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能眼睁睁看着爱人在身边消失,无论多难,我都要全力拯救他,我相信爱的奇迹一定会出现!
2011年12月1日,一部微电影《根秀与培宗》,在上传网络数天后就达到了30万次的点击量,引起网友广泛关注。 这部根据丁根秀亲身经历拍摄的微电影,讲述的是一对“80后”情侣,在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时不离不弃的故事。这份爱像一朵坚强的小花,在风雨中飘摇,一次次弯腰却一次次挺起身来,等待着阳光的沐浴。
“只要我活着一天,我就要让你治疗一天!除非我先死!”
白色的墙面上,粘贴着和男友一起旅行的各种照片,组成一个可爱的心形。根秀每天起床后,第一件事就是欣赏这些照片,幸福感溢满全身。
接着,做完家务后,根秀站在镜子前梳妆打扮,拍下照片用手机发给男友培宗:“今天又下雨了,我穿成这样好看吗?”“如既往的漂亮。”培宗回复道。
出门到菜市场,买西红柿,拍下蚕豆的照片,根秀继续用手机彩信问:“今天加点小菜怎么样?”培宗回了个笑脸。
高压锅“嗞”着热气,洗莱、打鸡蛋、炒菜,根秀用手机拍下传给培宗。“出锅咯,闻到香味了吗?”“我好饿。”
根秀提着便当穿过人流,来到省立医院,轻轻地推开一扇门:培宗手上提着打点滴的装置来到隔离病房玻璃墙前,两人隔着玻璃墙,深情地对望。
“柯培宗,26岁,福州一家IT公司职员,2011年9月2日,高危型白血病确诊;丁根秀,27岁,离职,与柯培宗在大学相恋至今8年。现在根秀一人独立承担着这一切。”
这是微电影《根秀和培宗》的主要剧情,这段影像剪辑于丁根秀一天的生活。从9月至今,整整3个月,为了挽救男友柯培宗,丁根秀用尽了各种办法。
2011年9月2日,当培宗打来电话,告诉她自己被确诊为白血病时,根秀一下子愣住了。她不相信这是真的,扔下手头事直奔医院。
根秀见到培宗时,他正面色苍白地瘫坐在医院的候诊椅上。根秀一看报告,在医生意见一栏上,白纸黑字写着“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高危型”字样。
“弄错了,你们医院肯定弄错了……”根秀疯了似的找到了一名医生,请他帮忙看看报告单。医生显然很同情这一对情侣,但他只能实话实说:“这已是确诊了,但不是没有治好的可能……”
报告单悄然坠地,根秀跑过去与培宗拥抱在一起。她拼命控制着,但还是潸然泪下。
这一切发生得太突然,他们正准备迎接新生活,婚房刚刚按揭买下来。根秀和培宗即将结束8年的爱情长跑,走进婚姻的殿堂……
之前,在这对“80后”情侣的生活之中,充溢着诗歌的浪漫和对未来七彩生活的憧憬。
2002年,他们一起迈入福州大学,在不同的学院里求学。2003年10月的一个周末,因文学社里一场著名诗人的诗歌讲座,他们走进了彼此的生活。
大学毕业后,根秀选择了自主创业,培宗在福州一家知名IT公司就职。2011年春,他升为公司产品部的经理。他们俩把几年来的积蓄合起来,按揭买了一套50万元的小公寓作为婚房。
供房子,生孩子,或许还养一条可爱的小狗,过快乐的小日子,这是他们最简单而美好的期望。然而,命运却硬生生地将这份期望撕开了一道缝。
确诊当晚,根秀和柯培宗一夜无眠。
根秀在电脑前默默查询着与白血病相关的问题,查着查着就忍不住泪流满面。
培宗忽然轻轻在她耳边说:“秀秀,我想明白了,这是命,我抵抗不了。我真的害怕有一天倾家荡产,非但病治不好,还拖累了你……我决定放弃!”
