就换角色,也让他尝尝不停被挑错的感觉。
  12月6日 周二
  那庆有个毛病,上“大号”很慢,上完后还冲不干净。好,今天就先用这个“开刀”!他刚坐上马桶,我就面无表情地拿着牙刷路过:“一会儿你冲干净啊,成天也不检查。”他拿手机刷微博,“嗯”了一声。刷完牙,进去拿洗面奶时,我又说了一句:“冲干净啊。”他的眉毛皱了起来。
  洗完脸,我接着用不耐烦的语气催了他一次“快点上,别看手机。”他很快皱着脸出来,趁他冲完水检查时,我又来了一句:“冲干净没有?这么大人了!”他顶了我一句:“你自己检查呀!”哼!知道烦了吧,要的就是这效果。
  晚上,那庆洗碗时,我又“出招”了。
  “水龙头关小点。”“你洗碗太费水了。”“打洗洁精的时候把水关了。”“咱们家水费比别人家多好多。”“有必要冲那么久吗?”
  那庆受不了了:“要不你洗?”“行啊,我洗碗没问题,你做饭吗?”他不吭声了。
  怎么样?被别人挑错的滋味不好受吧?
  12月7日 周三
   一大早,在我重复昨天伎俩、继续“骚扰”他蹲坑后,我俩不顾上班迟到大吵了一架。
  那庆很生气:“你故意找茬儿是吧?”
  “你平时怎么对我的,我就怎么对你。”
  “我那是为了你好!你走路声音响,想让楼下老大爷一直对你有意见?我提醒你早睡觉怎么了?你自己不也总说要早睡早起?提醒你不要丢三落四不好吗?”
  “我也是为你好啊,上厕所不看手机是好习惯啊,提醒你冲干净不对吗?我也是为你好啊!”
  “行,那我以后一个字儿也不说行吧?你爱怎么样怎么样。”
  我急了“我又没说你不能提醒我!你能不能不要每次都皱着眉头,一脸不耐烦地说?”
  “我不说你时我也会皱眉头,我每天下班回来很累。”
  “我也上班,我也累!不摆个臭脸提醒我很难吗?现在你也知道了吧,总被人不耐烦地挑错挺难受的吧?换个方式不行吗?”
  没想到,那庆居然说:“我不是因为你挑我错生气,你可以继续提醒我,我觉得我能正视我的缺点。你不是经常说我土包子吗?我也没生气啊,我是土,我承认。我生气是因为你摆明了在找茬儿,我觉得这样很没劲。”
  他居然看穿了我的伎俩,他居然说他明事理而我不能正视自己的缺点,他居然说我没劲!
  我摔门而去。
  12月9日 周五
  冷战。连着3天的冷战。
  我俩谁也不理谁。那庆早上也不在家上厕所了,宁可憋一个半小时去公司解决。晚上号称加班,也不回家吃饭了。不用给他做饭更好,姐美容去!
  美容院里,我一边敷着面膜,一边把这些事跟美容师小柳抱怨了一番:“你说,换你气不气?”
  小柳犹豫了—下,说:“纳纳姐,换成我可能也会有点烦,但应该没您这么大反应。”
  怎么,难道有问题的人是我?
  小柳又说:“纳纳姐,您为什么这么怕别人总‘点瞪’你啊?”
  是啊,为什么我这么怕呢?厚厚的眼膜和面膜把世界覆盖得一片漆黑。我闭上眼睛,想起小时候。
  每天早上,妈妈都在不停地挑我的错。“动作快点儿”、“怎么又不叠被子”、“书包收拾好了没有,不要天天忘带东西”、“走路抬起脚来好好走”……在她眼里,我一身毛病。她每天不停地说,只要我稍微懈怠,就毫不留情地立刻提醒。她越这样,我就越敏感、反抗。于是到现在,我还是爱磨蹭、不爱叠被子、丢三落四、懒洋洋地走路…上大学学教育心理学时,看到国外家长不会一直揪着孩子的错处,而会在他们有一点改变时及时鼓励,我特别羡慕。
  我突然明白自己为什么反应如此剧烈那庆的方式让我想起了妈妈,让我想起小时候被不停提醒错误的感觉。我会觉得,你是我老公,你是最理解我的人,怎么连你都这么对我?为什么我对学生都能做到鼓励,你却不鼓励我?为什么你不关注我的优点,只盯着我的毛病,让我觉得自己一身是错?于是我满腔委屈,不停地对着那庆呐喊“你不能换种说法吗?”但我没有告诉他我为什么会这样,我也没告诉他,其实我想从他嘴里听到鼓励。
  晚上,我把这些都写在私信里,发给了那庆。
  12月10日 周六
  一早起床,我收到了那庆昨天夜里的回复。
  “看了这些,我才明白你为什么会那样。我也想了想自己,我爸有段时间生意失败了总喝酒,我妈劝不动他,就让我盯着,我就不厌其烦地天天说‘少喝点,注意身体’什么的。有人要债上门,也是我出去挡。可能因为这个,我太希望家里没有麻烦,大家都好好的,别因为坏毛病把生活弄糟糕。我是为了你好,你干吗把我当阶级敌人?我也会想,你和我爸都是我最亲的人,为了我,你们不能改改吗,我也觉得委屈。以后我会尽量少指责,多鼓励。如果做得不好,你也理解理解我。”
  我扭头,那庆正在客房里睡得香,我忍不住凑过去亲了他一口。
  其实我知道,那庆不是个善于调动气氛、鼓励别人的人,但我不会再像以前那么生气。因为我知道了自己的问题,也真正了解了他的想法。
  一周的体验只是改变的开始,但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当两人的沟通总在一个死胡同里打转时,需要改变的不是表面的方式方法。有时真正激怒我们的并非对方,而是深埋心底多年的“地雷”。只要两人剖开内心,互相真正理解,改变就会像3月被风吹绿的柳梢,自然而然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