“不行!培宗你听好了,这个病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只要我活着一天,我就要让你治疗一天,除非我先死!”根秀仰着泪水恣意的脸,一字一顿地说:“明天就送你去医院,我们共同渡过这个难关。”
第二天一早,根秀叫来好友,共同把培宗送到了省医院血液科。而她也决定:从今天开始,辞职专门照料培宗。
培宗在普通病房观察后被转入了隔离病房,开始了3个阶段的化疗。按照医院的保守估计,前期的化疗费用约在20万元左右。而培宗这种高危型白血病后期的唯一治疗手段,就是进行骨髓移植,这项费用大约在80万元左右。
摆在根秀眼前的最大问题是:如何解决庞大的费用?
培宗入院第五天,根秀做出了第二个决定:卖婚房,用来救治培宗。她委托中介把房子卖掉。
次日,去医院送饭时,隔着玻璃,根秀犹豫着,打电话给房内的培宗:“阿宗,我决定了,把我们的房子挂出去……”
“你疯了?秀秀,你知道你自己在做什么吗?你在做一件人房两空的事!你马上去中介撤回来,否则,我拒绝治疗!”一向不发脾气的培宗真的生气了,他几乎是在电话里吼起来。
“没有房子,我们以后可以再买。但眼下,我一定要救活你……”根秀泪流满面。
“你敢把房卖了,我们今天就分手,你再也不要来看我了!我宁愿马上死掉!”培宗一想到今后可能拖累善良的根秀,就心如刀割。
就在两人僵持之际,培宗所在公司通过募捐送来了20万元应急。根秀口头上答应把房子从中介那儿撤下,但她还是准备将房子卖掉,反正培宗暂时也无法探听到真实的情况。
即使是房子顺利卖掉,离80万元还有一定的距离。但根秀没有放弃,她觉得一定能找到钱,找到合适的骨髓,来拯救自己的爱人。
一天,一个朋友告诉根秀,一个白血病人通过微博,得到了社会的捐助,并成功实施了骨髓移植。这番话让根秀眼前一亮。但上网一查,类似的求助实在太多了,很容易淹没在海量的微博中。
感动于他们爱情的好友们又一起出谋划策,最后大家提议道:“看看能否把你和培宗的故事拍成一部微型电影,然后利用微博的力量传递出去。”这让根秀的眼再次闪亮了——这个办法可行!但请人拍一部电影需要一大笔钱,自己哪里还有余钱呢?
第二天一早,根秀找到了从事影视制作的福州半城电影机构,把自己的故事讲给工作人员听。他们被根秀和培宗的故事彻底打动了,导演当场拍板免费为他们拍一部微电影。
由于是本色出演,根秀一点没有初对镜头的紧张感,她自然、从容而乐观的表演,让导演一次次竖起了大拇指。
经过20天的后期剪辑、配乐,4分8秒的微电影《根秀与培宗》终于完成,它真实记录了根秀面对相恋8年男友突患高危病情,选择坚强乐观面对的故事。电影结尾时,根秀一个人独坐屋里静静发呆,躺在床上时,两眼依然是闪亮的……
电影的独特视角,剧情的细腻表达,让这部直抵人心的微电影上线当天的点击量就超过了2000次,并被数+个网站转播。人们被这段冬天里出现的患难爱情故事深深打动,一周后,微电影被转发十几万次。许多网友在微博后留言说眼睛都看湿了,大家一定要联手帮助根秀和培宗渡过难关!
微电影引发的反响之大、捐助人之多,超出了根秀的预料,她获得了更大的力量。
“无法选择命运,但我们可以选择坚强。只要活着,我们就要幸福!”
培宗入院后,根秀通知了培宗的父母和他的哥哥来福州。很快,三位亲人的骨髓经过分析配对,只有培宗父亲勉强符合骨髓移植条件。如果实在找不到理想的骨髓配对对象,只能用培宗父亲的骨髓进行配对移植,但这样术后风险也大。
由于普通话不太好,培宗的亲人与医生的沟通不太顺畅,根秀决定自己全程照料培宗。她根据医生的建议,在冰箱上贴了一张表格,上面写满了一周内共21餐的饮食搭配。这是专为培宗特别制定的“爱心食谱”,既保证他需要的营养,又让每天的饭菜不重样,同时还要做出美味来。
为更了解“白血病”这个陌生而冷酷的词,根秀在网上搜出了全国许多自血病的病友群。通些群友,根秀才知道,那是另一个世界,那里的病友或家属们也曾经与她一样绝望无助,但更多的人选择了坚强面对。只是,每隔几天,都会有一两个平时聊得不错的病友,忽然间没了声息。问其他的群友,回答道:人已走了。这样阴阳相离的事在群中不时发生,让根秀惊心,也让她默然神伤:万一,培宗有一天……她不敢往下想。“不,不会的,他一定会活下来的!”根秀一次次握紧拳头,告诉自己要坚持住。
“无法选择命运,但我们可以选择坚强。只要活着,我们就要幸福!”在给培宗的短信中,根秀这样安慰男友。她想,在隔离病房中的男友比自己还要脆弱,她首先要给他一个坚强的榜样力量,要把最乐观、温暖的力量传递给男友。
入院两周后,培宗的心情越来越糟,沮丧与烦躁写在脸上,他甚至请求放弃治疗出院。有一天,在病房里,他亲眼目睹前一天还有说有笑的病友突然离世,实在承受不了那种眼皮底下的悲凉的告别。在短信中,培宗这样告诉根秀“秀秀,放弃吧。我只希望在不多的时光里跟你好好待一段时间……”
根秀当时正走在从菜市场回家的路上,她含着泪水,发短信安慰道:“亲爱的,你会好起来的,到时你就会知道我们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根秀开始通过各种渠道寻找骨髓的最佳配型人,同时,她也在积极寻求社会的力量,帮她和培宗撞开一条生路。
微电影《根秀与培宗》让广大网友开始白发捐款,与此同时,根秀依照网友建议,在淘宝网注册了一个捐赠店铺,以“现售爱心红豆,一次生命的换购,救救我男友”的名义,呼请网友们“换购5.20元”买爱心红豆(虚拟爱心物品),即拍下1件物品相当于捐款5.20元,象征着“我爱你”。
在微电影《根秀与培宗》及微博的双重推动下,淘宝网“爱心店铺”上的认购活动也人潮涌动,很多网友一口气拍了50多次。网友“远方的梦想”说:“我捐了3000元,如果能挽回一条生命一段爱情一个家庭,我认为这才是真正的奇迹。”
6天之内,通过微博及淘宝店铺,根秀收到了16万多元的捐款。而当地的电视台节目也火速跟进,许多网友在电视上知道根秀要卖房治病的事后,在微博上一直劝阻根秀“不要卖房,你一定要把新房留着,等培宗康复回家娶你!”
看着这些热心人滚烫的留言,根秀感动之极。她知道,自己和培宗的爱情正被天底下的网友们祝福着。她更知道,有这么多人帮助,自己的爱人正在慢慢远离死神。
但微电影上线第7天时,不知何故,微博里不和谐的声音开始出现,有网友质疑这部电影的真实性。名叫“春城传说”的网友认为根秀虚构了一个故事,利用网友的同情心骗钱,小部分网友也加入到了质疑的队伍里。甚至,还有网友直接在线上给根秀留言:“你现在一天到晚在数钱,心情应该很爽吧!”
一时间,根秀被流言中伤。她只能一边流着委屈的泪水,一边不停地在微博和转播《根秀与培宗》的视频网站上解释着。而一些福州本城的网友站出来,特地与根秀面对面了解情况,并去医院看望了培宗。之后,这些仗义的网友用亲身体验的“有图有真相”形式,还了根秀清白。与此同时,根秀所开的“生命换购5.20元”淘宝店铺却因为“不符合淘宝网规定”而暂时被网站关闭。这让根秀急得嘴角都起了泡,她哭着与淘宝网相关人员沟通,最后,淘宝网通过多方渠道了解到根秀开这个商铺的真实用意后,被这对患难情侣所打动,特例允许根秀把这个虚拟的爱心商铺继续开下去。
“越过8年的时光,我们的爱己融化在血液里”
培宗在病房里,通过网络也及时获知了根秀在微博世界和现实世界中的努力。培宗之前没有想到,原本这么文弱的根秀,在苦难面前,竟会坚强得让自己这个男人都汗颜。培宗觉得自己没有理由再沮丧下去,也一天天地乐观起来。
根秀知道培宗待在那个密闭的隔离空间里,除了网络和病友,无人交流,肯定不好受。根秀想到了诗歌。培宗多年来一直喜欢诗歌,生病之前,他曾经在无数个夜里,为她朗诵泰戈尔的诗。
为了让冰冷的病房充满诗意和生机,也为了驱走男友内心的落寞,忙完一天的根秀一有空,就在电脑前朗诵泰戈尔的散文诗,一首首录下来,通过网络传给培宗。每次收到根秀用心录制并传来的诗歌朗诵,培宗就会想起他们当初珍珠般的美丽回忆。有时,他还会从网上找到背景音乐,把根秀的散文诗配上乐。随着根秀的不懈努力,加上她乐观向上的力量源源不断传递,经过3个阶段化疗的培宗,病情已有很大缓解。
2011年12月8日,根秀突然接到了母亲的长途电话:“秀秀电视上的那个人是你吗?”
根秀一下子蒙了。这一切终于还是让父母知道了。原本,她想把这一切瞒到培宗病好之后的。
2011年11月下旬,根秀曾回老家参加了妹妹的婚礼,当时母亲还一直追问培宗为啥没来,她支吾着说他在外出差。而母亲无意间打开根秀的手机,发现很多条关于白血病的讨论信息,她也心存疑虑:“你怎么会与人聊白血病呢?”根秀连忙搪塞了过去。哪知,电视台连续几天的追踪报道,还是让父母看到了镜头前的根秀。
打电话当天,根秀的父母就赶到福州看望培宗。从医院回到根秀住处,母亲犹豫了半天,终于说:“根秀,你要考虑好,这样的病……我们怕你以后……”
母亲说着,眼圈已红了,把目光移到了窗外,而父亲则一言不发坐在边上。为女儿的未来着想是父母的本能,根秀非常能够理解,但她还是咬咬牙,缓缓说道:“妈妈,我无法放弃,我和培宗8年了……我真的无法扔下他不管,他现在也是我的亲人。”说着,数日来没有落泪的她,顿时泪如雨下。
母亲抱着女儿,也心酸泪下,却再也无话。毕竟,为人父母者也深深懂得,人心都是肉长的啊!第二天,根秀父母亲离开时,拿出了家里仅有的1万多元积蓄交到女儿手里。根秀的泪水又下来了。
当天,根秀在培宗的隔离病房外,告诉培宗:“亲爱的,你知道吗?到今天为止,社会捐款已达到了22万元,虽然离我们的目标还很远,但也在一天天地接近,不是吗?”在这期间,已有两位志愿捐献骨髓者出现,但能否配型成功,还要进一步检查。此外,根秀已通过朋友,在北京的空军总医院挂上了专家号,带培宗到北京治病。
而在医院里,更多的时候,根秀和培宗只能隔着玻璃深情对望。望着培宗腼腆的笑,根秀更坚定了自己的信念:总有一天,我们的爱会将隔离病房前冰冷的玻璃融化……
我们为培宗祈福,愿他能早日康复,我们为根秀加油,祝她获得长久的幸福。这朵爱的小花,因为他们不懈的浇灌,一定会穿越网络,在凡尘继续绽放。
(责任编辑/王小